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岗课赛证” 融通的界面设计课程改革与实践研究

作者

师谦

山东传媒职业学院 山东济南 250014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UI 设计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多元化和专业化的趋势。企业不仅要求 UI 设计师具备扎实的设计技能、能熟练应用各种软件,还需具备用户研究、交互设计、前端开发等多方面的能力。通过调研发现,当前艺术设计系 UI界面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与企业有较大差距,现有的课程体系往往难以全面覆盖这些需求,导致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技能水平与行业要求存在差距。因此,对界面设计课程进行改革,探索"岗课赛证"融通的教学模式,给界面设计课程提出教学改革是函需解决的问题。

一、界面设计岗课赛证融通的内涵

岗:AI 人工智能技术的崛起,对行业内基础设计岗位产生了巨大冲击,UI 界面设计师的工作范围也在不断拓展,从传统的移动端、网页端界面设计,逐渐延伸到智能车载系统、智能家居设备、智能穿戴设备、虚拟现实(VR)与增强现实(AR)等新兴领域的界面设计。通过梳理 UI 设计行业各岗位的工作内容、具备的技能、业务知识等,艺术设计专业的界面设计课程面向的主要岗位有 UI 设计、交互设计、产品经理、视觉设计、全链路设计,主要培养学生对软件的人机交互、操作逻辑、界面美观进行设计的能力。课程主要学习内容有产品需求分析、界面原型设计、界面视觉设计,包括设计规范、色彩搭配、图标设计、字体规范等,这些岗位都是移动端应用、智能设备等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岗位,对学生的专业技能与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

课:本课程主要以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创新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为主线,课程内容涵盖多个方面,包括 UI 设计基础理论,如设计规范、色彩理论、版式设计、原型设计、交互设计等。实践课程主要有移动端界面设计、网页设计、小程序界面设计、智能终端设计等项目实践,通过泛雅线上课程和课堂相结合、理论讲授、任务分解、课堂实训、项目实战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熟练掌握各种设计软件,在实际操作中积累设计经验。

赛:鼓励学生参加各种专业设计竞赛,如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的“移动应用开发”赛项、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NCDA)等,通过参加界面设计大赛,学生能够接触到行业前沿的设计理念与技术,锻炼自身的设计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在参赛过程中,还有助于学生发现自身不足,提升设计水平。

证:鼓励和支持学生考取界面设计相关的各类职业资格证书,如 1+X 腾讯云界面设计证书、电商证书、视觉界面设计师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设计前沿知识,了解行业动态,在实际操作中积累设计经验。

二、界面设计课程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更新不及时

现有的教材及课程内容仍然以传统的界面设计理论和软件操作技能为主,缺乏对新兴技术和行业前沿知识的介绍。例如,随着 AI 技术在 UI 设计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基于 AI 的用户竞品分析、AI 可以自动完成图标绘制、内容排版、详情页排版、色彩平衡调整等,这些内容在高职院校的 UI 设计课程中较少涉及。另一方面,课程内容与企业实际项目脱节,因每个 APP 都有自己的设计规范,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案例和项目多为虚拟或模拟项目,真是项目难以在教学过程中落地,项目的设计需求与企业实际内容存在差异,导致学生毕业后难以快速适应企业工作环境,无法满足企业对 UI设计人才的实际需求。

2.教学方法与手段

在教学方法与手段方面,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占据主导地位,学生缺乏学习的热情和情绪价值,课堂讲授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学生掌握界面设计的规范、原型设计、各种页面设计,但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在讲解 UI设计软件的操作技巧时,往往是按照移动端的功能模块逐一进行演示和讲解,学生只是被动地模仿和实操,缺乏自主思考和实践的机会。课堂作业只是要求学生按照给定的内容进行改版设计,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力的培养,难以满足岗课赛证融通对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要求。

3.缺乏有效的教学评估

从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看,学生在应用 PS、AI、AXURE 软件操作上较为熟练,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缺乏真正的市场调研和评估。在一些企业实习项目中,学生设计的界面虽然在视觉效果上较为出色,但在交互流程和用户体验方面存在缺陷,需要老师进行大量指导和修改。这说明教学评估体系不够完善,评价方式较为单一,无法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调整和改进,导致评估结果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水平,不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实现岗课赛证融通的教学目标。

三、岗课赛证融通的必要性

1.界面设计行业岗位的需求

根据学生就业竞争力分析,在进入行业的技能门槛与学生基础能力上分析,学生在校需掌握视觉设计(色彩搭配、页面排版、图标绘制)、交互逻辑(用户流程、动效设计)及一些主流工具使用。UI 设计行业的规模和增长速度比较快,如在智能穿戴设备、移动设备、游戏界面设计等领域,对设计师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也更加注重产品的用户体验。招聘网站上对 UI 设计师的要求是具备扎实的设计理论基础和熟练的软件操作技能,还要求其具有创新思维、能吸引用户的创意设计、优秀的审美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对行业趋势的敏锐洞察力。岗课赛证融通能够使 UI界面设计课程内容紧密围绕行业岗位需求,培养出符合企业实际需求的高素质 UI 设计人才,填补市场人才缺口。

