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队伍建设在国企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与路径探讨
周艳
重庆市渝地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 重庆 401121
引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 , 国有企业改革发展进入新阶段 , 高质量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干部队伍建设作为国企发展的关键变量 , 在推动国企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当前 , 国企干部队伍建设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 亟需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深入研究新形势下加强国企干部队伍建设 , 对于锻造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 为国企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组织保证 , 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干部队伍建设在国企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
高素质专业化的干部队伍是国有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干部队伍在国企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方面 , 优秀的干部队伍有助于明确企业发展方向。国企干部是国家经济政策的重要执行者, 直接影响着企业发展质量、市场公平、国民经济等多个方面。干部能力和素质对国企发展方向、战略决策起着关键性作用。一支政治过硬、视野开阔、善于思考和处理矛盾的干部队伍,能够准确把握市场经济形势 , 推动企业沿着正确方向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 ,高素质干部队伍能够增强企业凝聚力。新形势下 , 国企面临利益多元化、矛盾多样化等挑战 , 需要干部发挥领导作用 , 凝聚人心 [1]。干部的能力和品质影响着企业文化建设 , 关系到企业生存力和竞争力。优秀干部善于团结员工 , 营造积极向上的企业氛围, 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为企业发展凝聚强大合力。此外,高水平的干部队伍有利于构建先进企业文化。国企干部在文化建设中要发挥表率作用 , 大力弘扬奉献精神 , 培育积极向上的价值追求。干部要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推动形成爱岗敬业、开拓创新的企业文化, 增强企业软实力,提升品牌影响力。
二、干部队伍建设在国企高质量发展中的路径
1. 构建科学完善的选人用人机制
国企要建立健全干部选拔任用机制 , 优化人员结构 , 提升队伍素质。选人用人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 突出政治标准 , 把政治过硬作为第一标准。同时要全面考察干部的能力素质, 注重专业能力、实践经验和发展潜力。
选拔干部要拓宽视野和渠道。可以通过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方式 , 吸引企业内外部优秀人才。要打破部门、岗位的条条框框限制 , 推动不同岗位合理流动 , 激发干部队伍活力。对于急需紧缺、高精尖缺的专业人才 , 可采取柔性引进方式补充干部队伍。
选拔任用干部要严格标准条件、程序方法 , 制定完善的考察标准和评价办法 , 采取多维度、多渠道的考察方式 , 全面了解干部德才情况。要通过个别谈话、民主推荐、实绩考察等方式 , 多角度、多渠道了解干部日常表现。选拔任用要严格动议、民主推荐、组织考察、讨论决定等程序, 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 防止简单化、" 近亲繁殖" 等问题。
此外 , 国企要建立干部人才库 , 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要根据企业发展需要 , 提前谋划、及时发现和培养储备优秀年轻干部。通过跟踪培养、实践锻炼等 , 有计划地培养储备各级后备干部 , 优化梯次配备 , 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储备和保障。
2. 实施全方位系统性培养体系
干部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 , 国企要建立全方位、系统性的培养体系 , 有针对性地提升干部队伍素质能力。要结合干部的特点和企业需求 , 制定个性化、精准化的培养方案, 推动干部全面发展。
理论培训是干部培养的重要内容。要突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培训, 引导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坚定理想信念。同时要加强党性教育、宗旨教育、警示教育 , 锤炼干部党性修养。要紧密结合企业改革发展实际 , 开展政策理论、现代企业管理、金融财务、科技创新等专业化培训 , 拓宽干部知识视野 , 提高战略思维和驾驭全局的能力 [2]。培训方式要丰富多样 , 采取专题讲座、研讨交流、案例教学等灵活方式 , 调动干部学习积极性。
在职学习和实践锻炼也是培养干部的有效途径。要建立在职培训制度 , 支持鼓励干部参加各类培训进修、学历学位教育 , 不断更新知识结构。要创新培养锻炼方式 , 通过挂职锻炼、上挂下派、任职轮岗等 , 让干部在基层一线和艰苦环境中经受磨砺、增长才干。要给年轻干部压担子、搭舞台 , 让他们在重大任务和急难险重任务中得到锻炼成长。
此外 , 国企还要搭建学习交流平台 , 鼓励干部相互学习、共同提高。通过组织专题研讨、经验交流、先进事迹报告会等活动, 搭建务实管用的培训平台,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要总结推广干部成长的先进经验做法 , 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 激发干部成长内生动力。
3. 健全激励约束并重的管理制度
科学的管理制度是确保干部队伍建设落地见效的保障。国企要健全完善激励约束机制 , 调动干部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 推动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良性机制。
考核评价是干部管理的关键环节。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 , 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德与才、政绩与潜力相统一。要突出政治标准, 把政治素质、理想信念作为首要内容 , 考察评价干部的政治忠诚、政治定力、政治担当、政治能力。同时要强化实绩导向 , 把履行职责、完成任务、改革创新、担当作为的实际表现作为评价的重要内容。考核评价要体现差异化要求, 区分不同领域、不同层级、不同岗位 , 科学设置考核指标。考核结果要与干部选拔任用、培养教育、管理监督、激励约束等有机结合, 发挥评价改进和激励鞭策作用。
国企要完善容错纠错和能上能下机制 , 旗帜鲜明地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对改革创新中出现失误的干部 , 要完善容错纠错机制 , 宽容失误、支持改正、帮助成长。对不胜任现职、难以发挥作用的干部 , 要敢于调整。通过提任、平职交流等合理流动, 调动干部积极性。对严重违纪违法、触碰底线红线的,要坚决调整撤换。
同时 , 国企要建立健全正向激励机制 , 表彰奖励优秀干部。注重发现和宣传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先进典型, 采取个人嘉奖、记功记大功、晋升等级、评选先进等方式 , 激励干部奋发有为。对在困难艰苦地区、重要领域岗位工作表现突出的干部 , 在职级晋升、职务提拔、学习进修等方面给予倾斜。通过积极的正向激励, 引导广大干部争当先进、創优争先。
国企干部管理要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 , 充分调动干部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通过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全方位的培养体系、有效的激励约束制度 , 锻造一支政治过硬、能力突出、作风优良、敢于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为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结语
综上所述 , 干部队伍建设是国有企业的基础性、根本性、战略性工程 , 事关国企的生存发展。国企必须把干部队伍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 , 采取有力措施 , 着力建设一支对党忠诚、勇于创新、治企有方、兴企有为、清正廉洁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 完善选人用人机制 , 创新干部教育培养方式 , 健全完善激励约束机制, 为锻造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提供制度保障。
参考文献:
[1] 姚卫丰 . 干部队伍建设在国企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与路径探讨 [J].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24,(05):88-90.
[2] 张玉龙 . 着力打造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国企干部队伍 [J]. 发展 ,2025,(01):82-83.
作者简介:
周艳(1988 年5 月-),女,汉族,合川人,大学学历,研究方向:国企薪酬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