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循证理念结合人文关怀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干预效果
李欣
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唐家庄医院手术室 河北唐山 063100
老年股骨颈骨折是骨科常见急症, 因老年群体生理机能衰退、合并症多,手术治疗风险较高,且围手术期易因创伤应激、环境陌生及对预 恐惧等负面情绪,影响手术安全性与术后康复。循证护理以实证为依据,通过整合最佳 需求优化护理方案,可有效降低并发症风险;而人文关怀聚焦患者心理与情 者结合既保证护理的科学性,又体现人文温度,但目前针对老年股骨颈 侧重技术操作,对循证理念与人文关怀的融合应用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探讨手术室循证 结合人文关怀的干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2024 年4 月—2025 年1 月本院治疗的50 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依据护理方案差异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 25 例。对照组男女分别有 14 例和 11 例,年龄在 60\~85(73.48±3.56)岁,体质指数 22\~28(25.53±1.17)kg⋅m3 观察组男女分别有13 例和12 例,年龄介于62\~84(74.12±3.47)岁,结石直径体质指数22\~27(24.67±1.31) kg⋅m3 。组间基础资料无统计学差异 (P>0.05) ),可进行对比分析。
纳入标准:①与下肢骨折诊断标准相符[1];②年龄≥60 岁。
排除标准: ① 存在手术禁忌证;②参与其他研究患者; ③ 依从性差者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术前常规宣教,术中配合手术、监测生命体征,术后护送回病房。
观察组(手术室循证理念结合人文关怀护理):(1)术前:基于循证筛选老年患者常见风险点,针对性评估;通过沟通了解心理状态,采用视频讲解手术流程以缓解焦虑;(2)术中:依据循证数据调节室温至24-26℃,减少体表暴露;全程陪伴并适时安慰,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变化;(3)术后:按循证指南观察并发症,指导早期活动;主动询问不适,提供饮食建议。
1.3 观察指标
(1)手术指标:观察记录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长。
(2)干预效果:对护理效果实施显效、有效、无效的三级分类,①显效:患者经干预后症状全部消失, ② 有效:护理后患者症状明显好转,③无效:患者症状在护理干预前后无明显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借助SPSS 24.0 软件进行计分析,设定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判断标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行t 检验分析;计数结果采用频次(n)及百分比(%)表示,运用χ²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指标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更少,手术时长更短(P<0.05),见表1。

2.2 两组干预效果比较
观察组干预有效率更佳( (96%>76% ,P<0.05),见表 2。

3 讨论
老年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群常见创伤性疾病,多与骨质疏松、跌倒相关,常伴随疼痛剧烈、活动受限,传统护理以经验性操作为主,而循证理念结合人文关怀的护理模式,通过整合实证依据优化操作流程,同时关注患者心理需求,可有提升手术效果[1]。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更少、手术时间更短(P<0.05),原因在于循证护理规范了操作步骤,减少不必要的流程损耗;同时,患者因心理状态稳定而配合度更高,间接缩短了手术耗时;在干预效果方面,观察组干预有效率更佳 (96.88%>81.25% ,P<0.05),这是因为循证理念指导下的术前评估更精准,能提前规避潜在风险;人文关怀通过术前沟通、术中安抚减轻患者焦虑,提升治疗依从性。
综上,手术室循证理念结合人文关怀可有效改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手术指标与干预效果,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肖艳.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手术室护理中应用人文关怀护理的效果研究[J].智慧健康,2024,10(4):205-208
[2]李爽,王智新,初婷婷,王楠.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手术室护理中应用人文关怀护理的效果研究[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2025(5):171-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