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高速公路交通标志标线设计施工技术

作者

刘冬

高德公路建设(德州)有限公司 山东省德州市 253000

引言

高速公路作为现代交通网络的关键动脉,承担着高效运输的重要使命。交通标志标线作为道路基础设施的核心组成部分,通过图形、文字、颜色及线条等视觉符号,向驾驶员传递道路规则、路况信息及安全警示,是保障行车安全、提升通行效率的“无声语言”。随着交通流量的持续增长和驾驶环境的复杂化,传统的标志标线设计施工已难以满足需求,需结合新技术、新材料与新理念,实现标准化、智能化升级。

1 高速公路交通标志设计技术

1.1 设计基本原则

(1)规范性原则:严格遵循《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 5768)、《公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JTG/T D82)等国家标准,确保标志的颜色、形状、尺寸及文字符合统一要求,避免信息歧义。(2)视认性原则:以驾驶员的视觉感知为核心,确保标志在不同车速、光照及天气条件下(如夜间、雨雾天)均具备高清晰度。例如,采用高反光材料增强夜间可视性,通过对比色设计提升版面信息辨识度。(3)系统性原则:交通标志需与道路线形、周边环境及其他交通设施(如标线、信号灯)协同设计,形成连贯的信息引导体系。例如,出口预告标志需与地面导向箭头、路侧指示牌配合,逐步提示驾驶员完成变道操作。(4)前瞻性原则:结合区域交通发展规划,预留未来交通需求的拓展空间,避免频繁改造造成资源浪费[1]。

1.2 标志版面设计

(1)类型与内容规划:根据功能将标志分为警告标志(如弯道、陡坡)、禁令标志(如限速、禁止超车)、指示标志(如车道方向、服务区预告)及指路标志(如地名、路线编号)。版面内容需简洁明确,避免信息过载。例如,长隧道入口处需组合设置限速、开灯、禁止变道等标志。(2)尺寸与布局设计:版面大小需综合考虑车速、视距及信息量。以120km/h车速为例,汉字高度宜≥60cm,字母与数字高度为汉字的 2/3;信息排版遵循“由近及远、由重要到次要”的逻辑,确保驾驶员快速捕捉关键信息。(3)颜色与图形规范:采用国际通用的颜色编码体系:红色表示禁止、黄色表示警告、蓝色表示指示、绿色表示地名与路线信息。图形符号需符合国家标准,避免使用复杂或易误解的图案[2]。

1.3 材料与结构选型

(1)反光材料选择:根据路段需求选用不同等级的反光膜,如高强级、超强级反光膜适用于主线标志,工程级反光膜可用于临时标志。特殊环境(如隧道、雾区)可采用主动发光标志或荧光材料,提升全天候视认性。(2)支撑结构设计:依据标志尺寸与重要性,选择柱式、悬臂式、门架式或附着式结构。例如,大型指路标志需采用门架式结构,覆盖多车道信息;路侧小型标志可采用单柱式或双柱式结构。支撑结构需满足抗风(如12 级台风)、抗震(按区域地震设防等级设计)及防腐要求[3]。

2 高速公路交通标志标线设计施工技术

2.1 设计参数与标准

(1)颜色与形状规范:白色标线用于同向车流分隔,黄色用于对向车流分隔;虚线与实线的长度、间隔比例需符合国家标准(如车道分界线为2m线段 +4m 间隔)。(2)尺寸与位置要求:导向箭头长度根据车速调整( 120km/h 车速下,箭头长度 ≥6m );车道边缘线宽度一般为15cm,中心双黄线宽度为 30cm。标线与道路边缘、标志的相对位置需确保信息连贯。(3)反光与耐磨性能:热熔型标线厚度宜为 1.8-2.5mm ,玻璃珠撒布量控制在 0.3-0.5kg/m2 ,确保夜间反光亮度系数达标;特殊路段(如收费站、服务区)可采用更耐磨的双组份标线或预成型标线带[4]。

2.2 交通标志施工工艺

(1)基础施工:标志立柱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埋深需满足设计要求(一般≥2m) ),并设置防雷接地装置。预埋螺栓需精准定位,误差控制在 :±5mm 以内,避免版面安装倾斜。(2)版面制作与安装:反光膜粘贴需平整、无气泡,接缝处采用搭接方式(搭接宽度≥5mm);版面与立柱通过抱箍或支架固定,调整角度至最佳视认位置(一般与行车方向成 75–90 夹角)。(3)电气系统安装(主动发光标志):布线需符合防水、防雷标准,灯具亮度均匀,采用太阳能或市电供电,配备智能调光模块以适应昼夜变化[5]。

2.3 交通标线施工流程

(1)热熔型标线施工。第一,路面预处理:清除灰尘、油污,采用打磨或喷砂工艺提高路面粗糙度,增强标线附着力。第二,涂料熔融:将热熔涂料加热至 180-220C ,加入玻璃珠搅拌均匀,确保流动性与反光性能。第三,涂布作业:使用划线机匀速涂布,控制厚度与宽度(误差 ±0.2mm );玻璃珠在涂料半固化时撒布,避免嵌入过深影响反光效果。(2)双组份标线施工:混合A、B组分后通过喷涂或刮涂成型,固化速度快(5-10分钟),耐磨性优于热熔型标线,适用于高流量路段。

3 优化设计与施工策略

3.1 智能化与人性化设计

(1)动态信息标志应用:在易拥堵、事故多发路段设置可变信息标志(VMS),通过联网系统实时发布路况、限速及诱导信息,提升交通管理灵活性。(2)特殊群体关怀设计:增设盲文标志、语音提示装置,优化标线触感(如盲人过街提示块),保障残障人士出行安全。(3)AR导航融合:将标志标线信息与车载AR导航系统结合,通过增强现实技术实现精准引导,适应未来智能交通发展需求。

3.2 绿色施工与新材料应用

(1)环保材料推广:采用水性涂料、可降解玻璃珠及温拌型热熔材料,降低施工过程中的VOC排放与能源消耗。(2)耐久性提升技术:研究纳米改性涂料、自修复标线等新材料,延长标线使用寿命;开发抗污、抗磨性能优异的反光膜,减少后期维护成本。

3.3 施工技术创新

(1)机械化与自动化施工:推广智能划线机器人、高精度激光定位设备,提升施工效率与精度,减少人工误差。(2)BIM技术应用:通过建筑信息模型(BIM)进行标志标线的三维可视化设计与施工模拟,优化布局方案,避免施工冲突。

4 结束语

高速公路交通标志标线的设计施工是保障道路安全、提升通行效率的关键环节。本文通过系统分析标志标线设计施工核心技术要点,随着交通需求的升级与技术的进步,未来需进一步推动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将新材料、新工艺与人性化设计深度融合,确保交通标志标线在复杂环境下持续发挥高效引导作用,为构建安全、畅通的现代化交通体系提供坚实支撑。

参考文献:

[1] 黄劲松,喻幸.湖南高速公路交通标志标线问题分析及解决途径[J].湖南交通科技,2020,46(04):139-141.

[2] 唐敏.公路交通标志标线设置探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20,43(01):184-185+188.

[3] 寇宝雷,王赠皓.高速公路服务区交通标志标线设计相关问题探析[J].中华建设,2020,(01):122-123.

[4] 李明.高速公路交通标志标线施工技术研究[J].科学技术创新,2018,(36):111-112.

[5] 朱樱花. 基于高速公路交通标志设置问题与优化[J].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8,41(09):22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