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基于BIM 技术的高层住宅建筑施工技术分析

作者

曹江

公民身份号码 132522198105163811

引言:在城市化进程持续加快的当下,高层住宅建筑因能高效利用土地资源,成为解决城市住房问题的重要选择。不过,其施工存在周期长、工序繁琐、多专业协同难度大等难题,传统施工技术已难以满足高质量、高效率的建设需求。BIM 技术作为数字化创新手段,通过构建三维模型整合全生命周期信息,实现信息共享与协同,为高层住宅建筑施工提供了新路径。深入研究其应用,对提升施工管理水平、保障工程质量与安全意义重大,故有必要对基于 BIM 技术的高层住宅建筑施工技术展开分析。

1.BIM 技术在高层住宅建筑施工前期准备中的应用

1.1 构建精准三维模型

在高层住宅建筑施工前,利用 BIM 技术,依据建筑设计图纸,通过专业建模软件如 Revit 等,构建包含建筑结构、机电设备、装修装饰等各专业信息的精准三维模型。模型涵盖建筑构件的尺寸、材质、空间位置等详细信息,为后续施工提供直观可视化依据。例如,在某高层住宅项目中,通过 BIM 三维模型清晰呈现出建筑外观造型、内部户型布局以及复杂的结构节点,使施工人员对项目整体有全面清晰认知,提前发现设计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如空间布局不合理、构件尺寸冲突等,便于及时与设计单位沟通调整,避免施工阶段的设计变更,降低施工成本。

1.2 进行碰撞检查与优化设计

高层住宅建筑中,水、电、暖、通风等机电管线错综复杂,传统二维图纸难以全面展现各专业管线之间以及管线与结构构件之间的空间关系,容易导致施工过程中的碰撞问题。借助 BIM 技术的碰撞检查功能,将建筑、结构、机电等各专业模型整合,设定碰撞检查规则,对不同系统、不同专业的构件进行碰撞检测。通过检测可发现如管道与梁、柱碰撞,不同专业管线交叉碰撞等问题,并生成详细碰撞报告。根据报告,施工团队与设计单位共同分析,优化设计方案,调整管线走向、位置或结构构件尺寸,避免施工阶段因碰撞问题导致的返工,提高施工效率与质量。在实际项目中,通过 BIM 碰撞检查,发现并解决了数百处碰撞问题,有效减少了施工过程中的变更与浪费。

2.BIM 技术在高层住宅建筑施工过程管理中的应用

2.14D 施工进度模拟

将 BIM 三维模型与施工进度计划相关联,形成 4D 施工进度模拟模型。通过输入项目各工序的开始时间、持续时间等信息,利用专业软件如 Navisworks等,模拟整个施工过程。在模拟过程中,可直观展示各施工阶段建筑实体的完成情况,提前发现施工进度计划中可能存在的工序冲突、资源分配不合理等问题。例如,通过 4D 模拟发现某一施工阶段多个工种同时在同一区域作业,导致施工空间不足、进度受阻,施工团队及时调整施工顺序和资源分配,优化施工进度计划,确保施工进度按计划推进。同时,4D 施工进度模拟还可为项目各方提供可视化沟通平台,便于业主、监理等清晰了解施工进度,及时做出决策。

2.2 工程量精准计算与成本控制

BIM 模型包含丰富的建筑信息,可依据模型快速准确计算出各建筑构件的工程量,如混凝土用量、钢筋长度、墙体面积等。与传统手工算量或基于二维图纸算量相比,BIM 算量更加高效、准确,减少了人为计算误差。通过与市场价格信息相结合,可实时计算出项目成本,形成精确成本预算。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实际施工进度,对模型进行实时更新,对比实际完成工程量与预算工程量,及时发现成本偏差,分析原因并采取措施进行成本控制。例如,在某高层住宅项目中,通过 BIM 工程量计算与成本控制,成本偏差控制在极小范围内,有效避免了成本超支现象。

