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数学概念课作业创新设计策略

作者

施霞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第一中学

一、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数学概念课作业现状分析

目前,高中数学作业在实施过程中普遍存在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深度理解。我们需要逐一分析,首先是作业形式单一的问题。一些学校还在以传统的做题练习为主。学生经常面对大量类似的题目,缺乏变化和挑战,导致学习过程枯燥乏味。这种单一的作业形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动力不足。

其次是许多数学作业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脱节,难以展示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很多高中因为追求高考成绩,过分刷题或者反复强调概念,脱离了现实,学生往往难以理解为什么需要学习特定的数学概念或技能,因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很少遇到直接应用这些知识的机会。这种情况导致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动力的丧失,认为学习数学只是为了高考服务而已,所以也会感到厌烦抗拒。

第三,教师在评价作业时通常只注重学生答案的正确性,而忽略了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的思维方式和理解深度,所谓的只看分数不求深度,这样实在不可取。这种评价方式虽然能反映学生对具体题目的掌握程度,却无法全面评估学生对数学概念和方法的理解及其应用能力。因学生往往只关注于如何得到正确答案,而忽略了数学背后的思维过程和逻辑推理,这对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并没有实质性的帮助。

显然,我们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有必要通过创新的作业设计来改进数学教育的实施方式,以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提升。

二、探索核心素养下作业创新设计的策略

(一)多元化作业形式

为了增加数学作业的吸引力,可以设计多样化的作业形式。例如,当学习高中重点概念函数时,可以鼓励学生设计一个模型来预测班级某项体育活动的成绩变化趋势,结合代数函数和统计知识进行分析。比较有趣的任务:可以结合新鲜事物,比如将星球位置和星座联系起来,让学生制作一个“星球 - 星座”相关的几何立体模型,以此来理解空间几何的概念。这样的作业不仅巩固了数学知识,还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情境化作业设计

将数学问题融入现实情境,能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例如,在学习概率与统计时,可以设计一个调查作业,让学生统计班级同学的早餐习惯,并用概率知识分析最常见的早餐种类及其概率,比如现在学生们都追求的“减脂餐”,颇为新颖,会让学生产生新鲜感,增大学习的动力。这种作业不仅使数学学习更有趣,还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层次化作业布置

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可以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以减少他们的压力。例如在学习空间几何时,基础层次的作业可以是一些简单的几何关系和向量计算题目。对于进阶层次的学生,可以布置一些复杂的三维几何体积计算和空间向量应用题。而对于拓展层次的学生,则可以让他们探究空间几何在一些著名建筑设计中的具体应用(故宫、比萨斜塔等),并撰写对应的小型研究报告。这种层次化设计不仅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还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潜力。

(四)反馈与评价机制

有效的反馈与评价机制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除了传统的对错评价外,教师可以通过详细的过程评价帮助学生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解题过程。例如,在集合论作业中,要求学生提交详细的解题步骤和逻辑推理过程,教师在批改时给予具体的反馈和建议。此外通过课堂讨论或小组分享,学生可以相互评价和学习,并参考美团打分制度,给出一星到五星,激发学生的评价热情,进一步提升他们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及时和全面的反馈不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还能激励他们不断进步。

三、实践案例分析——以苏教版必修一《函数与方程》为例

(一)案例背景

在《函数与方程》一章中,学生需要掌握函数的定义、性质、图像及其应用。这些内容既是高中数学的基础,又是理解后续数学知识的关键,也是高考重点。为了提升学生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结合核心素养导向的作业创新设计策略,设计了一个多元化、情境化、层次化的作业案例。

(二)案例过程

1. 多元化作业形式

任务:设计一个函数模型预测班级某项体育活动的成绩变化趋势步骤:学生分组收集班级在 100 米(毕业模拟体侧)跑中的成绩数据,选择合适的函数(如线性或二次函数)建立模型,并用该模型预测未来成绩。

2. 情境化作业设计

任务:设计一个毕业季假期旅游计划并计算费用

步骤:学生设计旅游计划,包括目的地、天数、交通和住宿等,并用函数和方程计算总费用。最后,优化计划以符合预算。

3. 层次化作业布置

任务:分层次布置函数与方程相关的作业基础层次:画出 ) 的图像,并求顶点坐标。提高层次:求抛物线 ) 经过两点的方程。拓展层次:研究指数函数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并写一篇小论文。

4. 反馈与评价机制任务:设计全面的反馈与评价机制

步骤:教师在批改作业时,详细记录学生的解题思路,并给予针对性的反馈。学生通过课堂讨论和小组分享,互相学习和评价。

(三)案例成效

通过多元化的作业形式,学生们不仅加深了对函数概念的理解,还学会了如何在实际问题中应用数学知识。情境化的作业设计使得数学学习变得更有趣、更贴近生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层次化的作业布置满足了不同水平学生的需求,既确保基础薄弱的学生能够掌握核心知识,又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了更大的挑战和发展空间。通过详细的反馈和评价,学生们能够及时发现和改进自己的不足,不断进步。

结论

本研究通过探索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创新作业设计策略,以高中数学概念课为例,展示了多元化、情境化和层次化作业的积极影响。这些策略不仅提升了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还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潜力。详细的反馈与评价机制进一步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推广这些设计在数学教育中有助于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学习动力。

参考文献

[1] 周昌建 . 核心素养下高中数学作业个性化设计的思考 [J]. 吉林教育,2021(15):5758.

[2] 周丽 . 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作业个性化设计 [J]. 中学生数理化 ( 教与学 ),2021(03):33.

[3] 宋晓东 . 新高考模式下高中数学作业个性化设计的思考 [J]. 新课程 ( 下 ),2019(02):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