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高校党的作风建设与促进优良校风教风学风培育探究
李法童
天津理工大学 300384
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其校风、教风、学风建设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和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党的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高校而言,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以优良党风引领校风、教风、学风,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必然要求。在新时代背景下,面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任务、新挑战,深入研究和推进高校党的作风建设对“三风”建设的引领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党的作风建设与校风、教风、学风的内在联系
(一)党的作风建设为校风建设指明方向
高校校风是学校整体精神风貌和办学理念的集中体现,反映了学校的办学传统、文化底蕴和价值追求。党的作风建设强调坚定政治立场、保持对党忠诚,这要求高校在办学过程中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加强党的作风建设,高校能够引导全体师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营造积极向上、团结奋进的校园氛围,从而为良好校风的形成奠定坚实基础。例如,通过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学习先进模范事迹等,激发师生的爱国情怀和奋斗精神,使校风更具正能量和凝聚力。
(二)党的作风建设为教风建设提供保障
教风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治学态度,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和学生成长。党的作风建设中的求真务实、敬业奉献等要求,与良好教风的内涵高度契合。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能够促使教师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严谨治学、精心施教,提高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党员教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身作则,带头遵守师德规范,积极探索教学方法改革,以良好的教风带动广大教师投身教育教学工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贡献力量。
(三)党的作风建设为学风建设注入动力
学风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态度、行为和习惯,优良学风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党的作风建设倡导勤奋刻苦、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等精神,能够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端正学习态度,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党组织通过开展学风建设主题活动、加强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等方式,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积极追求知识,勇于探索未知,为自身成长成才和学校学风建设注入强大动力。
二、当前高校作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三风”的负面影响
(一)存在的问题
部分高校党组织存在思想认识不足的问题,对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够深刻,在工作中没有将作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存在重业务轻党建的现象。在制度执行方面,一些高校虽然建立了一系列作风建设相关制度,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打折扣、搞变通的情况,制度的约束和监督作用未能有效发挥。此外,部分党员干部和教师还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工作中存在浮躁情绪,缺乏深入基层、深入师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师生的实际需求关注不够。
(二)对校风、教风、学风的负面影响
这些作风问题严重影响了高校的校风,使校园氛围变得浮躁、功利,削弱了学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教风方面,导致部分教师教学敷衍、责任心不强,教学质量下降,无法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在学风方面,使得一些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缺乏学习动力和自律性,甚至出现学术不端行为,破坏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学术生态。
三、加强高校党的作风建设引领“三风”建设的路径
(一)加强思想建设,筑牢作风根基
高校要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师生党员深刻领悟党的创新理论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通过组织专题讲座、研讨交流、主题党日等活动,不断提高师生党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思想觉悟,使优良作风成为党员干部和师生的自觉追求。例如,定期邀请专家学者进行党的创新理论宣讲,组织师生党员开展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活动,让师生在实践中感受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二)完善制度建设,构建长效机制
建立健全高校党的作风建设制度体系,完善党员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监督机制和问责机制,将作风表现纳入干部选拔任用、教师职称评定、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指标体系,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制度落地生根。例如,制定党员干部作风建设考核细则,明确考核内容和标准,定期对党员干部进行作风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奖惩和晋升的重要依据。
(三)强化监督机制,严肃执纪问责
充分发挥高校纪检监察部门的作用,加强对党的作风建设情况的日常监督和专项检查,对发现的作风问题及时纠正,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行为。畅通师生监督渠道,鼓励师生对党员干部和教师的作风问题进行监督举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网络。例如,设立作风建设举报电话和邮箱,对师生反映的问题及时受理、调查和反馈,对违规违纪行为进行严肃处理,形成有力震慑。
(四)发挥党员模范作用,引领“三风”建设
高校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带头践行党的优良作风,在工作中勇于担当、积极作为,为师生树立榜样。党员教师要在教学科研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严谨治学、关爱学生,以良好的教风带动学风。学生党员要在学习和生活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勤奋学习、遵守纪律,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和志愿服务活动,引领良好学风和校风的形成。
加强高校党的作风建设对引领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明确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正视当前存在的问题,采取加强思想建设、完善制度建设、强化监督机制和发挥党员模范作用等有效路径,能够推动高校以优良党风带动校风、教风、学风持续向好,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创造良好条件,助力高校在新时代实现高质量发展。高校应高度重视党的作风建设,将其作为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常抓不懈,不断开创高校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