2.3 施工资源精细化管理

借助 BIM 技术,结合施工进度计划,对人力、材料、机械设备等施工资源进行精细化管理。在模型中关联各施工任务所需的资源信息,如工种、数量、进场时间等,通过模型分析施工各阶段资源需求情况,提前做好资源调配准备。例如,通过 BIM 资源管理,提前确定混凝土浇筑所需的搅拌机、运输车辆数量及操作人员数量,确保资源及时到位,避免因资源短缺或过剩造成的施工延误或浪费。

3.BIM 技术在高层住宅建筑质量与安全管控中的应用

3.1 质量管控中的应用

在高层住宅建筑施工质量管控方面,BIM 技术发挥着重要作用。施工前,利用 BIM 模型对复杂施工节点、关键施工工艺进行可视化交底,使施工人员清楚了解施工要求与质量标准。在施工过程中,将现场实际施工情况与 BIM 模型进行对比,通过拍照、记录等方式,实时反馈质量问题。例如,在墙体砌筑施工中,利用 BIM 模型检查墙体平整度、垂直度以及砖缝宽度是否符合要求,发现偏差及时整改。同时,通过 BIM 技术建立质量问题数据库,对质量问题进行分类统计、分析原因,为后续施工质量改进提供依据,有效提升工程质量。

3.2 安全管控中的应用

安全是高层住宅建筑施工的重中之重。借助 BIM 技术,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风险模拟分析。在模型中识别出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区域,如高空作业区域、临时用电设施位置、消防通道等,通过模拟分析评估风险等级,并制定相应安全防护措施。例如,利用BIM 模型模拟火灾发生时人员疏散路径,优化疏散方案,确保人员能够安全快速撤离。在施工过程中,利用移动终端设备,将 BIM 安全模型与现场实际情况相结合,进行安全巡查,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保障施工人员生命安全与施工安全。

4.BIM 技术在高层住宅建筑施工中应用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4.1 面临的挑战

4.1.1 专业人才短缺

BIM 技术在高层住宅建筑施工中的应用需要既懂建筑专业知识又掌握 BIM技术操作的复合型人才。目前,建筑行业此类专业人才相对匮乏,许多施工人员对BIM 技术了解有限,操作不熟练,影响了BIM 技术在施工中的推广应用。

4.1.2 软件兼容性问题

建筑施工涉及多个专业领域,不同专业可能使用不同的 BIM 软件,这些软件之间可能存在数据格式不兼容、信息共享困难等问题,导致各专业模型整合时出现障碍,影响BIM 技术协同优势的发挥。

4.2 应对策略

4.2.1 加强人才培养

施工企业应加大对 BIM 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通过内部培训、外部进修、校企合作等多种方式,提高施工人员的 BIM 技术水平。鼓励施工人员参加 BIM相关职业资格考试,提升专业技能,培养一批既懂施工技术又熟练掌握 BIM 技术的复合型人才队伍,为BIM 技术在施工中的广泛应用提供人才保障。

4.2.2 解决软件兼容性问题

行业协会、软件开发商应加强合作,制定统一的数据标准和接口规范,促进不同 BIM 软件之间的数据交互与共享。同时,施工企业在选择 BIM 软件时,应充分考虑软件的兼容性和扩展性,尽量选择市场占有率高、兼容性好的软件产品,减少因软件不兼容带来的问题。

结束语:BIM 技术以数字化基因重构了高层住宅建筑施工逻辑,其在三维建模、进度模拟、成本管控等场景的深度应用,已从工具层面升级为推动行业变革的核心动力。从实际项目来看,精准碰撞检测减少了 20% 以上的返工成本,4D 进度模拟使工期控制精度提升 30% ,这些数据印证了技术应用的实效性。随着政策推动与市场成熟,BIM 技术正从“效率工具”向“智慧建造中枢”进化。最终实现高层住宅建筑从“建造”到“智造”的跨越,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注入可持续发展的数字动能。

参考文献:

[1] 任全刚 . 基于 BIM 技术的高层住宅建筑质量安全管理研究 [J]. 居舍 ,2024,(25):161-164.

[2] 马凌 . 基于 BIM 技术的高层住宅建筑施工技术分析 [J]. 中华民居 ,2024,17(05):66-68.

[3] 袁霈龙, 刘渊博. 基于BIM 技术的高层住宅建筑质量安全管理研究[J].建筑经济 ,2023,44(S1):3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