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思维品质培养的问题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设计策略

作者

孙素君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附属龙岗园山学校,518115

一、引言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 年版)》提出,思维品质,作为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学生在理解、分析、比较、推断、批判、评价和创造等方面的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对于增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有助于他们对事物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而初中英语阅读是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部分。在传统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只关注到语言知识的传递和教学进度,容易忽略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基于思维品质培养的问题链设计,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教学效率,更有助于调动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研究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基于思维品质培养的问题链设计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三大文章体裁问题链设计的策略

(一)记叙文问题链设计策略

1.培养学生逻辑思维

在学生阅读文本时,教师应该为学生搭建脚手架,通过聚焦文本事实设计问题链。例如,引导学生梳理时间线、绘制人物关系图,或者引导学生观察配图、标题回答相关问题。所以教师可以在故事发展顺序处设计问题链,让学生按照故事发展顺序梳理情节,从而理解事件的逻辑关系。同时,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已知情节推理后续发展,培养逻辑推理能力。也可以在故事转折处设计问题链,促使学生分析情节转折点,进而理解故事的发展脉络。鼓励学生思考转折的原因和可能性,通过推理理解故事的内在逻辑。

2.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

在学生在进行文本的解读时,教师可以借助以下方式,比如角色带入,多角度对比等方式,让学生进一步去挖掘文本言语,从而发觉其中的矛盾点。另外,还可以在文本内容评价的地方设计合适的问题链,让学生对文本中的观点进行评析,从而发表不同的看法,由此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在学生在进行文本的解读时,教师可以设置迁移性问题。比如设计结合实际续写结尾,更可以结合媒介AI 进行创作活动。教师还可以在故事有悬念的地方设计有趣吸引学生的问题链,从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依据故事主线推理可能得结局。

在学生阅读文本时,教师可以设置迁移性问题,例如设计联系实际的问题,或者让学生续写结尾或者改写。还可以开展跨媒介创作活动。所以教师可以在故事悬念处设计问题链,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学生根据故事线索推理可能的结局。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说明文问题链设计策略

1.培养学生逻辑思维

说明文通常按照时间、空间或逻辑顺序展开,其逻辑顺序是重要特征。通过设计问题链,能帮助学生梳理文本结构,理解说明顺序,进而抓住关键信息,领会作者意图。根据说明文的体裁特征,教师可以根据说明文结构设计问题链。问题从易到难,逐步引导学生梳理文本结构,帮助他们理解说明文的组织方式,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也可以在说明文关键信息处设计问题链。问题围绕关键信息展开,帮助学生提取重要细节,引导他们关注说明文的中心思想和支撑细节,培养逻辑思维和信息提取能力。

2.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

说明文虽然主立足于客观性,但是偶尔也会含有作者的意见或观点。因此教师可以选择在说明文内容的评价处加入问题链的设计,引导学生尝试分析作者的观点,或者批判式的分析评价作者的观点,适当的提出自己的疑惑,以此来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增强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3.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说明文的目标在于向学生传递信息,那么教师可以借助问题链,创设新情境,对说明文的内容进行拓展和延伸。从而引导学生深入讨论和思考,让学生借助所学的知识解决新情境的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应用能力,增强他们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三)议论文问题链设计策略

初中英语阅读中的议论文文体特征明显,首先在结构上,通常包含明确的论点、支持论点的论据以及有逻辑的论证过程,可能采用总分总、总分或分总等结构;而在内容上,观点鲜明,围绕一个主题展开论述,论据充分且真实可靠,在论证方法上,常运用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来增强说服力。教师根据议论文的特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设计问题链。

1.培养学生信息获取能力

在学生阅读文本时,教师可以在论点处设计问题链。因为论点是议论文的核心观点,引导学生在此深入思考,能快速提升阅读技巧,使其理解全文的行文脉络与文章结构。也可以在论据和论证方法处设计问题链。引文议论文常用举例、数据对比、引用等方法支撑论点,在此设计问题链,可提升学生对议论文的把握程度,助其更深入理解议论文的观点与行文逻辑。

2.培养学生逻辑思维

在学生阅读文本时,教师可以在议论观点的对立面设计问题链。因为议论文作为表达观点的文章,一般有正反两面,基于反面设计问题链,能够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与思考能力,让学生突破思维局限,从不同角度审视观点。也可以在观点和事实处设计问题链。议论文常涉及观点,也会引用数据等事实依据,让学生学会区分观点和事实是议论文阅读的一项重要思考能力,所以可以在此处设置问题链。

3.基于概括能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的问题链设计

议论文作为观点表达类文章,通常包含诸多观点与细节,要培养学生用简短话语概括议论文核心观点及分论点的能力。另外,议论文往往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其观点表达贴近学生生活,为了提升学生运用观点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从问题解决的角度设计问题链,提示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总结

综上所述,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基于思维品质培养的问题链设计意义重大。针对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三大文体,从逻辑、批判、创新思维等维度设计问题链,能有效提升学生思维能力。通过合理运用问题链,深化学生对文本理解,缓解阅读畏难情绪,助力英语综合素养提升,为学生英语学习与思维发展筑牢根基 。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2022 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 缪 海 燕 . 初 中 英 语 阅 读 教 学 中 问 题 链 的 设 计 与 应 用 [J]. 中 学 生 英语,2022,No.921(42):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