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研究
钟继军 黄维虎
武汉市江夏区测绘研究院 武汉市江夏区土地信息调查队 湖北武汉 430200
1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1.1 遥感技术应用
遥感技术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尤其在工程测量领域。该技术利用安装于卫星、飞机等移动平台的传感器,实现对地面物体电磁波信息的远程采集。在工程测量实践中,遥感影像的应用使得地形地貌、土地利用等关键信息能够迅速且广泛地被获取。以大型桥梁建设为例,在其前期规划阶段,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运用能够提供关于桥梁所跨越区域地形的详细起伏情况以及水域分布等关键信息,为桥梁的选址和设计提供必要的基础数据支持。此外,遥感技术还具备动态监测的功能,能够对工程建设期间的土地变化和环境影响进行实时监控,从而及时识别潜在问题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或应对措施。
1.2 全球定位系统(GPS)应用
全球定位系统(GPS)为工程测量提供了高精度的定位服务。在工程测量现场,测量人员可以使用 GPS 接收机精确确定测量点的三维坐标。与传统的测量方法相比,GPS 技术不受地形、天气等因素的限制,测量速度快、精度高。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利用 GPS 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确定轨道线路的中心线位置和控制点坐标,大大提高了测量效率和精度。此外,实时动态差分(RTK)技术作为 GPS 的一种扩展应用,能够在野外实时得到厘米级定位精度,在工程放样、地形测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1.3 地理信息系统(GIS)数据库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GIS)数据库是工程测量数据管理和分析的核心。它可以将各种类型的地理数据,如地形数据、地质数据、土地利用数据等进行整合和存储。在工程测量中,通过建立 GIS 数据库,可以对测量数据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维护,方便数据的查询、更新和共享。例如,在城市规划工程中,GIS 数据库可以存储城市的地形、建筑、道路等信息,规划人员可以利用这些数据进行城市空间分析、土地适宜性评价等工作,为城市规划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同时,GIS 数据库还可以与其他信息系统进行集成,实现多源数据的融合和综合分析。
1.4 三维建模技术应用
三维建模技术在工程测量中能够直观地展示工程对象的空间形态和结构。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三维激光扫描等设备,可以获取工程现场的三维点云数据,然后通过专业的三维建模软件将这些数据转换为三维模型。在大型建筑工程中,三维建模可以精确模拟建筑物的外观、内部结构和周边环境,帮助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更好地理解工程设计意图,提前发现设计和施工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此外,三维模型还可以用于工程进度管理和质量控制,通过对比实际工程进度与三维模型,及时发现偏差并进行调整。
1.5 虚拟现实(VR)与增强现实(AR)技术应用
虚拟现实(VR)与增强现实(AR)技术为工程测量带来了全新的体验和应用模式。在工程测量的前期规划阶段,利用VR 技术可以创建沉浸式的虚拟环境,让相关人员身临其境地感受工程建成后的效果,从而更好地进行方案评估和决策。例如,在旅游景区的开发工程中,通过 VR 技术可以模拟景区的游览路线、景观布局等,提前评估景区的吸引力和可行性。而 AR 技术则可以将虚拟信息与现实场景相结合,在工程测量现场,测量人员可以通过 AR 设备实时获取测量数据和相关信息,提高测量工作的准确性和效率。同时,AR 技术还可以用于工程施工指导,将施工图纸和工艺要求以虚拟图像的形式叠加在实际施工场景中,帮助施工人员更好地完成施工任务。
2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发展趋势
2.1 智能化与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
未来,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智能化与自动化水平将显著提升。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算法的不断发展,遥感影像的处理将更加智能。例如,机器可以自动识别遥感影像中的地物类型,如建筑物、道路、植被等,无需人工过多干预,大大提高了数据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在 GPS 测量方面,测量设备能够自动优化测量方案,根据不同的地形和测量要求,自动调整测量参数,实现更精准、更高效的定位。GIS 数据库的管理也将更加智能化。系统能够自动对数据进行质量检查和纠错,智能分析数据之间的关联和潜在价值。当新的测量数据录入时,系统可以自动更新数据库,并与已有数据进行关联分析,为工程决策提供更及时、准确的信息。三维建模技术的自动化程度也会进一步提高。从数据采集到模型生成的过程将更加流畅和高效。三维激光扫描设备能够自动识别工程对象的特征,快速准确地获取点云数据。建模软件则可以根据预设的规则和算法,自动将点云数据转换为高质量的三维模型,减少人工干预的时间和成本。
2.2 与新兴技术的深度融合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将与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深度融合。在物联网方面,大量的传感器将被部署在工程现场,实时采集各种数据,如温度、湿度、应力、位移等。这些数据通过物联网传输到地理信息系统中,与地理空间数据相结合,实现对工程的全方位、实时监测。例如,在桥梁工程中,通过物联网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桥梁的结构健康状况,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系统可以及时发出警报,为桥梁的维护和管理提供有力支持。大数据技术将为地理信息系统提供更强大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地理信息系统每天都会产生海量的数据,大数据技术可以对这些数据进行快速存储、处理和分析,挖掘数据背后的潜在规律和价值。通过对大量工程测量数据的分析,可以总结出不同类型工程的特点和规律,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云计算技术将使地理信息系统的计算和存储能力得到极大扩展。工程测量单位可以将地理信息系统部署在云端,实现数据的集中存储和共享。云计算的弹性计算能力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动态分配资源,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响应速度。同时,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随时随地访问地理信息系统,进行数据查询、分析和决策。
3 结语
综上所述,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凭借其在遥感、全球定位系统、数据库、三维建模以及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等多方面的应用,为工程测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和提升。这些应用不仅提高了测量的效率和精度,还为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提供了全面且科学的支持。随着智能化与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与新兴技术的深度融合,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工程测量领域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未来,它有望在更多复杂工程中发挥关键作用,为工程建设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应持续关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发展动态,积极推动其在工程测量中的创新应用,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工程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 石文祥 . 探析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5,(11):101-103.
[2] 黄林林,韩晓亮,公艳茹 .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研究 [J]. 工程技术研究,2025,10(05):222-224.
[3] 龚娟 . 地理信息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探析 [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4,(32):8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