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理念下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路径
陶文锋
吉林省扶余市增盛镇中学 131206
一、引言
初中阶段是学生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德育工作在此阶段至关重要。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和德育工作的核心人物,其德育方法和策略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因材施教理念强调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将其融入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提高德育效果,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二、初中德育工作现状
在当前初中德育工作中,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方面,部分班主任在德育过程中采用统一的标准和方法,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每个学生的成长环境、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以及道德认知水平各不相同,这种 “一刀切” 的方式难以触动学生的内心,导致德育效果不佳。另一方面,德育途径相对单一,主要集中在课堂说教和学校规定的德育活动上,未能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兴趣点,使得学生对德育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家校合作在德育中的深度和广度不足,家庭和学校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与协作,无法形成强大的德育合力。
三、因材施教理念下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策略
(-) 关注个体差异,定制专属德育方案
初中班主任应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通过日常观察、与学生谈心、问卷调查以及与家长沟通等方式,全面掌握学生的家庭背景、性格特征、兴趣爱好、学习情况以及道德行为表现等。例如,对于性格内向、胆小怯懦的学生,班主任在德育过程中应给予更多的鼓励和引导,为其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增强其自信心;而对于活泼好动、纪律性较差的学生,则要注重培养其规则意识和自律能力,可通过设立小目标、给予适当奖励等方式,逐步引导其规范行为。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德育目标和计划。对于道德认知水平较高的学生,可以安排其参与一些具有挑战性的德育实践项目,如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策划与组织,进一步提升其道德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对于道德行为习惯有待改进的学生,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入手,如按时完成作业、遵守班级纪律等,制定详细的行为改进计划,并定期进行反馈和评价,帮助其逐步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二)结合学生特点,拓展多元德育途径
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展多样化的德育活动。对于热爱文学的学生,组织班级文学社团,通过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撰写读书心得、举办文学讲座等活动,引导学生从文学作品中汲取道德养分,培养其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感;对于喜欢体育运动的学生,举办体育比赛,在比赛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竞争意识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展德育渠道。针对学生对网络的兴趣,创建班级德育网站或公众号,定期发布一些与德育相关的文章、视频、案例等,吸引学生主动关注和学习。例如,分享一些感人的道德故事、时事热点中的道德问题讨论等,让学生在浏览网络信息的同时,受到德育的熏陶。还可以利用在线学习平台,开展德育知识竞赛、主题讨论等活动,激发学生参与德育学习的积极性。
(三)依据个性特征,强化家校合作共育
班主任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与家长进行有针对性的沟通。对于性格叛逆的学生,及时与家长交流学生在学校和家庭中的表现,共同分析原因,制定教育策略。建议家长在家庭中营造民主、平等的氛围,尊重孩子的意见和想法,多与孩子进行心与心的沟通,避免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为家长提供个性化的家庭教育指导。对于学习困难且缺乏自信的学生,指导家长在家中关注孩子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帮助孩子树立学习的信心;对于自律性较差的学生,与家长协商制定家庭规则,明确奖惩措施,让家长在家中协助监督学生的行为,培养其自律能力。定期组织家长会,邀请教育专家或有经验的家长分享家庭教育经验,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促进家校合作在德育工作中的有效开展。
(四)针对学生需求,创新班级文化建设
了解学生对班级文化的需求和期望,让学生参与班级文化建设的设计与实施。例如,通过问卷调查、小组讨论等方式,收集学生对班级规章制度、班级活动形式、班级环境布置等方面的建议。根据学生的意见,制定具有班级特色的规章制度,如 “班级文明公约”,让学生自己制定规则,增强其遵守规则的自觉性。打造具有特色的班级文化环境,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可以在教室设置“荣誉墙”,展示学生在学习、德育、文体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和荣誉,激发学生的荣誉感和进取心;设立 “心灵驿站”,为学生提供一个倾诉心声、缓解压力的空间,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文化活动,如主题班会、班级文化节等,营造积极向上、团结友爱的班级氛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结语
在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中贯彻因材施教理念,是提高德育实效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关注个体差异定制德育方案、结合学生特点拓展德育途径、依据个性特征强化家校合作以及针对学生需求创新班级文化建设,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激发学生参与德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强大的德育合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初中班主任应不断探索和实践,将因材施教理念深入融入德育工作的各个环节,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王美芳 . 初中班主任巧用班会课开展德育 [J]. 文理导航 ( 中旬 ), 2025, (07):76-78.
[2] 季金莉 . 初中班主任德育创新路径探索 [J]. 中小学班主任 , 2025, (11):90-92.
[3] 张鹏杰 . 初中班主任德育激励策略的实践与思考 [J]. 中小学班主任 ,2025, (11): 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