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语言建构与运用:初中生写作思维培养的路径探索

作者

丁晓宇

西安市浐灞第十学校

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也是拓展思维和激发创造力的黄金阶段。写作作为思维与表达的重要方式能够很好地展现学生思考的深度与广度。其中语言建构与运用是写作的根基,学生在阅读中积累和梳理语言知识、逐步掌握运用规律并形成独特语言经验的过程对写作思维培养至关重要,但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未能充分重视语言建构与思维发展的紧密联系,这导致学生阅读体验不足、思维僵化,所以探索语言建构与运用下初中生写作思维培养路径成为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关键。

一、语言建构与运用视角下初中生写作思维培养的意义

在平时的写作过程中,学生们会持续地积累各种各样的词汇,从简单的名词、动词到抽象的情绪类词汇,从而使他们能够对事物进行更精确地描述,避免由于词汇不足而造成的模糊表达。在逐渐掌握了语法规则后,同学们可以清楚地建立起句子之间的逻辑联系,比如恰当地运用相关词语可以使文章有条理,让读者能够更容易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在连续的语言训练中,不管是在班上的分组讨论,还是在课后的写作练习,都能促进学生将头脑中的零碎的思想加以整理和整合,比如在撰写议论文的时候,学生搜集论据、分析论据的过程会让他们的思维更加深入和扩展,使他们的作文不只是表层的陈述。此外,通过与同学和教师的交流,他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看自己的作文,找出自己的缺点和提高,这样学生们的写作思维就会在构建和运用的过程中慢慢地变成了一个严谨而又灵活的人,从而将自己的想法更加完整、更加深刻地表达出来 [1]。

二、语言建构与运用视角下初中生写作思维培养的路径

(一)构建思维导图,梳理语言脉络拓展思维

思维导图是语言建构与运用中用于梳理写作思维的有效工具,在写作前,学生可利用它明确立意,从立意出发谋篇布局并从多个角度展开思考,这如同为思维绘制清晰地图能避免写作时偏离主题或思路混乱。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运用拓展式和曲折式提问设计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转换思路、培养发散性思维,从而使思维导图分支不断丰富,以拓展写作思维的广度;在此基础上,学生能够层层递进丰富文章内容、细化每个分支,进而锻炼思维拓展能力,让写作思维更加深入细致。

在教授《写出人物特点》这一写作主题时,教师可以以“列夫·托尔斯泰”这篇课文为例引导学生回顾文中对托尔斯泰外貌、神态、语言及他人评价等方面的描写,并提出:“若我们要以托尔斯泰为写作对象,展现其独特的人物特点,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接着,教师带领学生绘制思维导图,并在中心位置写下“列夫:托尔斯泰的人物特点”,同时从外貌、性格、成就、他人印象等主要方向延伸出分支,其中“外貌”分支下细分出眼睛、胡须、头发等细节,“性格”分支下列出坚韧、善良、孤僻等特点。绘制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不断提问如“托尔斯泰的眼睛描写能体现出他怎样的性格”“从他的成就中,又能挖掘出哪些不为人知的性格侧面”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以丰富思维导图分支内容。完成思维导图后,学生依据这个清晰框架进行写作就能有条理地从多个角度展现托尔斯泰的人物特点,使文章结构完整、内容丰富。

(二)开展写作实践,强化语言运用思维

写作实践是语言建构与运用的重要途径并且能切实强化写作思维,所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日记、读后感、作文等多种形式写作,在不断练习中将积累的语言知识转化为实际表达能力并实现语言与思维的深度融合。在写作过程中,学生调动已有知识储备对主题深入思考、组织语言准确表达观点,促使思维不断活跃深化。而教师提供主题或素材鼓励学生自由发挥以激发其创新思维,让思维在自由空间中展现独特性,进而拓宽自身思维维度 [2]。

例如在《热爱生活,学会观察》的写作教学中,为强化语言运用、活跃学生写作思维,教师可以结合单元里《春》《济南的冬天》等课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绘,并提供“校园的四季”这一贴近生活的主题素材,以此鼓励学生自由创作。创作过程中,教师可以不限制文体和表达方式,让学生根据自身观察与感受尽情发挥,比如有的学生可能着重描写春天校园花朵绽放的色彩与姿态;有的则聚焦冬天校园操场积雪下同学们嬉戏的热闹场景。完成初稿后,教师组织互相交流评阅活动,让写作者阐述写作思路(如为什么选择这个季节、这样描述的意图等),评阅者从语言运用是否准确、观察角度是否新颖等方面提出看法。在这个过程中,大家能接触到不同思维方式和表达风格,比如有的学生描写秋天校园落叶时用了新颖比喻会让其他学生受到启发,并意识到可换个角度观察和表达。在这样的写作实践与交流中,学生将积累的语言知识转化为实际表达能力,思维在自由创作和相互借鉴中不断活跃、深化,从而使写作思维水平得以提升。

三、结语

综上所述,良好的写作思维是表达内心想法、展现独特个性的关键通道,它能助力学生在写作中精准组织语言,把零散思想汇聚成有逻辑、有深度的文章,使个人见解与情感清晰传达,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与自我认同感,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多样化教学方法逐步、有步骤地引导学生构建成熟多元的写作思维体系,从而培养其独立思考与创作能力,推动学生写作水平迈向新台阶。

参考文献:

[1] 徐东坡 . 图像辅助 , 整合思维——谈思维导图对初中生写作的指导作用及应用策略 [J]. 作文成功之路 , 2022(37):83-85.

[2] 高娥. 注重思维训练,提升写作能力 ——以“语言要连贯”写作教学为例 [J].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 202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