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展现新作为,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

作者

彭京

长沙晚报社党委办 湖南长沙 410016

“构建适应全媒体生产传播的工作机制与评价体系,是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核心任务。”紧随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为媒体融合发展绘制的蓝图,《长沙晚报》主动作为,积极响应中央号召,坚持守正创新,以互联网思维为引领,全面重塑全媒体生产传播体系,致力于构建一套高效、科学的工作机制和评价体系。通过主流媒体的系统性变革,实现产品供给的多元化、传播方式的创新化、体制机制的现代化,从而在媒体融合发展的浪潮中取得全新突破,引领主流媒体发展的新风尚。

一、深化顶层设计,精心编织全媒体生产传播新机制。

坚守党媒初心,强化引领力。我们秉承党的旗帜,深化“党建引领”战略,焕新“六比六看”活动风貌,确保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与繁荣。紧跟媒体融合浪潮,构建以精品内容为魂、技术创新为翼、融通一体为基的全媒体矩阵。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引下,我们矢志不渝地守护党媒本色,深耕新闻沃土,以新闻评论、文化价值、科技创新为三驾马车,引领主流舆论,讲述中国故事、长沙风采,担当起文化传播的重任。

提升文化品质,强化价值引领。我们秉持“长怀天下,报效人民”的办报精神,致力于文化品质与主流价值的深度融合,激发思考的力量,塑造新闻品格的新高度。注重文化的铸魂、传播与引领,让“以人民为中心”成为我们价值追求的生动实践。

优化组织架构,激发内在活力。面对长沙晚报社(集团公司)融合发展的新征程,我们精细调整机构设置,优化人力资源布局,旨在释放党媒“四力”,壮大主流声音,加速媒体深度融合与转型升级。明确“事业+产业”“中心+工作室”的改革新路,依托中央厨房,打造集策划、指挥、调度于一体的融媒体神经中枢,确保新闻主业的高质量发展与媒体产业的蓬勃生机。我们坚持党管组织、党管干部的原则,追求科学规范、精简高效的管理体系,按需设岗、以岗定责,构建扁平化、高效能的组织架构。

推动制度创新,激发创造活力。我们配套建立适应改革步伐的采编、经营、技术、管理制度体系,完善薪酬、考核、职称评审等激励机制,营造公平竞争、激励创新的良好氛围。创新“头条工程”与重大主题报道的一体化运作模式,增设重点新闻策划会,以互联网思维重塑新闻生产流程,强化新媒体产品的核心地位,优化考评体系,让评价标尺更加贴近互联网传播实际,推动工作重心向线上转移,提升全媒体传播效能。

优化资源配置,促进深度融合。我们推动长沙晚报、掌上长沙、星辰在线“三位一体”深度融合,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全媒体传播网络。同时做好湘江早报、星沙时报等区县党媒平台建设,《学生˙家长˙社会》《小天使报》《知识博览报》等垂直专业媒体建设,解决重复建设、同质竞争问题,探索融合化、产业化发展路径,全面激活新闻生产力,为构建全国一流、全省领先的新型主流媒体集团奠定坚实基础。

二、深化技术融合,全力打造适应全媒体生态的产品与服务供给体系。

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既是时代发展的浪潮,也是国家战略的呼唤,更是我们展现实力的舞台。我们积极拥抱科技前沿,深耕 VR、AI、大数据、元宇宙、ChatGPT、数字人等尖端技术,构建主流媒体“智能创新工坊”,部署“智慧记者”网络,升级“镰刀妹”AI 助手功能,并探索“党性算法”的精准应用,让新闻生产的“策划、采集、编辑、发布、评价、存档”每一环都沐浴在数字化的阳光下,显著提升媒体的智能化水平。

我们勇于探索党媒服务基层治理的新航道,依托“网格宝”、“融媒服务站”等项目,强化“党媒 E 家”全媒体矩阵的技术基石,实现市、县、街道(镇)的垂直贯通,以及与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的横向联动,绘制出一幅新型主流融媒体传播的宏伟蓝图。同时,推出“融媒通”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携手 AI 创作助手,共建媒体资源富矿,形成“长沙联合新闻社”的协同创作生态,加速地方新媒体生态的融合与高效传播,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内容的全面汇聚、多平台的生产分发、终端的精准触达以及全流程的智能协同。