2.人才培养的需求

据统计,我国 UI 设计人才缺口达 40 万,市场每年至少产生 15 万的人才缺口,UI 就业市场供不应求。企业要求设计师不仅精通设计软件,更具备色彩感觉、布局技巧和图形创意等多方面的能力,专业人才的匮乏使得市场亟需更多高素质专业人员。之前的界面设计课程主要围绕视觉设计进行讲授,教学方法及内容较为单一,不能全面覆盖界面设计内容,滞后于行业发展,导致学生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需求脱节。岗课赛证融通强调将 UI 行业岗位标准融入课程教学,以参加大赛为驱动,以考取证书为导向,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3.就业需求

依据 UI 设计行业调研职业前景与人才需求情况,在薪酬方面,具有 3 年以上项目经验的设计师普遍可获得 20% 以上的薪资涨幅,部分紧缺岗位甚至出现薪资倒挂现象。在 UI 设计岗位供需比例上,同时掌握移动端与大屏设备设计规范的设计师尤为稀缺,每个求职者可获得 4 个以上工作机会。同时,AI 技术的发展为设计师提供了更强大的工具和技术,改变了原有的设计方式和思维方式,也可能会导致一些传统的设计工作被自动化和替代,对学生就业形成一定的冲击。因此,界面设计课程应该与行业紧密合作,加强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将岗赛课证相结合,调整和改进教学内容和方式,教会学生利用 AI 的优势,将其作为辅助工具来提高设计创意的质量和效率。

四、岗课赛证融通的界面设计课程改革与实践

1.修订课程标准

通过与毕业生交流、企业走访得知,学生普遍存在软件操作熟练,但设计思维与创意能力欠缺、对工作流程熟悉但作品质量不高,对图标的绘制难以做到精益求精,缺乏匠心精神。因此,我们根据调研行业需求,邀请项目经理参与课程开发,修订课程标准,在课程内容设计方面,将真实项目案例引入课堂。在课程内容上,增加了产品调研、用户研究、原型设计等多个模块,提高了交互设计的课时量,课堂上采用项目化的教学手段与方法,提升学生的软件应用能力和设计思维能力,力求全面培养学生的界面设计能力。通过课程内容的调整,学生对产品的设计流程、高保真原型图设计、图标的审美能力、交互设计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2.重构课程教学内容,岗位对接精准化

重构课程教学内容是实现岗课赛证融通的核心任务。依据人培方案、证书标准与行业岗位标准,修订课程标准,以岗位真实操作流程为主线,将职业技能竞赛标准、职业资格证书考核要点转化为任务化教学资源,依据企业需求,将教学内容重构为“三阶段”(产品需求阶段、原型设计阶段、视觉设计阶段)、“六项目”(基础规范、原型设计、图标绘制、功能页面制作、主页面设计、动效设计)。通过真实企业项目拆解(如电商 App 改版),将 UI 设计岗位标准转化为具体设计任务,实现工作领域与教学模块 1:1 映射,解决传统教学与岗位需求脱节问题。以“项目定位→竞品分析→原型设计→视觉呈现”工作流程组织教学内容,将行业前沿知识和 AI 技术融入课程教学,形成阶梯式能力培养链条,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使学生掌握最新的 UI 设计理念和技术。

3.创新课程教学方法

以岗位需求为导向,采用项目式教学、案例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将课程教学内容分解为多个项目任务,让学生在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掌握证书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如在进行 APP 界面设计项目教学时,要求学生按照“1+X”界面设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考核标准,完成从需求分析、界面设计到交互设计的全流程工作,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分组完成项目中的图标设计、登录页、首页、详情页等页面的设计,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还运用了案例教学法,学习优秀的设计思路和方法,通过分析大量的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证书考核中的重点和难点,提高学生的设计水平。

4.以赛提技,形成良性循环

为了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 UI 设计赛事,如全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 UI 设计专项赛、大广赛、电商设计大赛等,这些赛事不仅涵盖了不同类型的 UI 设计项目,如 APP 界面设计、网页界面设计、小程序界面设计等,还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审美能力的考察。

组建工作室,在系部拓宽参赛的班级及人数,在日常教学、项目实训、课堂作业中留意有潜力的学生,组建学习兴趣小组,同时建立“传帮带”机制,鼓励高年级学生或获奖学生担任新队员的组长,帮助学生平时训练,形成知识技能传承的良性循环。

结语

通过将"岗课赛证"融通模式应用于高职院校界面设计课程,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对于培养符合行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毛慧琴,常建宇.[J]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 UI 设计课程改革与实践,职业教育,2021,(6):168-169

[2]张寒冰.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UI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2021[J].教育与培训:69-70

作者简介:师谦,女,汉族,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高职教育

本文系 2023 年院级课题“基于“岗课赛证融通”的《UI 设计》课程建设研究”(课题编号:YKY202303)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