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策略

作者

杨卓

吉林油田第十二中学 138000

摘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深入分析了当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优化实验教学设计、强化实验操作指导、开展课外实验活动、建立多元评价体系等培养策略,旨在提高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质量,有效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学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化学实验,学生不仅能直观地观察到化学现象,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能够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并未得到充分重视,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探索有效的培养策略,提高学生在化学实验中的动手能力,成为当前初中化学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当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实验教学重视程度不够

部分学校和教师对实验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实验教学。在实验教学中,往往只是简单地演示实验过程,让学生被动观察,学生亲自参与实验操作的机会较少,导致学生的动手能力难以得到有效锻炼。

(二)实验设备和资源不足

一些学校由于资金有限,实验设备和资源匮乏,无法满足实验教学的需求。实验仪器老化、损坏,药品短缺等问题较为常见,这使得学生无法顺利进行实验操作,影响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方法单一

在实验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较为单一,通常采用“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做、学生看”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缺乏互动性和探究性,学生只是机械地模仿教师的操作,缺乏对实验原理的深入理解和思考,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四)学生缺乏兴趣和主动性

部分学生对化学实验缺乏兴趣,认为实验操作繁琐、危险,不愿意主动参与实验。此外,由于长期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探索和实践的精神,这也给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二、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优化实验教学设计

教师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应精心且合理地规划实验教学内容,尽可能为学生创造更多亲自动手实验的契机。比如,对于一些原本作为演示实验的项目,可巧妙地转化为学生分组实验。以“氧气的制取”为例,这一实验涵盖多个环节,从实验仪器的细致组装,到药品精准取用,再到氧气的规范收集以及严谨检验,若都交由学生亲自完成,他们不仅能在实践中扎实掌握各项实验技能与方法,还能在小组合作过程中,有效提升团队协作能力,增强彼此之间的沟通交流与分工配合。探究性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具有独特魅力,它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对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起着关键作用。教师需紧密结合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和认知特点,巧妙设计一系列探究性实验课题。就像在探究“影响金属与酸反应速率的因素”时,学生通过自主改变金属的种类、酸的浓度、温度等不同条件,仔细观察反应速率随之产生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自主设计实验方案、独立进行实验操作以及科学地分析数据,更能深入理解化学知识背后的原理。

(二)强化实验操作指导

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里,教师务必向学生全面且详细地讲解实验操作的规范准则以及各类注意事项。要让学生清晰明确每个实验步骤所蕴含的目的和具体要求,这是保障实验顺利进行以及学生安全的基础。在学生实际进行实验操作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大巡视指导力度。例如,在化学实验中,针对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像如何精准调节天平平衡、怎样规范使用滴管;药品的取用规则,如固体药品的取用是用药匙还是镊子,液体药品取用的量的把控;加热和冷却的操作要点,如加热试管时的倾斜角度、冷却玻璃仪器的正确方式等,一旦发现学生存在不规范操作,要及时予以纠正。在整个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进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养成认真观察实验现象的良好习惯。要求学生准确记录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现象以及获取的实验数据,并教导他们对实验结果展开深入分析与全面总结。例如在进行“燃烧的条件”实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密切关注不同条件下物质的燃烧情况,如在有氧气和无氧气环境中、不同温度下物质是否能燃烧,火焰的颜色、大小等变化。通过对这些现象的细致观察,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并发现问题,进而提出疑问,再通过进一步的实验探究来寻求答案,以此逐步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和深刻的分析能力。

(三)开展课外实验活动

学校积极组织化学兴趣小组,为热爱化学的学生搭建一个拓展学习的优质平台。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实验活动,活动内容不拘一格。化学小制作环节,学生可以利用各种材料制作出有趣又实用的化学小物件,如自制简易净水器;化学魔术表演则充满趣味性和神秘色彩,像“魔棒点灯”等魔术能让学生在惊叹中感受化学的奇妙;生活中的化学实验更是贴近学生生活,如探究铁生锈的条件。通过这些多样化的活动,能充分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浓厚兴趣,全方位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化学。教师应大力鼓励学生在家中开展一些简单易行的化学实验。借助生活中随手可得的常见物品进行实验探究,不仅能拉近学生与化学的距离,还能让学生深切体会到化学与生活的紧密关联。例如,指导学生用白醋和鸡蛋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学生可以直观看到两者接触后产生的气泡,了解化学反应的发生;用紫甘蓝汁制作酸碱指示剂,学生能观察到紫甘蓝汁在不同酸碱性溶液中的颜色变化。这些家庭小实验操作方便,安全性高,学生在自主完成实验的过程中,实践能力得到锻炼,科学素养也能逐步提升 。

结语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工程。学校和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优化实验教学设计,强化实验操作指导,开展课外实验活动,建立多元评价体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验机会和实践平台。通过这些策略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教师也要不断探索和创新实验教学方法,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的需求,推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开展路径分析[J]. 申远飞.考试周刊,2024(23)

[2] 核心素养培育下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J]. 林明敏.中学课程辅导,202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