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试论PLC控制的电气工程节能策略

作者

潘志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 230000

摘要:本文通过探讨PLC控制下的电气工程如何节能,通过多方面从设备到控制系统,再到整体运行以及管理等多个方面提升运用效率,减少耗能成本,达到节能的目的。以期为电气工程的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指导。

关键词:PLC 控制;电气工程;节能策略;智能控制

引言:随着保护资源与环境,提倡节能减排的目标与政策,各行各业都以此为标准进行高效率节能。而电气工程,作为能源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高效节能,能够更好地预防资源的消耗。因此,提出创新可行的电气工程节能策略变得尤为重要,特别是PLC控制之下,依靠智能化的优势,提升能源使用率,达到节能减排的作用和目的。

一、优化 PLC 设备选型,降低系统基础能耗

想要达到节能的效果,首先关于设备的选择是重要前提,只有选择一款效能良好成本可控且能高效运转的设备才能够保证更高的性价比。因此,在选择PLC设备时,应该关注低耗能和高性能两个方面。一方面,毕竟在工作过程中的耗能是持续的,而选择用纳米级的芯片所制作的设备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消耗, 低功耗的处理器在运行过程中以及电路设计中,帮助大幅度减少电能损耗。

另一方面,在精准匹配选型方面,对于一些简单控制任务可以优先选择功能精简体积小功耗低的PLC设备。而对于一些复杂大型的任务,则需要匹配更高级且处理能力更智能的机型。同时要求设备必须具有数据高速处理能力以及抗干扰能力以防止因外界环境影响运行,或因性能出现质量问题从而产生不必要的能量损耗。在保证成本可控的情况下,精准对比,选择最适合的设备。

二、合理设计 PLC 控制系统,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关于PLC设备的系统设计环节是能否节能的关键核心,在设计环节可以采用程序化的模块,编程将复杂的大任务分解为独立的小型任务,减少重复操作,降低运转的负荷功率,以免产生不必要的耗能,进而精准提升执行效能。比如关于在自动化生产线中,在控制系统中,采用模块可视化流程,可以提高执行效率,通过各司其职每个模块进行指定划分控制任务来帮助减少重复动作,通过接口处理进行数据交换,相互协作,如在不同的环节,运输、加工、质检、包装等,可以设置独立的编程程序。通过清晰明确的结构,还能确保高效运作,以免造成结构混乱而导致的浪费,产生耗能问题。

其次,融入智能高科技,运用信息化手段智能控制数据。比如在空调系统中,可以运用控制算法,结合室外温度以及室内温度,同时也要包括人数,体温等参数,基于这些数据进行控制运算进而调节不同的功能,如制冷制热。在此基础上,能够额定风速和功率的运行保证正常舒适的温度前提下,减少耗能。通过温度的变化和控制,自动降低或增加功率,保证室内的温度和湿度。甚至当人员出现大幅度变化时,系统也应该能自动化感知,并且智能调控,改变制热或制冷,进而达到节能效果。

最后,在线路方面,优化布局和设计也是不可忽略的重要策略,可以采用低电阻的导线,减少电路方面的损耗,通过合理布线,确保电能传输过程中降低损耗,提升能源的利用率。比如在大型厂房或车间,需要通过合理规划电气设备的安装和线路的布置,将电箱电源柜等集中放在电负荷中心附近,在物理上缩短距离,减少电路长度。同时关于导线的配备选择,也可以选择视电阻率较低的铜导线,并且根据大小选择精准截面,避免过多的能源损耗,提高精准性和可持续性实现间接节能。

三、动态调整运行参数,实现按需供能​

在电气工程中,变数是不可控的,同时参数的调整也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与物力,然而通过结合智能设备,进行动态调整参数可以帮助其节能。首先,可以通过实时监测,观察设备的运行状态,环境参数等数据,再借助传感器采集这些数据传输至PLC设备中,进而实现动态实时调节,比如在工业电机控制中, PLC设备能根据监测实时调整运转的速度和功率以及流量监控。在物料减少时会自动降低速度,减少能量消耗,如果物料增加时则会自动提升功率,保证生产的正常运行。在运输过程中也能通过传感器的实时监控和测试帮助实现动态化智能调整。相比传统的运行方式使用智能化设备可以在电能方面达到节约的目的。

同时还可以采用时间差的方式进行运作,特别关于电力方面,可以设置低谷期和高峰期,通过用电的高峰期和低谷期的调配,可以选择是否关停非必要设备运行,这样既可以节能减排降低成本又能提高运作效率,同时不影响生产达到真正的利润,提升控制成本的目的。此外还应该结合气温的变化进行调控,比如冬季寒冷,夏季高温,不同的温度之下需要不同的运行参数进行动态设置,提高利用率,实现精准功能。

四、结语

总而言之,PLC设备为电气化行业提供了有效辅助,在节能减排方面,本文通过从设备选型动态调节以及加强监管等方面,帮助提升电气工程的能量损耗,实现经济利益和环境保护的双重效果。未来,应该结合智能科技做出更高效节能控制设备。

参考文献

[1]肖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供配电系统中节能控制技术的应用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25,(07):98-100.

[2]张娜,许海凤.基于电气工程自动化的供配电节能控制系统设计[J].电气技术与经济,2025,(03):189-191+194.

[3]张似玉.基于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供配电节能控制方法[J].光源与照明,2023,(05):22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