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融媒体时代主题主线报道创新策略研究

作者

张淼

武汉广播电视台 湖北省武汉市 430000

引言

在融媒体时代,时政新闻报道遭遇诸多挑战,如传播渠道呈现碎片化态势、受众注意力变得分散、内容同质化竞争变得日益激烈,以及传播技术不断迭代升级。本文选取武汉市形势政策宣传教育作为实例,深入剖析了主题主线报道的创新策略,包含创新报道内容、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跨平台传播以及强化用户参与等方面。这些策略可提升新闻价值,提高报道吸引力,拓宽受众覆盖面,提升互动性与参与度,为融媒体环境下的时政新闻报道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一、融媒体时代对时政新闻报道的影响

(一)传播渠道的碎片化

在融媒体时代当下,时政新闻的传播渠道呈现出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碎片化特性。在传统媒体时期,报纸、电视以及广播构建起了相对集中的传播体系,然而现今,社交媒体平台、短视频 APP 以及新闻客户端等新兴媒介不断涌现,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平台均已成为时政新闻的关键传播阵地,用户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获取信息。这样的碎片化传播渠道,一方面使得时政新闻的覆盖范围得以扩大,可让更多的群体接触到新闻内容,另一方面,也使新闻传播的分散性有所提高,信息难以形成统一的传播合力,时政新闻在海量的碎片化信息当中面临着被稀释的风险,如何在多元渠道里实现有效传播,成为媒体急需解决的问题[1]。

(二)受众注意力的分散

随着各类媒体平台持续涌现,信息内容变得日益丰富,受众的注意力遭到极大分散,时政新闻已不再是受众获取信息的唯一途径,娱乐资讯、生活服务等信息开始与时政新闻争夺受众目光,短视频、直播等新兴内容形式凭借其趣味性、互动性吸引了大量受众,致使受众在接收时政新闻时难以长时间保持专注。受众注意力的分散,对时政新闻的传播效果产生影响,也促使媒体在报道形式和内容呈现方面进行创新,借助更为新颖、多元、生动的方式,抓住受众瞬间即逝的注意力,提高时政新闻的吸引力与传播力。

(三)内容同质化竞争的加剧

在融媒体环境之下,时政新闻所存在的内容同质化这一问题变得越发较大起来,许多媒体针对同一时政事件开展报道工作,鉴于信息来源较为一致,在报道角度、内容结构以及语言表述等多个方面极易出现雷同的状况,部分媒体为了追求时效性,缺少对新闻事件的深度剖析以及独特的解读,仅仅是简单地复述官方信息,使得新闻内容变得千篇一律[2]。同质化竞争削弱了媒体的核心竞争力,而且还降低了受众对于时政新闻的阅读兴趣,媒体应当在内容创作方面强化创新,深入挖掘新闻背后所隐藏的故事,给出独家的观点以及深度的分析,形成差异化的竞争优势,以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脱颖而出。

(四)传播技术的迭代升级

传播技术的快速发展给时政新闻报道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5G、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广泛应用,改变了时政新闻的传播方式与呈现形态,5G 技术实现了新闻的高速传输,保证了直播等实时报道的顺畅性,大数据技术能精确分析受众需求,为新闻推送提供支撑,人工智能技术可完成新闻的自动化写作与分发,虚拟现实技术使受众拥有身临其境的新闻体验。不过技术的迅速迭代也促使媒体持续更新设备、培养技术人才,适应新技术带来的变化,借助技术优势提高时政新闻报道的质量和影响力。

二、融媒体环境下主题主线报道的创新策略——以武汉市开展形势政

策宣传教育为例

(一)创新报道内容,提升新闻价值

自 2022 年开始,连续举办 32 场系列形势政策报告会,2022 年“武汉这十年”、2023 年“英雄城市新征程”、2024 年“加快推动‘三个优势转化’,重塑新时代武汉之‘重’”系列形势政策报告会,覆盖多个重大议题。在融媒体环境下,该报告会借助创新报道内容的方式来提高新闻价值,其中一方面,深入挖掘政策背后所隐藏的故事以及细节,把宏观政策同百姓生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在对武汉城市发展规划政策进行宣传时,除了介绍规划目标以及框架之外,还会把重点放在政策对社区建设、交通改善、就业创业等这些民生领域所产生的具体影响上,讲述普通市民在政策推动之下生活发生的改变,从小的方面来呈现大的内容,以此提高政策宣传的贴近性以及感染力[3]。另一方面,重视内容的深度和广度,突破传统的报道模式,采用数据解读、专家访谈、历史对比等多种多样的方式,全面地剖析政策出台的背景、意义以及实施路径,并且紧跟时代热点,将形势政策和当下社会所关注的焦点问题结合起来。

(二)利用多媒体手段,增强报道吸引力

武汉市积极发挥融媒体的优势,运用多种多媒体手段,以此提高形势政策宣传教育报道的吸引力。在形式上,报告会将理论宣讲和文艺宣讲有机结合,将政策宣讲嵌入黄鹤楼、武钢一号高炉等城市地标,通过“院士讲科创”“劳模讲奋斗”“市民讲变迁”等多元视角,结合实物展示、沙画、情景短剧、现场互动、视频连线等多种呈现形式。把宏观政策转化为可触摸的城市故事。在视频制作方面,采用主持人和嘉宾实地探访、动画、直播等形式,把复杂抽象的政策内容转化成生动直观的视听体验。例如,制作城市建设规划的 VR 视频,能让受众有身临其境之感,感受未来城市的风貌;借助直播的方式,带领观众走进政策实施现场,实时知晓政策落实的情况。还运用图文、H5 页面等形式,制作富有创意的政策宣传作品,比如设计互动式 H5 页面,设置政策知识问答、情景模拟等环节,使受众在参与过程中加深对政策的理解,凭借丰富多样的多媒体手段,打造全方位且立体化的报道效果,有效提高受众对主题主线报道的关注度与接受度。

结语:

武汉市的创新实践表明,融媒体时代主题主线报道需突破“就政策讲政策”的传统框架,通过“内容场景化、渠道矩阵化、互动沉浸式”三维策略,构建“政策阐释-情感共鸣-行为引导”的完整传播链条,提升时政新闻报道的新闻价值、吸引力以及覆盖面,提高与受众之间的互动性与参与度,未来随着技术持续进步以及媒体融合深入推进,时政新闻报道会迎来更多机遇与挑战,媒体需不断创新报道方式与内容,适应时代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沈笑怡.融媒体时代主流媒体主题主线报道创新路径探究[J].东南传 播,2023,(06):21-23.DOI:10.13556/j.cnki.dncb.cn35-1274/j.2023.06.020.

[2]陆绍阳,何雪聪.视听主流媒体主题主线报道的创新策略研究——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重大报道为例[J].中国广播,2022,(05):3-9.DOI:10.16694/j.cnki.zggb.2022.05.016.

[3]陈知,王璇.媒体融合语境下如何做好主题主线报道[J].采写编,2021, (09):27-28.

[4]委宣传部.创新开展形势政策宣传教育为“支点建设”凝聚强大精神力量[J].党建,2025,(05):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