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AI驱动的实验室实验报告自动批改与反馈机制研究

作者

李林洁

武警警官学院 610000

实验室实验是该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通过完成实验并撰写实验报告,能够加深对计算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实践操作能力。然而,传统的实验报告批改方式存在效率低下、反馈不及时、主观性强等问题,难以满足大规模教学的需求。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AI 驱动的自动批改与反馈机制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以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为例,研究 AI 驱动的实验室实验报告自动批改与反馈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AI 技术在实验报告批改中的优势

(一)提高批改效率

AI 技术可以实现对实验报告的快速自动批改,大大缩短批改周期。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AI 系统能够自动识别实验报告中的关键信息,如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结果等,并根据预设的评分标准进行打分。同时,AI 系统可以同时处理多份实验报告,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大大提高了批改效率。例如,一些基于AI 的实验报告批改系统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报告的批改工作,为学生提供及时的反馈。

(二)提升反馈质量

AI 系统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验报告内容,提供详细、准确、个性化的反馈。通过对大量优秀实验报告的学习和分析,AI 系统能够识别出学生报告中的优点和不足,并给出具体的改进建议。与传统的简略反馈相比,AI 反馈更加全面和深入,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验内容,提高实验报告的撰写水平。例如,AI 系统可以指出学生实验步骤中的逻辑错误、实验结果分析中的不足之处,并提供相关的参考资料和学习建议。

二、传统实验报告批改方式的局限性

(一)批改效率低下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通常面向大量的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实验报告数量众多。教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批改,尤其是在课程任务繁重的情况下,批改工作往往成为教师的沉重负担,导致批改周期较长,学生不能及时得到反馈。例如,在一些高校中,一个教学班级可能有 180 人左右,每个学生的实验报告都需要教师逐字逐句地阅读和批改,工作量巨大。

(二)反馈质量参差不齐

由于教师的精力有限,在批改大量实验报告时,难以对每个学生的报告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和评价,反馈内容往往比较简略和笼统,缺乏针对性和指导性。此外,不同教师的批改标准和风格存在差异,也会导致反馈质量的不一致,影响学生对实验报告的修改和改进。

(三)主观性强

传统批改方式主要依赖教师的主观判断,容易受到教师的知识水平、经验、情绪等因素的影响。对于同一份实验报告,不同教师可能会给出不同的评价和分数,缺乏客观性和公正性。这种主观性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利于教学质量的评估和改进。

三、AI 驱动的实验报告自动批改与反馈机制构建

(一)数据收集与预处理

在构建 AI 驱动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实验室实验报告自动批改与反馈机制过程中,数据收集与预处理是至关重要的基础环节,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后续模型训练的效果和整个系统的性能。收集大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实验报告作为训练数据,包括优秀报告、中等报告和较差报告。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去除噪声数据、统一格式、分词处理等,以便后续的模型训练和分析。例如,将实验报告中的文本内容进行分词,去除停用词和标点符号,将文本转换为向量表示,为模型训练提供数据支持。

(二)模型选择与训练

选择合适的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模型进行实验报告批改。常用的模型包括卷积神经网络(CNN)、循环神经网络(RNN)及其变体(如 LSTM、GRU)、Transformer模型等。这些模型能够自动学习文本的特征和语义信息,实现对实验报告的分类和评分。使用预处理后的训练数据对模型进行训练,调整模型的参数,使其能够准确地识别实验报告中的关键信息和评分要点。例如,通过训练CNN 模型,使其能够识别实验报告中的实验步骤是否完整、实验结果是否准确等。

(三)评分标准制定

根据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实验要求,制定详细的实验报告评分标准。评分标准应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实验分析、报告格式等多个方面,并为每个方面设定相应的分值和评分细则。例如,实验步骤的完整性可以占20 分,如果实验步骤描述清晰、完整,没有遗漏关键环节,则可以得到较高的分数;实验结果分析的深度可以占 30 分,如果学生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深入分析,得出合理的结论,则可以得到相应的分数。

(四)反馈机制设计

设计个性化的反馈机制,根据模型的评分结果和学生的实验报告内容,生成详细的反馈报告。反馈报告应包括总体评价、优点分析、不足之处和改进建议等内容。例如,如果学生的实验报告在实验步骤方面存在不足,反馈报告可以指出具体的问题所在,并提供相关的示例和参考资料,帮助学生改进实验步骤的撰写。同时,反馈报告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呈现,如文字、图表、语音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研究了 AI 驱动的实验室实验报告自动批改与反馈机制,以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为例,阐述了 AI 技术的优势,分析了传统批改方式的局限性,构建了基于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技术的自动批改与反馈模型,并通过实践验证了其有效性和可行性。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优化 AI 模型,提高批改的准确性和智能化水平。此外,还可以加强对学生使用 AI 反馈的研究,探索如何引导学生更好地利用反馈信息进行学习和改进,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周海芳,周竞文,毛晓光,等.创新浪潮下,联合实验室引领生成式 AI 快速落地[J].计算机教育.2022,(3).

[2]张广渊,付晨,朱振方.实验室 AI 智能体应用场景与数据需求[J].教育教学论坛.2023,(4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