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铁路信号联锁设备的故障诊断探讨

作者

甄尚霖

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电务部 北京市 100038

引言

铁路信号联锁设备作为铁路运输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对保障列车运行安全、提高运输效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旦该设备出现故障,可能引发列车晚点、停运甚至危及行车安全等严重后果。因此,深入研究铁路信号联锁设备的故障诊断方法,及时准确地发现并排除故障,对于确保铁路运输的安全与畅通至关重要。

1 铁路信号联锁设备的故障分析

1.1 硬件故障

铁路信号联锁设备包含众多硬件组件,硬件故障是较为常见的故障类型之一。首先,继电器故障较为突出。继电器在信号联锁系统中承担着控制信号传递与设备动作的关键任务。长时间的频繁动作,易使继电器的触点出现磨损、氧化等问题,导致接触不良,影响信号的正常传输。

其次,电路板故障也不容忽视。电路板上集成了大量电子元件,如芯片、电阻、电容等。由于工作环境中的温度变化、湿度影响以及电磁干扰等因素,电路板可能出现线路短路、断路,或者电子元件损坏等情况。这会破坏信号联锁设备的逻辑控制功能,造成信号显示异常或设备误动作。

1.2 软件故障

随着铁路信号联锁设备智能化程度的提高,软件在设备运行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软件故障的影响也日益凸显。软件设计缺陷是引发故障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软件开发过程中,若对实际运行情况考虑不周全,可能导致程序逻辑错误。例如,在处理多个信号设备同时动作的复杂场景时,软件算法可能出现冲突,使联锁系统无法正确响应,造成信号混乱。

1.3 电源故障

电源是铁路信号联锁设备正常运行的动力保障,电源故障对设备的影响极为严重。首先,电源停电故障可能直接导致设备停止工作。铁路信号联锁设备通常需要可靠的电力供应,若遭遇电网故障、电力线路损坏等情况,突然停电会使设备失去动力,信号显示熄灭,道岔等设备无法正常动作,严重影响列车运行安全。

其次,电源电压异常也是常见问题。电压过高可能烧毁设备中的电子元件,如电路板上的芯片、电源模块等;电压过低则可能导致设备工作不稳定,继电器无法正常吸合,信号传输出现偏差。

2 铁路信号连锁设备的故障诊断方法

2.1 传统经验诊断方法

传统经验诊断方法是基于维修人员长期积累的实践经验进行故障诊断。维修人员凭借对铁路信号联锁设备的深入了解,通过“望、闻、问、切”等方式初步判断故障。“望”即观察设备外观,查看是否有明显的损坏迹象,如电路板烧焦、继电器触点烧蚀、指示灯异常等。例如,发现继电器外壳有烧焦痕迹,可初步判断该继电器可能因过载或短路而损坏。

“闻”则是通过嗅觉感知设备是否有异常气味,如电气元件过热产生的焦糊味,这可能提示设备内部存在短路或过载问题。“问”是向现场操作人员询问故障发生前后设备的运行状况、操作过程等信息,获取更多线索。“切”即通过触摸设备表面温度,判断设备是否存在过热现象,或者利用简单工具如万用表测量电压、电阻等参数,辅助故障判断。虽然传统经验诊断方法依赖个人经验,存在一定局限性,但在快速定位一些常见故障方面仍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2.2 基于逻辑关系诊断方法

铁路信号联锁设备具有严格的逻辑关系,基于此进行故障诊断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信号联锁系统通过特定的逻辑规则来控制信号显示、道岔转换和进路排列等操作。当设备出现故障时,可依据这些逻辑关系进行推理分析。例如,若某一道岔区段的信号显示与道岔实际位置不相符,根据联锁逻辑,可能是道岔表示电路故障、信号机控制电路故障或者是联锁逻辑运算错误。

通过逐步排查与该逻辑关系相关的各个环节,从道岔控制继电器的状态、信号机灯丝状态到联锁软件的逻辑运算模块,利用电路图和逻辑关系图,分析信号传输路径和逻辑判断过程,找出故障点。这种方法要求诊断人员对信号联锁设备的逻辑原理有深入理解,能够准确把握各设备之间的逻辑联系,从而有条不紊地进行故障排查,提高故障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

2.3 利用监测数据诊断方法

随着技术发展,铁路信号联锁设备配备了各种监测系统,利用监测数据进行故障诊断成为重要手段。监测系统实时采集设备的运行数据,如电压、电流、温度、设备状态信息等。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可以及时发现设备的异常变化。例如,监测到某继电器的工作电流突然增大,超出正常范围,这可能预示着继电器内部出现短路或机械卡滞等问题。

通过建立数据分析模型,设定合理的阈值范围,当监测数据超出阈值时,系统自动发出预警。同时,对历史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可发现设备性能的变化趋势,预测潜在故障。比如,通过长期监测设备关键部件的温度变化,若发现温度逐渐升高且接近临界值,可提前采取措施,避免设备因过热而损坏。利用监测数据诊断方法具有实时性强、准确性高的特点,能够提前发现故障隐患,为设备维护提供有力支持。

2.4 采用智能算法诊断方法

智能算法在铁路信号联锁设备故障诊断中展现出独特优势。神经网络算法是常用的智能诊断方法之一。通过对大量故障样本数据的学习,神经网络能够建立起输入数据(如设备运行参数、故障现象等)与故障类型之间的复杂映射关系。当设备出现故障时,将实时采集的数据输入训练好的神经网络模型,模型即可快速判断出可能的故障类型。

另外,模糊逻辑算法也适用于故障诊断。铁路信号联锁设备故障现象和原因之间往往存在模糊性,模糊逻辑算法能够处理这种不确定性。它将故障现象和故障原因进行模糊化处理,通过模糊规则进行推理,得出故障的可能性及严重程度。智能算法诊断方法能够有效处理复杂的故障诊断问题,提高诊断的智能化水平,尤其适用于传统方法难以解决的复杂故障诊断场景。

2.5 结合专家系统诊断方法

专家系统是将领域专家的知识和经验以一定形式存储在计算机中,模拟专家的思维方式进行故障诊断。在铁路信号联锁设备故障诊断中,专家系统收集整理大量的故障案例、维修经验以及设备原理知识等。当设备发生故障时,系统根据输入的故障现象和相关数据,运用知识库中的知识进行推理分析。

例如,对于某一特定的信号显示异常故障,专家系统首先分析可能导致该故障的各种原因,然后根据知识库中的案例和经验,判断最有可能的故障原因,并给出相应的维修建议。结合专家系统诊断方法能够充分利用专家的经验和知识,为故障诊断提供全面、准确的解决方案,尤其在处理一些罕见或复杂故障时,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结束语

铁路信号联锁设备的故障诊断对于保障铁路运输安全至关重要。通过对硬件、软件和电源等方面故障的深入分析,以及运用传统经验、逻辑关系、监测数据、智能算法和专家系统等多种故障诊断方法,能够更全面、准确、高效地发现和解决设备故障。随着铁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号联锁设备将更加复杂和智能化,故障诊断技术也需不断创新与完善。

参考文献

[1]海玲,刘文,刘智勇,等.轨道交通自动联锁模拟系统设计[J].信息技术,2023(9):38-46.

[2]张华兴.铁路信号设备的自动化控制技术研究[J].运输经理世界,2022(23):50-52.

[3]龙真真,王锐东.铁路信号计算机联锁设备维护与经济管理工作研究[J].经济师,2022(6):289-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