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师德之光,照亮孩子成长之路
潘淑珠
泉州市实验小学
一、引言
美国诗人惠特曼的诗《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深刻地揭示了教育的本质:学生所经历的一切,包括遇到的老师、接触的事物以及每一次谈话,都构成了教育的有机体。小学阶段是学生人格形成和价值观塑造的关键时期,小学辅导员作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重要引路人,肩负着重要的责任。本文将结合的实践案例,探讨小学辅导员如何通过践行师德,照亮孩子成长之路。
二、师德的内涵与重要性
师德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体现,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应该是师德师风,并提出了做一名好老师应具备的四个条件: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这四个条件不仅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也是小学辅导员在工作中应秉持的核心理念。
(一)理想信念:教育的基石
理想信念是教师职业的灵魂。小学辅导员应将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事业中,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在,老师们在疫情期间化身抗疫先锋,将个人的理想追求与国家的需要紧密结合,展现了小学辅导员的责任与担当。学校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通过各种活动和课程,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润物细无声地浸润学生的心田,转化为他们的日常行为。
(二)道德情操:教育的引领
小学辅导员的道德情操对学生的影响深远。教师的为人处世、价值观和行为准则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通过组织各种研学活动,如“探索医学影像的奥秘”“学习非遗之技”“了解生命起源”等,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增长知识、拓展思维,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全是爱”公益超市义卖活动中,师生共同参与,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爱心和责任感。
(三)扎实学识:教育的支撑
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和科学的教学方法是小学辅导员的基本素质。通过组织全校共读《教育智慧从哪里来》等活动,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林雅园老师用自编的打油诗因势利导,张安惠老师和学生一起修厕所门,郑多娇老师冷静控制情绪化解课堂突发事件……这些生动的教育故事展现了小学辅导员扎实的知识功底和科学的教学方法。
(四)仁爱之心:教育的温暖
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小学辅导员应以慈爱、友善、温情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用爱与智慧滋润学生的心田。的周玉燕老师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她愿意花很多时间在孩子身上,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孩子,哪怕那个孩子成绩极差,行为习惯影响到课堂教学。她用耐心与智慧,用仁爱博爱之心,赢得了学生的爱戴和尊敬。
三、小学辅导员的实践策略
(一)以理想信念为引领,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小学辅导员应将理想信念教育贯穿于日常工作中,通过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等形式,向学生传递正能量,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例如,在疫情期间组织学生开展“抗疫小先锋”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国家的伟大和人民的团结。
(二)以道德情操为引导,塑造学生的人格
小学辅导员应通过各种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例如,通过组织研学活动、公益活动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的“全是爱”公益超市义卖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爱心和责任感。
(三)以扎实学识为支撑,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小学辅导员应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通过参加培训、阅读教育书籍、开展教学研究等方式,提升教育教学能力。通过组织全校共读《教育智慧从哪里来》等活动,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为学生的成长提供坚实的支撑。
(四)以仁爱之心为温暖,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小学辅导员应以慈爱、友善、温情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用爱与智慧滋润学生的心田。例如,的周玉燕老师,用耐心与智慧,用仁爱博爱之心,赢得了学生的爱戴和尊敬。小学辅导员应关注每一位学生的需求,用欣赏增强学生的信心,用信任树立学生的自尊,让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
四、结论
小学辅导员作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重要引路人,应以师德为核心,通过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和仁爱之心四个维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实践案例表明,小学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践行师德,不仅能够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还能够为学生的成长提供坚实的支持和引导。让我们继续点亮师德之光,照亮孩子成长之路,为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 .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J]. 求是 ,2016(24):4-7.
[2] 惠特曼. 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M].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3] 苏霍姆林斯基. 我所理解的师德[M]. 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