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的融合和赋能
高晓辉
呼和浩特城市交通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工作部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 010020
引言
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中坚力量,是推动国家经济发展、保障民生福祉的关键支撑。在新时代背景下,将思想政治工作深度融入生产经营全过程,是国有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思想政治工作为企业注入先进的思想理念与价值导向,通过凝聚员工共识、激发创新活力,增强企业的内在动力;同时,借助思想政治工作的引领作用,优化企业管理模式,提升员工责任意识与协作能力,进而有效提升管理效能。本文以呼和浩特城市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为研究对象,结合集团公司的企业文化,深入剖析思想政治工作如何在项目建设、运营管理、安全生产等实际工作场景中落地生根,不仅能够揭示思想政治工作对企业生产经营的促进作用,还能探索出一套符合企业自身特点的实践路径,为解决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经营融合问题提供新思路。
对推动国有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二、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视角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原理为理解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经营的关系提供了科学视角。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在企业中,思想政治工作通过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强化职业道德意识,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从而促进生产效率的提升和经济效益的增长。
同时,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作为经济基础的实践载体,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现实土壤和物质保障。生产经营活动中创造的物质成果为思政工作的开展提供资源支持,而生产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也成为思政工作创新和改进的重要依据。二者相互依存、协同发展,形成有机整体。
(二)经营理念与企业文化的促进作用
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特色企业文化能够有效促进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经营的深度融合。呼和浩特城市交通集团有限公司积极探索形成的“走出去”经营思路,打破地域限制,主动参与市场竞争,不仅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还培育了员工的开拓创新精神和市场服务意识,与思想政治工作倡导的积极进取、服务社会的价值理念高度契合。
此外,市交通集团大力推进的“书香国企”建设,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将知识学习、文化传承与企业发展目标相结合,为企业文化注入了深厚内涵。员工在参与阅读分享、文化研讨等活动中,思想境界得到提升,价值观念得到重塑,进而将文化滋养转化为推动生产经营的实际行动。这些实践表明,经营理念和企业文化是二者融合的有力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南。
三、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实践路径
在城市交通领域,加强党员教育引导是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基础工程。具体实施中,呼和浩特城市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分层学习 + 实践赋能”模式为抓手,将政治理论学习与业务能力提升紧密结合,筑牢服务生产经营全局的思想根基。
(一)聚焦党员思想引领,筑牢精神支柱,服务企业发展核心任务
1. 理论教育系统化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聚焦党的二十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论述,构建“三会一课”联动学习体系。通过专题党课、班组研讨、红色基地参观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深化理论武装,并创新“五分钟学习法”“车间微课堂”等灵活形式,利用班前会、工间碎片化时间强化日常教育渗透。邀请党校专家、集团党委领导围绕党的创新理论、国企党建与改革发展等主题进行深入讲解,强化党员对理论知识的系统认知,推动党员深刻把握党的创新理论的实践要求。
2. 成果转化实效化
注重将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内生动力,组织党员在关键岗位设立“党员示范岗”“技术攻关小组”,结合地铁运营实际开展“站区长接待日”“文明排队候车日”等主题活动,引导党员在安全生产、服务质量提升等一线任务中带头攻坚。例如,通过“党员责任区”创建活动,推动党员参与设备技改、节能降耗等项目,实现技术专利研发与成本节约双突破,形成“学用结合、以学促干”的良性循环。
3. 教育载体多元化
依托“新速度、心服务”党建品牌,打造“主题党日 +”实践平台,将理论学习与志愿服务、技能竞赛融合。如开展“企业发展共建 美好生活共创 发展成果共享”“以赛提质 以质促形”“创新担当 匠心传承”等主题活动,同步组织参观“学雷锋主题展览”“绥蒙抗日救国会旧址纪念馆”等,以沉浸式教育强化党性修养与使命担当。通过建立“双向培养”机制(将党员培养为业务骨干、骨干发展为党员),实现党建与人才梯队建设同频共振。
(二)深化争先创优活动,激活党员先锋动能,赋能技术攻坚与管理创新升级
1. 创新构建“党员责任区”机制
在城市交通领域的核心业务中,聚焦技术研发与质量管控,创新构建“党员责任区”机制。由党员骨干牵头负责重点区域设备检修工作,制定精细化检修方案,优化全流程作业标准,带动全体检修人员践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例如,集团公司下属的地铁科技公司以“党建引领 + 创新提效”为核心,开展“党建 + 提升设备可靠性”“党建 + 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等 4 项攻坚行动,设立 4 个党员示范岗、2 个党员责任区、7 个党员技术攻关小组,完成技术改造 9 项,获国家专利 8 项、软件著作权 22 项,连续四年荣获市交通集团“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将思想政治教育成果深度融入技术创新的每个环节。
2. 推动企业智能化转型与绿色发展
