北斗定位技术在油气储罐安全监测中的应用分析
张建勋 吕权 麻常鹏
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通信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引言
油气作为现代社会重要的能源资源,其储存环节的安全性至关重要。油气储罐作为储存油气的关键设施,由于其储存介质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特性,一旦发生事故,将对人员生命、财产安全以及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因此,对油气储罐进行有效的安全监测,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并采取措施加以防范,成为油气行业安全生产的重要任务。传统的油气储罐安全监测方法主要包括人工巡检、传感器监测等。人工巡检存在效率低、主观性强、无法实时获取数据等缺点;而传统传感器监测在数据传输、定位精度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卫星定位技术逐渐成熟并得到广泛应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具有高精度定位、短报文通信等独特优势,为油气储罐安全监测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1 北斗定位技术概述
(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简介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着眼于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是为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的国家重要空间基础设施。经过多年的发展,北斗系统已具备全球服务能力,其星座由中圆地球轨道卫星、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和地球静止轨道卫星三种轨道卫星组成,相互配合,实现了全球覆盖和高精度定位。
(二)北斗定位技术的特点与优势
高精度定位:北斗系统采用了先进的定位算法和技术,能够实现厘米级甚至毫米级的定位精度,满足油气储罐安全监测对位置精度的严格要求。
短报文通信功能:这是北斗系统独有的特色功能。在没有移动通信信号覆盖的地区,依然可以通过北斗短报文进行数据传输,实现对油气储罐的远程监控和管理。
可靠性高:北斗系统拥有多颗卫星组成的星座,具备冗余备份能力,即使部分卫星出现故障,仍能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确保定位和通信的可靠性。
兼容性好:北斗系统可以与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如 GPS、GLONASS 等)兼容,进一步提高定位的精度和可靠性,同时也便于与现有监测系统进行集成。
2 北斗定位技术在油气储罐安全监测中的应用
(一)位置监测
油气储罐通常分布在不同的地理位置,准确掌握其位置信息对于安全管理至关重要。北斗定位技术可以实时获取油气储罐的地理位置坐标,通过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相结合,直观地展示储罐的分布情况。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够快速确定事故储罐的位置,为应急救援提供准确的位置信息。例如,当某一地区发生自然灾害或其他突发事件时,可以利用北斗定位系统迅速定位受影响区域内的油气储罐,评估其安全状况,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护和救援措施。
(二)液位监测
液位是反映油气储罐运行状态的重要参数之一。传统的液位监测方法主要依靠安装在储罐内部的液位传感器,存在数据传输不稳定、维护成本高等问题。利用北斗定位技术,可以实现对液位的远程、实时监测。具体做法是在储罐顶部安装带有北斗定位模块的液位监测装置,该装置通过测量浮子的高度变化来获取液位信息,并将液位数据通过北斗短报文或其他通信方式发送到监控中心。监控中心可以根据接收到的液位数据,实时掌握储罐的液位变化情况,当液位超出正常范围时,及时发出报警信号,提醒工作人员采取相应措施,避免因液位过高导致溢出或液位过低影响生产。
(三)温度监测
温度也是影响油气储罐安全的关键因素之一。过高的温度可能引发油气挥发加剧、压力升高,甚至导致火灾、爆炸等事故。将北斗定位技术与温度传感器相结合,可以实现对油气储罐温度的实时监测。在储罐内部或关键部位安装温度传感器,采集温度数据,然后通过带有北斗定位模块的数据采集终端将温度数据发送到监控中心。同时,利用北斗定位技术可以精确记录每个温度监测点的位置信息,便于对储罐不同部位的温度分布进行分析。一旦某个监测点的温度异常升高,监控中心能够迅速定位并发出警报,以便及时采取降温等措施,确保储罐安全。
3 应用案例分析
(一)案例背景
某大型油气田拥有多个油气储罐区,分布在不同的地理位置。传统的安全监测方法难以满足对众多储罐实时、全面的监测需求,且在数据传输和处理方面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为了提高油气储罐的安全监测水平,该油气田引入了北斗定位技术构建安全监测系统。
(二)系统架构与应用效果
系统架构:该监测系统主要由前端监测设备、北斗卫星通信网络和后端监控中心组成。前端监测设备包括安装在油气储罐上的液位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位移监测终端等,这些设备采集的数据通过带有北斗定位模块的数据采集器进行处理和打包,然后通过北斗卫星发送到地面监控中心。后端监控中心配备了专业的数据分析软件,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和处理,实现对油气储罐各项参数的实时监测和预警。
4 北斗定位技术在油气储罐安全监测应用中面临的挑战及解决策略
(一)信号遮挡问题
在油气储罐现场,可能存在一些高大的建筑物、设备等对北斗卫星信号造成遮挡,影响定位精度和数据传输。解决策略是合理选择监测设备的安装位置,尽量避免信号遮挡;同时,可以采用多个监测点联合定位的方式,通过数据融合提高定位的准确性。此外,还可以结合其他辅助定位技术(如惯性导航技术),在信号遮挡期间提供临时定位支持。
(二)数据处理与分析难度大
随着监测数据量的不断增加,如何对海量的数据进行高效处理和分析,提取有价值的信息,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可以引入大数据分析技术和人工智能算法,对监测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实现对油气储罐安全状况的智能评估和预测。同时,建立数据仓库和数据管理平台,对历史数据进行存储和管理,以便进行对比分析和趋势预测。
结语
北斗定位技术凭借其高精度定位、短报文通信等独特优势,在油气储罐安全监测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在位置监测、液位监测、温度监测和形变监测等方面的应用,能够显著提高油气储罐安全监测的准确性、实时性和可靠性,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为保障油气存储安全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尽管在应用过程中面临一些挑战,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完善,以及相关解决策略的实施,这些问题将逐步得到解决。未来,应进一步加强北斗定位技术与其他先进技术的融合创新,不断拓展其在油气储罐安全监测领域的应用深度和广度,为油气行业的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天然气净化厂过程风险监测预警模型构建方法研究 [J]. 阎红巧 ; 曹瑜 ;吴顺成 ; 王顺义 ; 樊志强 . 化工管理 ,2023(34)
[2] 基于多米诺效应的油气储罐区安全风险定量评价研究 [J]. 候庆昌 ; 韩金波 ; 周波 . 化工安全与环境 ,2022(49)
[3] 石油化工油气储罐大型化简析 [J]. 戴婧 . 石化技术 ,202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