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钢结构在绿色建筑设计中的运用与发展

作者

宋智宇 周童 陈薇

大连宏成钢结构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引言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绿色建筑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受到广泛关注。钢结构因其环保、高效和可回收的特性,逐渐成为绿色建筑设计中的重要选择。本文旨在探讨钢结构在绿色建筑设计中的运用及其发展前景,分析其优势与不足,为未来绿色建筑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 钢结构优点与绿色建筑设计

1.1 构件工业化生产减少施工成本

钢结构构件的工业化生产是降低施工成本的关键因素。传统建筑施工受现场条件和气候影响大,工期难以把控,而钢结构构件可在工厂内标准化生产。工厂拥有先进设备和成熟工艺,能保障构件精度与质量。例如钢柱钢梁的加工,自动化生产线使误差极小。工业化生产能大幅缩短施工周期。构件制作完成后运至现场快速组装,小型钢结构建筑从基础施工到主体搭建几周即可完成。施工周期缩短,减少了现场人工、设备租赁及管理成本。且工厂生产不受外界干扰,避免了恶劣天气导致的停工损失,进一步降低成本,契合绿色建筑高效节约理念。

1.2 钢结构强度高综合经济分析造价低

钢结构强度高、韧性好,在相同承载要求下,构件截面尺寸小、自重轻。高层钢结构建筑比传统钢筋混凝土结构自重减轻 30%-50% 。自重减轻使基础荷载减小,减少了基础材料用量与施工难度,降低基础造价。从综合经济角度看,虽钢结构材料价格可能较高,但施工周期短、后期维护成本低。使用过程中,钢结构维护简单,无需频繁修补加固。且其可变性强,建筑功能改变或改造时,结构调整容易,减少了改造成本。从全寿命周期看,钢结构经济优势明显,符合绿色建筑成本效益要求。

1.3 钢结构抗震性能好

地震对建筑结构安全构成巨大威胁,而钢结构抗震性能出色。钢材抗拉抗压强度高,延性和韧性良好,在地震作用下能发生较大变形而不突然破坏。它可通过自身变形吸收和消耗地震能量,避免整体倒塌。在地震多发地区,钢结构建筑优势显著。如日本,众多重要建筑采用钢结构设计,地震时能有效减轻灾害影响,保障人员生命和财产安全。这种优异的抗震性能,为绿色建筑设计中保障建筑安全和可持续性提供了有力支持。

1.4 钢结构与维护结构有效结合的节能材料应用

钢结构与维护结构的有效结合为节能材料应用创造了良好条件。节能是绿色建筑设计的关键目标,钢结构建筑便于与保温、隔热、隔音等节能材料结合。墙体可采用夹芯板,中间保温层能有效减少热量传递,降低能源消耗。同时,钢结构框架利于安装太阳能板等可再生能源设备。太阳能板可安装在屋顶或外墙,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供电。高效门窗系统也能提高密封性和隔热性,减少室内外热量交换。通过与节能材料结合,钢结构建筑降低了能源消耗,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符合绿色建筑节能要求。

1.5 钢结构建筑的钢材回收率

钢材的高回收率是钢结构在绿色建筑设计中的重要优势。当钢结构建筑达到使用年限或需拆除时,钢材可回收再利用。回收后的钢材经加工处理,可重新用于制造新的钢结构构件或其他钢材制品。钢材回收率可达 90% 以上,这意味着钢结构建筑能最大限度减少资源浪费,降低对自然资源的依赖。与混凝土等难以回收利用的传统材料相比,钢材可回收性使钢结构建筑更环保可持续。而且回收钢材再加工能耗远低于生产新钢材,进一步减少了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符合绿色建筑资源循环利用要求。

2 钢结构用于绿色建筑前景发展分析

2.1 钢结构建设体系不够完善

目前,钢结构在绿色建筑中的建设体系存在诸多不足。在设计环节,缺乏统一且完善的设计标准和规范。不同地区、不同设计单位对于钢结构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和方法差异较大,导致设计质量参差不齐。例如,在建筑的节能设计方面,没有明确的量化指标和指导原则,使得设计人员难以准确把握节能效果。施工阶段同样问题突出,施工工艺和技术水平有待提高。部分施工企业缺乏钢结构施工经验,在构件安装、连接等关键环节操作不规范,影响建筑质量和安全性。而且,质量检测和验收体系不完善,无法对钢结构绿色建筑进行全面、准确的质量评估。此外,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协同性不足,从钢材生产到构件加工再到现场施工,各环节之间信息沟通不畅,制约了钢结构绿色建筑的高效发展。

2.2 钢结构建造材料浪费

在钢结构建造过程中,材料浪费现象较为严重。一方面,设计不合理是造成材料浪费的重要原因。一些设计人员在设计时没有充分考虑钢材的合理使用,导致构件尺寸过大或形状复杂,增加了钢材的使用量。而且,在设计变更频繁的情况下,原有的构件可能无法使用,造成大量材料闲置。另一方面,施工管理不善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施工现场材料堆放混乱,缺乏有效的保护措施,导致钢材生锈、变形等损坏情况时有发生。在切割、焊接等加工过程中,由于操作不熟练或设备精度不够,会产生大量的边角料和废料。此外,施工计划安排不合理,造成材料的重复运输和二次搬运,增加了材料的损耗。

2.3 缺乏专业的人才

钢结构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需要专业的设计、施工和管理人才,但目前相关领域的人才严重匮乏。在教育层面,高校相关专业课程设置与实际需求脱节,对钢结构绿色建筑的教学内容涉及较少,学生缺乏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在行业内,有经验的专业人才稀缺。钢结构绿色建筑的设计需要掌握建筑节能、结构力学、材料科学等多学科知识,施工过程中需要熟练掌握先进的施工工艺和技术。然而,现有的从业人员大多只熟悉传统建筑技术,对钢结构绿色建筑的新技术、新材料了解有限。同时,行业内缺乏有效的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难以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制约了钢结构绿色建筑的发展。

2.4 钢结构在绿色建筑发展的前景分析

尽管存在一些问题,但钢结构在绿色建筑中的发展前景依然十分广阔,当前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绿色建筑市场需求不断增长,为钢结构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技术创新也将推动钢结构绿色建筑的发展。新型钢材的研发和应用将进一步提高钢结构的性能和质量,降低成本。同时,数字化设计和建造技术的发展将优化设计和施工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控制水平。政策的支持也是重要因素。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绿色建筑发展的政策,对钢结构绿色建筑给予了更多的扶持和优惠,这将促进钢结构在绿色建筑中的广泛应用。未来,钢结构有望成为绿色建筑的主流结构形式,为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3 结语

钢结构在绿色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具有显著的优势,包括工业化生产、高强度、抗震性能、节能材料应用以及高回收率等。然而,其发展也面临建设体系不完善、材料浪费和人才缺乏等挑战。未来,通过完善技术体系、优化施工管理和加强人才培养,钢结构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潜力将得到充分释放,为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 张琴 . 浅析钢结构在绿色建筑设计中的运用与发展 [J]. 住宅产业 ,2023,(12):69-72.

[2] 池 凯 . 绿 色 建 筑 设 计 中 钢 结 构 的 应 用 [J]. 陶 瓷 ,2022,(09):144-145+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