此外,我们致力于产学研的深度合作,携手湖南顶尖学府共建融媒体创新实验室,探索 AI、大数据等技术在内容创新与产业升级中的无限可能。我们充分利用 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信息技术革命的丰硕成果,前瞻性地推动新技术在新闻传播领域的深度融合与应用。面对技术迭代的浪潮,我们加强趋势研判,确保意识形态管理能力与时俱进,牢牢把握信息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以先进技术为翼,捍卫我们的思想高地。

三、主流媒体应继续在全媒体传播体系中发挥主体作用,通过内容创新来吸引和维系用户的关注和信任。

在全媒体融合的新时代,主流媒体应继续稳站 C 位,通过源源不断的内容创新,紧紧吸引并守护用户的目光与信赖。任凭媒介环境如何风云变幻,我们深信,信息的纯度与思想的深度永远不会被边缘化,优质内容始终是舆论场上熠熠生辉的“黄金货币”,创作高质量原创内容,是我们媒体人矢志不渝的追求。我们要凭借内容的卓越,构筑发展的高地,集结精锐力量,深耕细作,确保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引领内容创新与融合传播的潮流,让正能量成为流量的主旋律,让青春的心灵与主旋律共鸣。

回溯往昔,去年六月,“山水洲城记”微信公众号轻盈启航,我们秉持“以生动叙事勾勒政经脉络,以平民之眼捕捉生活烟火,以人文之光照亮时代缝隙,以历史之镜映照文脉长沙”的初心,深耕原创,聚焦政经风云,解读发展脉搏,书写民生愿景,构筑了一个既广博又深刻,且充满温情的新型主流媒体家园。自上线以来,累计发布精彩篇章逾百七十篇,阅读量与影响力在湖南媒体界同类公众号中独领风骚。

紧接着,七月盛夏,“辣视频”视频品牌火热登场,旨在打造具备强大影响力和传播力的主流视频平台,精心策划了《小明跑长沙》《容容建识局》等独具匠心的专栏,赢得了广大网友的喜爱,粉丝大军已突破五百五十万大关。

再到深秋十一月,由市委宣传部精心策划、长沙晚报倾情代运营的长沙数字化城市形象资源共享平台应运而生,为长沙的城市形象传播插上了数字化的翅膀,翱翔于更广阔的天地。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培育新动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课题,我们将继续紧扣中心任务,深化重大主题宣传,不断探索新型传播模式,全力以赴讲述长沙日新月异的发展故事,打造具有国际视野的“长沙叙事”,奏响全民参与的“长沙乐章”,用心用情讲述新时代中国故事中的长沙精彩篇章,不负韶华,不负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与荣光!四、精准识变,开创媒体融合新格局。

四、媒体要转型升级、融合发展,首先要精准识变。

在媒体转型升级与融合发展的征途中,首要之务便是精准洞察变革的风向标。这里的“变”,涵盖了媒体生态的重塑、受众群体的变迁以及传播形态的革新。我们需以开放的心态拥抱媒体融合的浪潮,无论是新闻舆论的主战场,还是受众群体的迁徙路径,乃至经营市场的版图重构,都清晰指向了新兴媒体的蓬勃兴起。从“+新媒体”的初探到“融新媒体”的深化,无论是国家级媒体还是地方强音,乃至专业领域的佼佼者,均踏上了这场转型之旅。

2024 年盛夏,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主流媒体的系统性变革绘制了蓝图。星辰在线的华丽转身,恰逢其时,不仅是对全会精神的生动践行,更是我们深化改革、塑造新型主流媒体形象的勇敢尝试。在市委宣传部的悉心引领下,星辰在线与长沙晚报的深度融合如同双桨并驱,于采编领域共享智慧火花,于经营板块优化资源配置,于人事管理上促进人才流动,一系列举措如同春风化雨,激发了星辰团队的不竭动力与满满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