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中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构建
樊珂京
中共西畴县委宣传部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广泛应用,行政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加速向数字化转型。档案中存储的政务决策、民生服务等信息,既是单位履行职能的重要依据,也涉及国家安全、社会稳定与公众隐私。但网络环境复杂多变,数据泄露、非法访问等安全隐患频发,传统档案管理的安全防护手段已无法满足需求。构建完善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成为行政事业单位维护档案安全、提升管理效能的必然选择。
一、行政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框架构建
1.1 组织架构体系搭建
建立科学的组织架构是信息安全保障的基础。行政事业单位应设立专门的信息安全管理领导小组,由单位领导牵头,档案管理部门、信息技术部门等相关负责人共同参与,统筹规划档案信息安全工作。明确各部门在档案收集、存储、利用等环节的安全职责,如档案部门负责内容审核,信息技术部门保障系统安全。同时,配备专业的安全管理人员,负责日常安全监测与风险排查,确保信息安全工作层层落实、责任到人,为档案信息安全管理提供有力的组织支撑。
1.2 技术防护体系构建
技术防护是抵御信息安全威胁的关键屏障。运用加密技术对档案数据进行加密处理,使非法获取者无法读取真实内容,保障信息保密性;通过访问控制技术,依据人员岗位与职责设置分级权限,限制无关人员接触敏感信息,防止越权访问。建立定期的数据备份机制,采用本地备份与异地备份相结合的方式,即使遭遇数据丢失、系统崩溃等情况,也能快速恢复数据,确保档案信息的完整性与可用性,有效降低网络攻击带来的风险。
1.3 制度规范体系完善
制度规范是信息安全管理的行为准则。行政事业单位需制定覆盖档案管理全流程的信息安全制度,明确各环节操作规范。建立严格的档案借阅制度,对借阅人员、借阅期限、使用范围作出明确规定;制定信息安全责任制度,细化各岗位安全责任;设立安全事件报告制度,确保安全问题及时发现、快速上报与妥善处理。通过完善的制度体系,规范档案管理行为,使信息安全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提升管理的规范性与安全性。
二、行政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安全关键环节把控
2.1 档案收集存储安全管理
档案收集存储是信息安全管理的首要环节。在档案数字化采集过程中,严格审核原始档案的真实性与完整性,防止虚假或缺失信息录入系统。选择可靠的存储设备与存储格式,避免因设备故障或格式不兼容导致数据损坏或丢失。同时,建立存储环境安全监测机制,对存储场所的温湿度、防火防盗等条件进行实时监控,定期检查存储设备运行状态,确保档案数据在安全稳定的环境中存储,为后续管理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2.2 档案利用共享安全管理
档案利用共享在发挥档案价值的同时,也带来安全风险。为平衡利用与安全,需设置分级授权访问,根据用户身份与需求分配不同的访问权限,限制敏感信息的使用范围。对共享的档案内容进行脱敏处理,去除涉及隐私或机密的信息,防止信息泄露。建立详细的利用行为日志,记录用户的访问时间、操作内容等信息,便于追溯与审计,一旦发生安全问题,可及时查明原因、采取措施,保障档案信息利用过程的安全性。
2.3 档案传输流转安全管理
档案传输流转过程中,信息易面临窃取、篡改风险。采用安全可靠的传输协议,如SSL/TLS 协议,对传输数据进行加密,确保数据在传输途中不被非法截取与篡改。对传输节点进行严格的安全防护,加强网络边界防护、安装入侵检测系统,防止黑客攻击。在档案流转过程中,明确各环节交接责任,规范交接流程,确保档案信息在传输流转过程中的安全性与可控性,保障信息准确、完整地到达目的地。
三、行政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安全保障措施落实
3.1 人才培养保障措施
专业人才是信息安全管理的核心力量。行政事业单位应加强档案管理人员信息安全培训,定期组织开展专业课程,内容涵盖信息安全法规、技术操作、应急处理等方面。鼓励相关人员参加信息安全专业认证考试,获取专业资质,增强专业素养。通过多样化的培养方式,打造一支既懂档案管理又精通信息安全技术的复合型人才队伍,为信息安全管理提供人才保障。
3.2 监督考核保障措施
监督考核是确保安全措施有效落实的重要手段。制定量化的考核指标,从制度执行、技术防护、安全事件处理等方面对档案信息安全工作进行全面评估。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及时发现管理漏洞与安全隐患,督促整改落实。建立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对违反信息安全规定、造成安全事故的部门与个人,依法依规追究责任,通过监督考核,强化责任意识,保障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与措施有效执行。
3.3 应急管理保障措施
完善的应急管理体系可降低安全事件损失。行政事业单位需制定详细的档案信息安全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响应流程、各部门职责与处置措施。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模拟数据泄露、系统瘫痪等场景,检验预案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提高人员应急处置能力。建立应急响应机制,一旦发生安全事件,迅速启动预案,组织力量进行处置,减少事件影响范围,尽快恢复档案管理系统正常运行,维护信息系统稳定与档案信息安全。
四、结论
构建行政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是适应数字化发展、维护信息安全的关键举措。通过搭建组织架构、技术防护、制度规范体系框架,把控收集存储、利用共享、传输流转关键环节,并落实人才培养、监督考核、应急管理保障措施,能够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安全防护格局。未来,应持续优化保障体系,紧跟技术发展,强化管理创新,为行政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安全提供坚实保障,推动档案管理工作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林.行政事业单位电子档案管理策略[J].兰台内外,2025,(16):44-46.
[2] 邬立 明. 行政 事业 单位 档案 管理 信息 化建 设研 究 [J]. 中国 管理 信息化,2025,28(04):163-165.
[3]张舒云.新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档案管理的挑战与应对策略[J].经济师,2025,(05):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