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酸钠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的临床研究
梁晔
昭平县人民医院 广西 贺州 546899
摘要:目的:观察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滴眼液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3年9月至2024年9月间收治的36例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8例。对照组采用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每次1滴,每日3次,治疗4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rhEGF滴眼液治疗,每次1滴,每日3次,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前及用药2周、4周后的干眼症状评分、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SIt)及角膜荧光素染色(FL)情况,评价两组疗效和药品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22%(P<0.05)。治疗2周、4周后,两组干眼症状评分均较前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BUT、SIt均较前显著上升,FL较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BUT、SIt明显高于对照组,FL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此外,观察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rhEGF滴眼液可以显著改善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泪膜稳定性,减少泪液分泌与角膜损伤,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玻璃酸钠滴眼液;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滴眼液;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泪膜稳定性;临床疗效
一、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了2023年9月至2024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白内障手术治疗并出现干眼症状的3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确诊为白内障术后干眼症,且未接受过其他针对干眼症的治疗。在纳入研究前,患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在这36例患者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范围在50岁至8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5.3岁。所有患者均接受了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且手术过程顺利,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包括:年龄在50岁至80岁之间;白内障术后出现干眼症状,且症状持续时间超过1个月;无其他眼部疾病或全身性疾病导致的干眼症状;能够按照医嘱正确使用滴眼液;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包括:年龄小于50岁或大于80岁;白内障术前已有干眼症状;合并其他眼部疾病或全身性疾病;对玻璃酸钠滴眼液或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过敏;无法按照医嘱正确使用滴眼液;拒绝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方法
将3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8例。对照组采用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每次1滴,每日3次,连续治疗4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治疗,每次1滴,每日3次,同样连续治疗4周。
1.4 观察指标
本研究主要观察以下三个指标:
(1)干眼症状评分:采用标准的干眼症状问卷对患者进行评估,包括眼部干涩、异物感、烧灼感、视疲劳等症状,根据症状严重程度进行评分,总分为0-10分,分数越高表示症状越严重。
(2)泪膜破裂时间(BUT):使用裂隙灯显微镜观察患者泪膜破裂的时间,以秒为单位记录。正常情况下,泪膜破裂时间应大于10秒。本研究将比较治疗前后的泪膜破裂时间变化。
(3)泪液分泌试验(SIt):采用Schirmer试纸对患者进行泪液分泌量测定,记录5分钟内试纸湿润的长度,以毫米为单位。正常情况下,泪液分泌量应大于10mm/5min。本研究将观察治疗前后的泪液分泌量变化。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²检验进行组间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2.1 干眼症状评分变化
经过4周的治疗,两组患者的干眼症状评分均有所降低。观察组患者的干眼症状评分从治疗前的平均7.3分下降至治疗后的平均2.1分,而对照组患者的干眼症状评分从治疗前的平均7.5分下降至治疗后的平均4.2分。观察组患者的干眼症状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
2.2 泪膜破裂时间(BUT)变化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泪膜破裂时间均较短,观察组平均为6.2秒,对照组平均为5.9秒。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的泪膜破裂时间均有所延长。观察组患者的泪膜破裂时间延长至平均12.5秒,而对照组患者的泪膜破裂时间延长至平均9.3秒。观察组患者的泪膜稳定性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2。
2.3 泪液分泌试验(SIt)变化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泪液分泌量均较低,观察组平均为8.1mm/5min,对照组平均为7.9mm/5min。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的泪液分泌量均有所增加。观察组患者的泪液分泌量增加至平均15.6mm/5min,而对照组患者的泪液分泌量增加至平均12.3mm/5min。观察组患者的泪液分泌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3。
三、结论
本研究旨在探讨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滴眼液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的临床疗效。通过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
首先,从干眼症状评分的变化来看,观察组患者经过4周的治疗后,其干眼症状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且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这表明玻璃酸钠联合rhEGF滴眼液能够更有效地缓解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的眼部不适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其次,在泪膜破裂时间(BUT)方面,观察组患者的泪膜稳定性在治疗后得到了显著改善,且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泪膜破裂时间的延长意味着泪膜的稳定性增强,这有助于保护眼球免受外界刺激,减少干眼症状的发生。因此,玻璃酸钠联合rhEGF滴眼液在提高泪膜稳定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再者,泪液分泌试验(SIt)的结果也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泪液分泌量在治疗后显著增加,且增加程度大于对照组。泪液分泌量的增加有助于保持眼球的湿润状态,进一步缓解干眼症状。这表明玻璃酸钠联合rhEGF滴眼液能够促进泪液的分泌,改善干眼症患者的泪液分泌功能。
综上所述,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干眼症状、提高泪膜稳定性和泪液分泌量。与单独使用玻璃酸钠滴眼液相比,联合用药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且未增加明显的不良反应。因此,本研究认为玻璃酸钠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是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的一种有效且安全的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邱靖森,王新华,董文超,等.玻璃酸钠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24,40(18):2621-2625.
[2]牛令令.自体血清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的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24,36(18):57-60.
[3]杨永明,王娥,张亚娟.冲洗针头液流抛光技术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PCO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24,34(09):824-828.
[4]夏金丹,孟霞.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衍生物滴眼液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的临床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2024,17(21):139-141+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