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中职教师数字技术应用素养与专业教学深度融合的策略研究

作者

杨雪

沙河市综合职教中心

1、当代中职教育背景下的数字技术挑战

1.1 数字技术的快速演变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信息技术提升使得教学工具和资源充实,因此带来个性化互动教学体验。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现代技术,促进教育模式从教师中心讲授式教学,转变为注重学生参与互动学习方式。技术应用让教育突破传统课堂限制,促进数字化、网络化教学环境转变,因此改变中职教育教学方法学习方式,提高教育实际价值连接性。

1.2 当前中职教育中数字技术应用的现状

职业院校虽然信息化教学理念广泛接受,可是数字技术应用显得不够,重点显示教师具体使用能力和能力。大部分职业教师使用数字技术辅助教学依靠传统教学模式,没能完全发挥数字技术优势。因为数字资源建设比较落后,许多职业院校数字教学资源缺乏,很难达到教学需要。这种情况课程内容数字化应用看起来特别薄弱,教学质量提高效果不大。

1.3 中职教师面临的数字技术应用难题

许多教师缺乏系统的数字技术培训,导致在教学中应用数字技术的能力不足。数字化教学设备与资源普及程度有限,制约了教师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创新教学模式。部分教师对数字技术持保守态度,缺乏探索新方法的积极性,影响了教学效果的提升。

2、中职教师数字技术应用素养的重要性

2.1 数字技术应用素养定义与要素

数字技术使用能力表示教育环境使用数字技术的能力,包括技术技能跟认知态度结合在一起。中职教师职业教学中,数字技术使用能力覆盖很多要素:信息处理能力要求搜索、分析、整合数字化信息数据,提升教学质量效果水平。创新能力靠数字化工具创造新的教学方法跟内容设计。

2.2 数字技术应用素养对教学质量的影响

数字技术应用素养拥有长远影响教学质量,教师掌握数字技术能力影响教学新颖性实用性。素养高教师擅长运用数字工具资源,让教学内容活泼充满吸引力,提高学生领会参与度,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数字技术应用素养推动教学资源分享革新,推动教学方法多元化适应性。数字技术有效融合提高教育全部质量,成为现代中职教育发展必不可少一部分。

2.3 提升中职教师数字技术应用素养的必要性

中职教师掌握数字技术应用能力提高教育现代化进程拥有关键作用,影响到教学质量增强,作用学生学习效果。提高中职教师掌握数字技术应用能力顺应数字化时代发展必需条件,促进带动教学内容形式创新,让教学活动展现互动性创新性。

3、中职教育中数字技术应用存在的挑战

3.1 教师数字技术应用素养普遍不高的问题

教师应用数字技术体现水平不够,主要反映信息技术掌握具体操作经验缺少,教学过程使用数字资源提高教学效果困难。教师传统教学观念固执不变,数字技术让教师产生质疑态度,缺少自愿结合数字化教学积极性。师资培训系统性恶化问题,培训根据教学需求设计不足,造成教师日常教学应用所学数字技术困难 [4]。问题阻碍教师教学能力提高,制约教育教学方式革新进步,急迫需要采取措施提高教师数字技术应用素养,适应现代化教学需求,解决教育资源使用效率低现状。

3.2 教学资源匮乏与教学模式单一的挑战

中职教育里面,教学资源不够丰富,教学模式太过单一,问题限制了数字技术的使用。很多学校里面的数字设备和软件配置不够好,达不到多样化的教学需求,束缚了老师课堂上展现数字技术的潜力。系统化的数字教学资源库没有建立起来,老师很难获得高质量的资源辅助教学内容,课程内容的丰富性和灵活性遭遇限制。教学模式固定不变,仍然是传统的讲授方式,造成学生学习体验和参与度下降,没能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完成互动和创新。

4、提升中职教师数字技术应用素养的策略

4.1 实施系统性的数字技术培训

有效的培训计划应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双重培养,以确保教师能够熟练掌握并应用最新的数字工具。培训内容应涵盖基础的数字技术操作、教育软件应用以及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在设计课程时,应关注个体差异,制定不同层次的培训方案,以适应各类教师的需求。通过开展定期研讨会、工作坊和在线学习平台等多种形式,营造持续学习的环境,促进教师间的经验分享和技术交流。

4.2 建设与优化丰富的数字教学资源库

构建与优化数字教学资源库是提升中职教师数字技术应用素养的关键策略之一。丰富的教学资源库能够为教师提供多样化的教学材料,包括电子教材、教学视频、在线练习和互动软件等,支持个性化教学需求。这不仅提高了教学内容的质量,还能激发教师的创新能力,推动课程设计的改革。数字资源应定期更新,以保持内容的时效性与相关性。建立便捷的资源共享平台,可以促进教材资源的交换与合作,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5、促进专业教学与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的策略

5.1 构建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问题为中心教学模式推动专业教学数字技术结合重要策略。教学模式导入现实问题情境,激励学生解决实际困难过程使用数字技术工具,增强学习主动性创造力。使用教学模式要求教师规划具有挑战性相关性学习任务,指导学生研究解决方案。数字技术提供多元化资源平台,辅助学生进行调查合作学习。问题导向学习过程,教师角色转换为指导者协作者,主动辅助学生研究创新。

5.2 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交流

在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交流中,需采用多样化的数字技术手段,以增强师生间的沟通效率。通过使用在线互动平台,教师能够及时解答学生的问题,并获取实时反馈,从而调节教学节奏。互动作业系统的引入允许学生以更加主动的方式参与学习,增强其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利用虚拟课堂和模拟软件,学生可以在交互式环境中进行学习,提升实践动手能力。社交媒体工具的整合为师生创造了一个开放的交流空间,不仅打破了传统时空界限,还能够促进教学内容在课后的延伸与深化。

5.3 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兴趣与参与

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与参与是实现专业教学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的关键环节。丰富多样的数字资源能够提供个性化学习路径,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发现和解决问题。通过引入基于游戏化学习的数字技术,将学习内容转化为有趣的任务,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挑战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需设计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在数字环境中进行自主探究,提高学习的深度和广度。运用数据分析工具收集学习反馈,帮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学习体验。

结束语

本次研究以中等职业教育教师数字技术应用素养与专业教学深度融合的策略为主题,首先对当前中职教育中数字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重点突出了教师数字技术应用素养不高、教学资源匮乏与教学模式单一等问题。基于这些研究成果,不仅为中职教育实践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引,也为提高中职教育质量提供了具体实施的心得与建议。但应注意的是,本文研究的局限性在于,仅针对特定的中职教育环境和情况进行了研究,并未广泛考量其他教育领域或不同环境下的情况,因此需要进行更多元化和宽广的研究以进一步提升研究的适用性和普遍性。

参考文献:

[1] 张美英 . 信息技术与中职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研究 [J]. 山海经 ,2021,(30):0365-0365.

[2] 徐倩 . 技术融合趋势下教学深度融合的应用策略 [J]. 科幻画报 ,2023,(01):257-258.

[3] 张庚金 . 浅谈中职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 [J].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0,(12):224-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