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BIM 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

姜秋云

公民身份号码 110111198506220841

关键字:BIM 技术;建筑施工;应用

引言:近些年来,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也极大提高,城市化进程也在飞快地发展,城市的建筑工程数量和规模也都在不断增加,在一定程度上直接促进了建筑工程的高质量发展。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将 BIM 技术有效地应用于建筑工程施工中,把握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促进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有效地推动建筑行业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1 当前 BIM 技术概况

目前,建筑信息模型在国内得到大量建筑企业的应用,使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与施工管理能力得到提高。借助建筑信息模型,不但能开展建筑工程建模的工作,还能做到信息化管理整个建筑工程,充分控制建筑项目的单价、造价等多个方面,如奥运场地“水立方”就对 revit 等多个三维软件进行了应用,使建筑结构复杂的程度大大降低,解决了多个施工难题。

2 BIM 技术的应用优越性

2.1 可视化

传统的建筑施工技术主要依靠人工完成,建筑施工效果容易受人的综合素质及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偏差。并且一些复杂的施工问题难以通过二维图纸表现出来,导致在实际施工环节容易出现一些问题。BIM 技术应用在建筑施工中后,完全避免了上述问题的产生,所有工作人员都能通过建筑信息模型观测到设计效果和施工效果,通过对实际施工环节的动态模拟能够及时发现设计缺陷和施工方面的问题,经改进优化后避免了后期影响因素对施工的干扰。

2.2 协调一致性

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参与主体较多,以往的建筑管理模式,各个施工主体在信息交流方面效率低下,还经常出现信息传递不及时、理解偏差、沟通缺陷等问题,影响工程进度不说,还容易出现各种施工问题。BIM 技术的应用,为各施工主体进行信息共享、交流和传递搭建了平台,实现了所有施工参与方全面化的线上信息交流,并且保障了信息的传递效率、质量和实效性,表现出工程信息获取方面的一致性特征。

2.3 成本管理优势

建筑工程成本管理内容涉及的面广内容多,BIM 技术在建筑工程成本管理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物资管理及商务成本管理两个方面。BIM 技术在物资管理中,可以对建筑工程各个环节消耗的物资情况进行精确统计,为项目前期投资决策提供可靠的参考,同时能够有效控制各项工程材料的成本管理,避免材料采购环节发生的超预算现象。在商务成本管理中主要通过分析施工环节中成本偏离计划的情况,从实际成本产生偏差的原因入手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措施,通过优化和完善施工方案来减少资源浪费及不合理利用问题,将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2.4 施工进度、质量管控优势

建筑工程施工进度及质量管理是施工管理的重点,科学合理地应用 BIM 技术对进度和质量进行科学控制,能够表现出优于传统管理技术的诸多优势。在实际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在 BIM 技术的帮助下,编制项目建设总进度计划,根据每个施工阶段的施工特点将总进度计划细化分解到月、周、日;通过对实际施工进度与计划进度的比较分析,查找出偏离计划进度的问题,从进度缓慢的原因入手制定整改措施,保障总体计划目标。质量管理采用与进度管理同样的方法,通过对比实际施工情况与计划目标,以发现问题快速整改的方式保障总体质量目标的实现,减少实际施工环节各项影响因素对工程进度及质量的影响。

3.BIM 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3.1 质量控制

建筑施工质量一直都是工程建设中重点考虑的问题,质量问题的产生不仅会破坏建筑使用性能,缩短使用寿命,还会对人们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而将BIM 应用到质量管理中,可降低问题产生概率,保证工程建设效果。

应用 BIM 开展施工质量管理的具体措施为:一是做好前期质量管理。通过BIM 三维模型的构建,可直接将工程存在的质量问题展现出来,且利用该技术开展碰撞检查,加大对隐蔽环节或重点环节的检测。在施工前,人员需对存在的问题实行调整和优化,避免实际作业中危险事故的产生,推动施工作业顺利进行。

二是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查。利用 BIM 技术对节点构造及预留洞口位置实行检查和确定,使其符合设计要求,以免产生偏差带来不良影响。在施工过程中,可利用专业设备如实记录施工现场情况,并将其上传到云端,结合 BIM 技术对现场数据展开分析,高效识别和处理存在的质量问题。例如,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可以使用智能设备拍摄钢筋、混凝土等材料的进场使用情况,扫描质量检测报告,一旦建筑工程出现质量问题,可以立即追溯原因。

3.2 安全控制

施工安全与施工质量一样,都是需要重点注意的内容。利用 BIM 技术,可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且确保其高效落实,减少安全事故发生带来的影响。首先,可利用 BIM 的虚拟功能,对安全风险予以窥探。利用 4D 技术完成施工流程的动态化模拟,优化施工方案,增大施工安全系数。

其次,对安全问题予以预测。借助虚拟功能可对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及成因展开模拟,将事故产生后果直观展现出来,引起工作人员的注意,之后制定科学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方案。如高空坠落事故,BIM 技术可动态模拟物体坠落轨迹及可能造成的影响,有助于人员提前做好防护工作,减少问题的产生。

再次,安全事故分析。对安全事故成因实行分析和总结,避免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加强施工安全性。BIM 的 4D 模拟功能,可对事故发生的整个过程进行模拟演示,便于工作人员准备了解事故成因,采取合理有效的控制措施。

最后,安全识别。建筑施工中,临边洞口是最容易出现安全问题的区域,通常情况下,施工人员会借助安全网或防护栏的布设,来避免事故的发生,但由于临边洞口数量较多,很容易在布设安全防护措施时出现遗漏,而利用 BIM技术,则可保证安全防护措施规划的合理性、有效性,增大整体安全系数。同时合理利用 BIM 技术,创建完整的三维立体空间数据模型,可以高效完成技术交底与安全交底,预防质量安全事故的产生。再者,基于 BIM 技术的三维立体空间数据模型,可以更加直观的展示各个区域的临边洞口情况,为编制防护方案提供参考依据,达到安全警示的目的。

3.3 造价控制

利用 BIM 信息平台可详细记录工程信息,如材料信息、设备信息及人员信息等,根据这些信息数据可对造价成本展开科学管控。如施工材料信息记录,其中涵盖了材料数量、规格及质量要求等内容,可为采购部门提供可靠指导,确保施工材料的性价比。再者,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人员还可以利用 BIM 技术督促施工方编制施工组织方案,综合对比施工组织方案,增大工程安全系数。此外,BIM 信息模型可对施工技术方案实行科学评估,提高方案的可行性,以及工艺技术、材料使用的合理性,以此减少施工中各类问题的产生,控制造价成本。

结束语:综上,BIM 技术优点甚多,自研发以后被广泛使用在建筑行业中,借助其功能可以有效提高工程效率、降低施工成本,是未来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建筑企业应不断更新观念,创新技术,以先进的思想连接工程实际,在 BIM 技术的帮助下实现对建筑施工的优化管理,促进产业升级,使自身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企业。

参考文献:

[1] 闫海斌 . 浅析 BIM 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发展与应用 [J]. 居舍,2021(05):54-55.

[2] 郭星星 .BIM 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研究 [J]. 散装水泥,2021(01):90-91,102.

[3] 马栋德,陈奕名 .BIM 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C]// 第 26 届华东六省一市土木建筑工程建造技术交流会论文集( 上册),2020:383-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