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层财政税收工作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建议

作者

韩立凤

中共察哈尔右翼前旗委员会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内蒙古 乌兰察布 012000

引言

现阶段,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不断变革与创新,新常态经济随之衍生。在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的社会背景下,怎样才可以有效地达成全社会共同进步的目标,成为了相关人员需要思考的问题。而财税工作的进行即可发挥出调节的作用,创设完善的经济格局。但是因为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使得财税工作在推进的过程中频频受阻。相关工作人员需要认识到影响财税工作的各类因素,结合实际情况合理改进,为财税工作的进行开辟出畅通道路,保障基层财税工作效率不断提高。

1、基层财政税收工作存在的问题

1.1 财政税收模式落后

纵观实际情况可以发现,现阶段基层财税工作中暴露出了严重的税收模式落后问题,税收模式通常过于依赖陈旧的征收方式和人工操作,不具备信息技术的支撑与帮助,使得工作效率低、出错率高。数据统计以及分析手段较为传统,无法精确把控税源发展态势与经济运营情况,这样一来就无法为决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信息数据之间的共享体系不完善,各个部门之间存在的信息壁垒森严,使得资源耗费问题严峻,阻碍了新兴业态的发展[1]。

1.2 基层地区财税管理工作不完善

一来,财税工作的进行代表了一个区域在一定时间范围中的整体发展成效以及未来发展趋向,基层财税管理单位可以在全方位研究自身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规划出有针对性的方案计划。但是通过笔者分析研究发现,在新常态时代环境中,财税管理模式必须展开变革与创新,地区管理缺少控制与实施的能力,不但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部门预算管理成效,还会间接性导致财税管理疏忽的问题,最终阻碍地区建设稳定性。二来,结合现阶段我国地区财税管理情况来看,虽然我国长期以来逐步推行新预算等相应的财税管理法规,但是在大部分基层,因为受到地区经济影响,财税管理单位没有实施相应的管控制度,税收专业知识建设不到位,资金预算管理精确性较差。

2、基层财政税收工作优化措施

2.1 根据基层发展特点,打造新型财政税收建设模式

因为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使得基层财政税收工作开展进程中,经常会产生效率低下、工作完善性不高等问题[2]。而为了改善这一情况,就需要结合基层财税工作的特点,顺应社会经济建设标准,提高财税工作专业性与时效性,应用更加新颖的财税建设模式,将智能化、数字化为核心,全方位发挥出现代技术的作用,构建出一个高效、透明、便利的财税系统。在实际工作中,一来,需要搭设出一个具有统一化特点的数字平台,借助这一平台,有机整合财税相关的资料信息,切实达成各类数据的实时性共享和交互目标。经由大数据分析与处理,可以帮助工作人员精确把控税源分布情况、税收征管现状等多种信息,以此为合理决策奠定基础。与此同时,还可以发挥出人工智能技术的价值,达成税收申报、审核等多个阶段的自动化处理目标,提升工作有效性,降低人为误差造成的影响。二来,可以强化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打破信息之间存在的隔阂与壁垒,形成合力,与工商、社保等多个部门之间构建信息共享系统,实现对个人、企业信息的全方位掌握,规避产生偷税漏税的问题。除此以外,还可以引进社会监督体系,大力鼓励广大群众加入到财税监督中,强化财税工作的公信力和权威性。经由构建新颖、高效的财税建设模式,基层财税工作的进行将会达成质的飞跃,为地方经济的高速发展奠定基础。

2.2 调配经济发展结构,促进基层优势产业密切结合

基层通常具备更加高效、更加独特的资源禀赋以及产业基础,将这些优势产业和财税政策之间进行融合,可以形成良性循环,促进地方经济稳定、快速发展。在进行产业结合的进程中,基层财政部门需要发挥出自身的职能与责任,深入全面地开展调研工作,在此基础上把控当地地区优势产业的发展特点、现状、未来趋向等多种要素,以此来制定出具有时效性和科学性的帮扶政策。借助财政资金的引领指导,强化对优势产业的投入力度,大力支持其进行技术改革、品牌建设以及市场延展。笔者列举实例分析:对于具有特色的农业产业而言,即可对其创设专项帮扶基金,将这笔基金应用在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引入先进栽种技术等方面。对于乡旅项目而言,则可以为其提供基建与宣传方面的补助,强化旅游产业的吸引力[3]。与此同时,税收政策需要发挥出杠杆的作用,借助税收政策的约束功能,促进优势产业进行升级并融合发展。对于基层优势产业来说,可以落实税收减免、缓征等优惠政策,在这样一种工作模式之下,可以大幅降低企业运行压力,提高市场发展活力。还可以鼓动企业进行兼并重组、合作经营等,实现产业链上游与下游之间的有机整合,形成产业集群效应。在这一工作开展进程中,基层财税部门必须积极与企业之间进行交互沟通,为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财税服务。经由构建定期走访、财务咨询等多种机制,帮助企业用好、用会财税政策,将财税政策作为工具,处理运营进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最终达成促进基层优势产业密切融合的目标,形成产业兴、税收增的共赢格局[4]。

2.3 创设财税管理制度,提高基层财政资金利用效能

基层财政资金是有限的,怎样才可以将其用在刀刃上,发挥出财政资金的最大价值,是评估基层财政管理工作质量的核心标准。通过笔者分析研究发现,提升财政资金利用率,应该在预算管理、资金应用等多个方面入手。一来,应该强化预算管理力度,提高预算约束性,基层财政部门需要结合市场发展情况与经济建设特点合理编设预算,全方位考量实际需求与财力能力,保障预算的安排科学恰当。如若预算一经审批,那么必须严格执行,不可再进行更改或追加,将拍脑袋、形象工程等问题扼杀在摇篮。与此同时,应该对预算执行的动态监管成效,第一时间发现并处理预算执行进程中产生的种种偏差问题,保障资金应用满足规范要求。二来,需要调整资金应用模式,重点向民生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倾斜,优先确保重点项目以及重要环节的资金需求。规避产生资金分散应用的情况,力求集中力量做工作。在资金应用进程中,还应该严格落实财管体系,对资金审批流程展开规划化处理,保障资金高效、安全应用。三来,应该进行绩效评价,对财政资金应用状况做好全方位、客观化的评估,将评价重点放在资金应用是否经济、是否高效这一方面,并将绩效评价成果作为指导次年预算的基础根据,对绩效优异的项目优先保障,对绩效差的项目降低亦或是取消资金安排。经由上述举措的应用,保障财政资金利用率,为财税管理工作的进行奠定基础。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经济时代环境下进行基层财税工作,可以发挥出调节经济的作用。相关工作人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合理进行财税工作的研究与分析,把控财税工作进行要点,切实提高基层财税工作整体成效,完善财税方面的规程制度,促进财税工作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涵,杨伟健.基层政府财税困境及应对措施的策略研究——以河北省肥乡区为例[J].投资与创业,2022,33(16):163-166.

[2]荣杰,吴方.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财税金融政策协调问题— 以安徽省界首市为 例[J].当代金融家,2020,(08):134-135.

[3]王鸿铭.改革开放以来中央与地方关系互动对基层政权的影响——以 80 年代以来财税体制改革为例[J].社会科学家,2017,(06):61-66.

[4]冀原.中外专家齐聚共商财税改革促减贫——“中国促进减贫的财税改革与基层财税能力建设”高层论坛侧记[J].中国财政,2008,(13):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