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水电站运行可靠性能评估
王宇
甘肃盐锅峡发电有限公司 甘肃临夏 731601
引言
水电站是清洁能源的重要生产设施,在保障能源供应,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电力系统智能化的发展与能源需求的增长,对于水电站运行的可靠性能有了更高的要求,对水电站可靠性进行评估,能够及时发现其潜在的风险,对其运营方式进行优化,全力保障水电站的安全运行,有效保障电力的稳定供应,本文对水电站运行可靠性能的评估,能够有效助力水电行业高质量的发展。
1 水电站运行可靠性能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1.1 设备性能指标
水电站设备是保障其运行的重要基础设备的性能会直接对水电站运行的可靠性产生影响。设备性能指标评价,主要是对水轮机效率、发电机输出稳定性、变压器故障率等指标进行评价。水轮机效率表达了水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能力,如果其效率低下会导致发电损失;发电机输出稳定性直接影响到电力质量,其波动过大会影响电网的稳定;变压器故障率则反映出设备的健康状况,如果故障率较高会引发停电风险。
1.2 电力输出指标
水电站运行的重要目标是进行电力输出,电力输出指标评价主要是对发电量、发电计划完成率、电能质量等指标进行分析。发电量直观反映水电站的生产能力;发电计划完成率表明其对电力调度计划的执行程度;电能质量指标如电压合格率、频率偏差等,直接影响用户用电体验与电网安全运行。
1.3 安全管理指标
安全管理指标也是水电站运行可靠性能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在具体评价时主要对安全事故发生率、安全设施完好率、安全制度执行度等指标进行评价。安全事故发生率体现运行安全水平;安全设施完好率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有效发挥作用;安全制度执行度表明管理规范程度,严格执行安全制度可减少人为失误引发的安全隐患。
1.4 环境适应性指标
水电站运行会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因此在评价时需要考虑到水文条件适应性、气候灾害抵御能力等指标。水文条件变化会影响水轮机的运行工况,良好的适应性可保障发电稳定性;气候灾害抵御能力则关系到水电站在极端天气下的生存能力。
2 水电站运行可靠性能评估方法
2.1 传统评估方法
传统评估方法主要是专家打分法、层次分析法等。专家打分法主要是由该领域的专家依靠其经验对各项指标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较直观,主观性较强;层次分析法主要是构建层次结构模型,将复杂的问题逐层分解,计算各指标权重,相对系统,但计算过程较为复杂。
2.2 智能评估方法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智能评估方法在各水电站中有所应用。利用机械学习的评估模型,通过对水电站大量历史数据的学习分析,深入挖掘各数据之间的关系,对水电站运行可靠性能进行精确的评估;神经网络算法具备较强的自适应性和泛泛能力。
2.3 评估方法对比与选择
传统的评估方法比较适用于数据量较少,评估精度要求不高的水电站。而智能评估方法能够在数据量多且评估较为复杂的水电站中有助于应用,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水电站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评估方法。综合考量试点站的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能够将评估方法最优化,确保能够对试点站进行精确的评估,且不浪费资源。
3 水电站运行可靠性能评估流程
3.1 数据收集与预处理
运行可靠性能进行评估时,首先需要收集水电站运行过程中的大量数据,主要有设备运行参数、电力输出数据、安全记录、环境监测数据等。数据收集好之后要进行统一的处理,确保提高数据的质量,为后续的评估提供精准的数据。
3.2 指标权重确定
数据准备好之后,要依据所选的评估方法去评判指标的权重。例如,采用层次分析法,通过构造判断矩阵,计算指标权重;利用机器学习算法时,可根据模型训练结果自动确定权重,体现各指标对可靠性能的影响程度。
3.3 综合评估计算
全部准备好之后,可将数据带入评估模型,结合指标权重,对水电站运行的可靠性进行综合评价,依据评价结果可对其可靠性能进行有效的等级划分,之后就能明确该水电站的具体情况。
3.4 评估结果分析与反馈
评价完之后,依据评价结果进行深入的分析,找出影响水电站安全运行的主要因素和其可优化的环节。水电站的相关维修人员可依据最终的评价结果为水电站制定精准的运维修计划,全面提升水电站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4 水电站运行可靠性能评估应用案例分析
4.1 案例工程概况
以某大型水电站作为例,该水电站装机容量大,运行年限较长,设备老化,各类问题逐渐出现,而且其所属流域水文条件十分复杂,对其进行可靠性能评估具有典型意义。
4.2 评估实施过程
对该水电站进行可靠性能评估,主要采用“数据驱动 + 智能算法”的评估模式,其具体评价过程如下:
首先,系统采集 2019-2023 年近五年的运行数据,涵盖设备性能数据(水轮机效率、发电机振动频率等 2000+ 组)、电力输出数据(发电量、电能质量参数等 1500+ 组)、安全管理数据(安全事故记录、设备巡检报告等 300+ 份)以及环境数据(水文流量、气象监测等 800+ 条)。数据收集好之后,对其进行异常值去除缺失值插补等预处理,确保数据的完整性。
随后,基于层次分析法(AHP)与熵权法结合的组合赋权法,构建包含 4个一级指标、12 个二级指标的判断矩阵。再由专家进行打分与数据熵值计算,确定设备性能权重 0.35、电力输出权重 0.3、安全管理权重 0.25、环境适应性权重 0.1。例如,水轮机效率在设备性能指标中权重占比 0.4,对应综合权重为 0.14。
最后进行综合评估计算,将预处理后的数据输入随机森林回归模型,模型经 1000 次迭代训练,训练集准确率达 93% ,测试集准确率 91% 。计算得出设备性能得分 78.5 分(其中水轮机效率 82 分、发电机故障率扣分 3 分)、电力输出得分 85 分(发电量达标率 90% 对应 18 分,电能质量 17 分)、安全管理得分72 分(安全事故发生率超标扣 5 分)、环境适应性得分 80 分,最终综合得分为79.2 分,对应可靠性能等级为良好。依照标准对该水电站进行精准的评价,通过模型特征进行重要性的分析,发现水轮机叶片气蚀和安全巡检制度效率较低,是该水电站存在安全风险。
4.3 评估结果与优化措施
依据最终的评估结果,该水电站对其缺失方面进行了优化。同时,更换了一些老旧设备,并制定了相应的巡检计划。经过有效的改进之后,再次评估该水电站的运行可靠性能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结束语
对水电站可靠性能进行进去的评估是保障水电站安全稳定运行的重点所在。本文构建的评估体体系和评估方法,能够精准全面地反映水电站的运行情况,希望在未来对于水电站性能评估体系能够逐步完善,并结合新技术全面提高评估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能够有效为水电站的运行提供有效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詹君萌 , 柏长青 , 金强刚 . 基于水电站运行可靠性能评估 [J]. 电气技术与经济 ,2024(4):246-248.
[2] 裴冬 . 某小型水电站继电保护升级改造及可靠性评估 [J]. 电力设备管理 ,2024(20):197-199.
[3] 刘星 , 张建峰 , 田波 , 忽旻 . 水电站运行参数率定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影响分析 [J].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2025(1):6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