在推动企业智能化转型与绿色发展进程中,党员技术骨干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积极探索新能源技术、智能运维系统在城市交通领域的创新应用。通过优化电力调控系统,实现能源消耗的动态监测与精准管理,有效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组织开展“党员创新攻坚行动”,鼓励党员围绕生产实际需求开展技术攻关,成功开发智能预警与远程运维系统,实现设备仪表故障的实时监测、自动预警及远程诊断处理,显著提升企业智能化管理效能,为集团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三)提升服务质量,以党员服务为纽带,构建生产经营保障体系
1. 打造专业技术创新实验室
秉持“提升乘客体验、保障运营效率”的服务理念,以思政工作为引领,将思想建设与人才培养深度融合。以集团公司下属地铁科技公司为例,聚焦智慧运维系统、AFC 设备可靠性、互联互通三大核心领域打造专业技术创新实验室,开展项目攻坚。充分发挥党员在技术创新中的带头作用,激发全体技术人员的创新热情与责任意识。经过团队努力,系统设备运转保障能力不断强化,设备可靠度持续保持在99.9% 以上,为地铁安全稳定运营提供了坚实支撑。
2. 优化服务功能,满足乘客需求
坚持将思政工作中“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融入服务提升实践。依托人才队伍的专业优势,不断优化青城地铁 APP 功能,实现服务人次与支付成功率的双提升。青城地铁 APP 累计服务超 1.94 亿人次,支付成功率提升至 99.99%,切实为乘客出行“加速度”。为满足乘客多样化的支付需求,技术团队在党员骨干的带领下,积极开展技术研发与合作,完成人脸识别及二维码相结合的一体化通行服务,开发 4 种支付渠道聚合码和 20 余家主流银行的支付渠道,让乘客出行更加便捷高效。
3. 推动运维模式创新
在设备运维管理方面,以思政工作为纽带,凝聚人才智慧,推动运维模式创新。自主研发并投用“视频监控+智慧运维”双平台,通过对技术人才的思想动员与专业培训,提升团队攻克技术难题的信心与能力。平台的应用实现了设备故障预测准确率 95% ,故障处理平均时间减少 30%,让 AFC 运维从“被动抢修”迈入“主动护航”时代,为生产经营的高效运转提供了有力保障。
(四)党员监督考核,构建闭环管理机制,保障思想政治工作落地生根
1. 创新考核模式
以年底考核为重要实践载体,将党员监督考核深度融入生产经营全流程。打破传统单一评价模式,构建“多层级、多维度、全覆盖”的立体考核体系。考核主体涵盖集团党委委员、生产部门负责人、技术专家及一线操作人员,实现从战略决策层到基层执行端的全链条参与。党委委员从政治引领、党建责任落实角度把控方向;生产部门负责人立足业务目标达成情况提出评价;技术专家聚焦技术创新与工艺优化进行专业评判;一线操作人员则从日常协作、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等方面反馈真实表现,确保考核结果全面反映党员在生产经营各环节的综合表现。
2. 优化评价体系
推行“党建考核 + 业务工作”双维度并行机制。党建考核重点关注党员理论学习成效、组织生活参与度、廉洁自律情况等,强化思想引领与政治建设;业务考核紧密围绕企业核心工作,聚焦业务拓展进度、主责主业经营指标完成度、运维服务质量等关键领域,以量化数据为支撑,精准衡量党员在推动企业发展中的实际贡献。例如,在业务拓展考核中,将市场份额增长率、新客户开发数量等纳入指标;在运维服务考核中,以设备故障率、客户满意度等作为评价依据。通过双维度考核,避免党建与业务“两张皮”现象,实现思想政治工作对生产经营的刚性约束。
四、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运营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一)强化思想引领,激发内生动力
思想政治工作以党的领导为根本遵循,紧密结合群众路线,精准对接员工诉求,将“为员工办实事”落到实处。通过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筑牢全员理想信念根基,使员工深刻认识到企业发展与个人利益的紧密联系,从而增强企业凝聚力与向心力,有效激发员工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促使员工积极主动地为企业发展贡献力量。
(二)完善组织架构,提供组织保障
思想政治工作通过科学规划目标、设立专业部门、健全管理机制,确保与生产经营战略同频共振。合理的组织架构能够明确各部门和员工的职责分工,提高工作效率,为企业运营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与方向指引,使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能够迅速做出决策,有效应对各种挑战。
(三)联动整合资源,注入创新活力
充分调动政府、高校等内外资源,搭建起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桥梁。与政府部门合作,能够争取政策支持和资源倾斜,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与高校合作,能够引入先进的技术和人才,为企业注入创新活力与专业支撑。通过资源整合,企业能够不断开拓创新,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四)完善工作机制与制度保障,提升管理效能
培育专业思政队伍,提高思政工作的专业性和针对性。强化监督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推动思想政治工作深度嵌入企业管理体系。以制度刚性确保思想引领转化为提升管理效能、推动生产经营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使企业管理更加科学、规范、高效。
五、结语
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的深度融合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需要国有企业持续探索和实践。呼和浩特城市交通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的成功经验表明,通过聚焦党员思想引领、深化争先创优活动、提升服务质量和完善党员监督考核机制等路径,能够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经营的有机融合,为企业发展赋能。
在新时代背景下,交通建设企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开路先锋”,应肩负起“国之大者”的政治站位和“功成有我”的责任担当,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企业发展的全链条。通过强化思想引领,凝聚全员攻坚克难的共识;依托文化赋能,激发队伍创新创造的内生动力;借助机制创新,推动管理效能与生产效率的全面提升,在服务国家战略、建设交通强国的新征程中,彰显国有企业的政治本色与使命担当,实现以思想破冰引领行动突围,以实干笃行推动高质量发展 。未来,国有企业应不断总结经验,持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进一步深化与生产经营的融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作者信息
姓名: 高晓辉,出生年月:1987 年6 月,性别:女,民族:汉,籍贯:内蒙古包头市,职称:政工师,学历:硕士研究生,学位:硕士,研究方向(与工作相关):党建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