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游戏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研究综述

作者

贺倩

西南财经大学

一、引言

游戏作为一种兼具趣味性与互动性的教学手段,在语言教学中展现出独特价值。近年来,随着国际中文教育的普及与信息技术的发展,游戏与对外汉语教学的结合逐渐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然而,现有研究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框架,实践应用也面临创新性不足、技术融合深度有限等问题。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旨在明晰游戏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研究现状、核心议题及发展趋势,为后续研究提供些许助力。

二、游戏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理论研究

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游戏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其理论研究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张妮、张屹和张魁元(2009)在《对外汉语游戏型互动教学模式探析》中,通过深入分析对外汉语教育游戏中师生角色定位设计,构建了对外汉语游戏型互动教学模式的信息传递模型。该模型为教师科学设计游戏环节、精准选择教学内容,以及有效通过互动提升学生汉语理解与应用能力,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引;

黄怡梅(2022)从学习资源支持、游戏练习支持、作业交互支持三个方面对已有的线上沉浸式汉语学习支持系统进行了补充和完善,以期提高线上汉语学习的效率,促进语言自然习得,从整体上提高汉语水平;

王犹男(2016)在《试论汉语国际教育教学的创新路径》中,提出国际汉语课堂应具备教学多样性、游戏材料需与教学匹配、教学应充满趣味性三条实用建议,为教学工作者实践游戏教学法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总体而言,当前单纯的理论研究在数量上相对有限,研究内容至今仍缺乏对游戏具有权威性的统一定义和分类标准,并且缺乏权威性的统一理论框架,这也为后续研究指明了重要方向。

三、游戏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根据游戏类别,现有实践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教学游戏活动研究、教育游戏的研究和网络游戏的教学应用研究。

1.教学游戏活动研究

该领域的研究大多集中于课堂教学中游戏活动的具体实施,如下:

周健(2009)的《汉语课堂教学技巧 325 例》是为汉语教师设计的参考书,涵盖了语音、汉字、词汇、语法、语篇和交际训练的教学技巧,详细介绍了多种游戏教学法,是对外汉语教学中游戏教学方法的综合指南。

杨文惠(2009)在《轻松学汉语一汉语课堂教法实用技巧 72 法》中聚焦于对外汉语课堂的导入、检查和结果环节,强调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避免填鸭式教学,提供实用、具体且易于应用的教学技巧。

曾加劲(2010)在《以教学游戏带动零起点成人对外汉语综合课的互动教学》一文中通过实施“命名”、“点名”、“竞猜游戏”“合作游戏”四个教学小游戏,并就游戏中出现的各类问题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互动教学的鲜明案例;

对外汉语教学游戏活动的实践研究开发了多样化的游戏教学方式,为教学提供了丰富资源与案例。但当前研究主要集中于传统课堂游戏,对新兴技术融合的探索较少,且对不同文化背景、学习层次学生的个性化游戏设计不足。未来研究应拓展游戏类别,加强跨学科、跨技术领域的融合创新,设计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教学游戏,以推动对外汉语游戏教学的持续发展与完善。

2.教育游戏 APP 的研究

对教育游戏 APP 的研究需要融合多个学科,所以研究成果较少,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蔡莉和刘芳妤(2011)提出了一个基于有效学习环境和多元智能理论的教育游戏设计模型,应用于《东学记》网络游戏的设计。他们探讨了游戏设计特性、模型应用和游戏内容与课程内容的结合,最终使用游戏引擎和 C++ 开发了游戏,旨在通过虚拟任务实现汉语和中国文化的学习目标,为类似游戏开发提供借鉴。

王璐瑶(2019)在《汉语教育游戏类 App 的对比研究及设计建议》中,结合游戏教育理论和汉语游戏教育特点,设计了一套汉语教育游戏 App 测评体系。文章从技术、内容和形式三个角度对比分析了三款流行的汉语教育游戏 App,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上述研究围绕教育游戏 APP,在设计模型构建、理论实践探索、学习者需求调研及产品测评体系搭建等方面均有成果,为对外汉语教育游戏APP 开发、优化提供了理论与实践支撑,但在满足学习者多元需求、创新设计等方面仍存在探索空间。

3.网络游戏的教学应用研究

将现有的娱乐游戏引入为教学资源,这类论文以硕士论文为主,集中于将网络游戏引入教学中,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的动机。典型的如邓馨然(2024)在硕士学位论文中探讨了将风靡日本的在线 RPG 游戏《原神》融入日本中文教育课程的可行性。通过对比分析学生在游戏融入前后的学习表现,研究发现结合《原神》的游戏元素与中文教育内容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果。再如 NHUNG(黄氏绒)(2023)聚焦于《王者荣耀》与对外汉语教学的适应性,系统探讨了游戏模式与教学法、游戏内容与教学内容的匹配度。

引入网络游戏于教学的研究较少,一方面中国网络游戏发展两极分化,另一方面具有文化特色的游戏有限。未来研究应发掘广受欢迎且能体现中国审美和思想文化的游戏,融入对外汉语教学。

四、小节

在研究分类层面,理论研究虽在游戏过程结构化、习题设计及教学法原则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果,但缺乏权威性的统一理论框架;实践研究则在传统课堂游戏活动、教育游戏 APP 开发及网络游戏教学应用中展现了多样化探索,尤其在技术融合与场景创新方面有所突破,但仍存在新兴技术应用不足、学习者个性化需求响应有限等问题。

参考文献

[1]蔡莉,刘芳妤.对外汉语教育游戏设计模型的研究和应用[J].电化教育研究,2011(04):91-95.

[2]邓馨然.手机游戏融入日本中文教育课程设计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24.

[3]黄怡梅.儿童线上沉浸式汉语学习支持系统的构想[C]//中文教学现代化学会.数字化国际中文教育(2022).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2022:364-371.

[4]NHUNG(黄氏绒)TH.网络手游引入对外汉语教学的适应性研究[D].青岛大学,2023.

[5]曾加劲.以教学游戏带动零起点成人对外汉语综合课的互动教学[J].教育导刊,2010(04):8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