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个性化学习的幼儿园微课资源建设策略

作者

郭旎

威县县直第三幼儿园 河北 邢台

一、引言

2021 年《教育信息化“十四五”规划》提出教育需向“可视化、多媒体化、操作性强的教育信息化”发展,这为学前教育信息化指明方向。在“互联网 + 教育”普及与疫情期间线上教学需求推动下,微课凭借时间短、容量小、形式灵活的优势,走进幼儿园教育场景。3-6岁幼儿认知上偏好直观、生动事物,且个体差异大,个性化学习需求突出。但当前幼儿园微课资源建设与应用中,资源与幼儿个性化需求匹配度低、教师开发能力不足等问题凸显,探索相关建设策略对提升幼儿园教育质量、促进幼儿个性化发展意义重大。

二、基于个性化学习的幼儿园微课资源建设现存问题

(一)教师微课开发能力不足,难满足个性化设计需求

微课制作需教师具备信息技术应用、课程设计及把握幼儿个性化需求的能力。目前多数幼儿园教师缺乏系统的微课制作培训,制作的微课形式单一,难融入互动元素与个性化设计。无法满足不同兴趣、发展水平幼儿的需求,如忽略好动幼儿对实践操作类内容的需求,或未为认知发展较慢的幼儿提供阶梯式学习内容。

(二)微课资源应用与个性化学习脱节,缺乏针对性

当前幼儿园微课资源应用呈两极分化:部分教师过度依赖微课,忽视幼儿实时反馈与互动需求;另一部分教师则完全不用。更关键的是,多数微课资源应用未结合幼儿个性化学习特点,如区域活动中,微课内容未与幼儿兴趣点结合,无法引导自主探究与个性化学习。此外,微课资源缺乏对幼儿学习过程的跟踪评估,难根据学习效果调整内容,无法实现“以学定教”的个性化教育目标。

(三)微课资源库建设滞后,缺乏系统性与特色化

幼儿园微课资源库建设存在诸多问题:一是资源数量不足且重复率高,无法满足幼儿多元化学习需求;二是资源分类混乱,未按幼儿年龄阶段、学习领域、能力发展目标科学分类,教师与幼儿难快速找到符合个性化需求的资源;三是缺乏园本特色,多数资源直接从网络下载,未结合本园幼儿生活经验、地域文化开发,与幼儿实际生活脱节,难激发学习兴趣与归属感。

三、基于个性化学习的幼儿园微课资源建设策略

(一)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筑牢个性化微课开发基础

教师是微课资源建设核心力量,其专业能力决定微课质量与个性化程度。幼儿园需从理念引导与技能培训两方面提升教师微课开发能力。

强化个性化教育理念:定期组织教师学习《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及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树立“以幼儿为中心”的个性化教育理念,认识到幼儿发展节奏与学习需求的独特性。开展幼儿观察记录分享会、个性化教育案例研讨等活动,引导教师分析幼儿兴趣爱好、学习风格与发展水平,为微课个性化设计奠定理念基础。

开展分层式技能培训:针对教师信息技术水平差异,开展分层培训;邀请专家入园指导,组织教师到优秀幼儿园参观学习,借鉴经验;鼓励教师成立微课开发小组,协作攻克技术难题,共同设计个性化微课。

(二)聚焦幼儿个性化需求,优化微课内容与形式设计

微课内容与形式设计是实现个性化学习的关键,需结合幼儿年龄特点、兴趣爱好与发展需求,打造定制化微课资源。

设计阶梯式微课内容:按幼儿年龄阶段与能力发展目标,设计阶梯式微课内容。如“植物生长”主题学习,小班微课以“认识植物根、茎、叶”为主,用动画展示名称与功能,语言简洁;中班微课以“观察植物生长变化”为主,录制 7 天生长延时视频,引导幼儿记录;大班微课以“探究植物生长条件”为主,设计对比实验微课,鼓励幼儿预测结果并分析原因,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幼儿需求。

创新微课形式与互动设计:教师通过日常观察、与幼儿交流,了解其兴趣点,融入微课设计。如针对喜欢手工的幼儿,设计“瓶盖印画小鱼”微课,用小儿歌与动画演示技巧;针对喜欢科学探究的幼儿,设计“会呼吸的植物”微课,录制毛细现象实验视频,添加配音、动画及智能问答环节,激发探究兴趣。采用“微课 + 游戏”形式,如数学认知微课中设计“数字寻宝”游戏,提升学习趣味性。

(三)构建特色化微课资源库,实现资源高效管理与共享

特色化微课资源库是个性化学习的重要保障,需通过科学分类、动态更新与共享机制,提升资源利用率与价值。

建立多维度分类体系:按“年龄阶段—学习领域—能力目标—兴趣主题”分类,如“年龄阶段”分小班、中班、大班,“学习领域”分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为每节微课添加关键词(如“小班—科学—认知能力—植物生长”),方便教师与幼儿通过关键词快速检索资源。

建立动态更新机制:定期评估现有资源,删除陈旧、低兴趣度微课,如淘汰模糊、简单的“传统节日”微课,重新制作带互动元素的新版本。鼓励教师根据教学实践与幼儿需求开发新微课,如结合季节变化开发“春天的花朵”“冬天的雪花”微课,结合幼儿园活动开发相关主题微课。收集幼儿与家长反馈,调整微课内容与形式,如简化“光影探索”微课实验步骤,符合幼儿需求。

搭建资源共享平台:搭建幼儿园微课资源共享平台(如园所公众号、内部学习平台),分教师端与家长端。教师端可上传、下载资源,分享设计思路与应用经验;家长端可查看推荐微课,配合开展家庭个性化学习。鼓励幼儿上传学习成果,促进相互学习,增强成就感与参与感。

四、结论

基于个性化学习的幼儿园微课资源建设,是顺应教育信息化趋势、满足幼儿个性化发展需求的重要举措。建设中需以提升教师专业能力为基础,聚焦幼儿个性化需求为核心,构建特色化资源库为保障,通过科学策略与实践打造高质量、个性化微课资源。未来,幼儿园需持续探索微课资源优化建设模式,充分发挥微课在幼儿个性化学习与发展中的作用,推动幼儿园教育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裴 翠 . 巧 用 微 课 提 升 幼 儿 园 教 育 课 堂 效 果 [J]. 读 写算 ,2024,(06):98-100.

[2] 蒋梦婷 . 幼儿园微课的个性化实施策略 [J]. 天天爱科学 ( 教学研究 ),2023,(01):197.

[3] 韩乾 . 微课,让幼儿园课程更便捷 [J]. 教育界 ,2021,(37):8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