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务档案信息化管理措施
王玲
绥化市北林区水务局
水务档案中涉及的水文资料、气象资料以及地质资料等能够侧面反映该地区在不同时期的自然环境条件和季节变化特点等,其中的信息资源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现代科技高速发展的形势下,水务档案资料更为丰富,传统的人工管理手段已经很难保障档案管理效果,且会为档案管理者带来较大的信息处理压力。因此,迫切需要围绕水务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措施展开研究,通过及时转变档案管理模式提升水务档案管理水平。
1. 水务档案信息化管理现状
1.1 档案信息化管理目标尚未统一
当前,各个水务部门在进行档案信息化管理时存在管理目标不一的现象,其中水务系统更为注重对内部业务的管理,如资源管理和防洪排水管理等,在软硬件设施建设层面存在不足。尤其是在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各个部门的配合度较低,没有形成统一的建设目标,致使档案信息化建设效率偏低。虽然,部分水务部门建设了电子政务信息化系统以及水质监管系统,但与档案系统的联系不够紧密,甚至存在系统无法兼容的问题,导致档案资料的共享性不足,为档案管理效率和质量带来负面影响。
1.2 档案信息化建设资金匹配不合理
水务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内容主要涉及业务控制、业务服务和管理办公几个方面,业务控制指的是基于办公系统信息拟定的建议;业务服务指的是针对一线水务业务信息进行归纳和总结,属于档案管理前端的信息收集站,在档案管理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管理办公则是指对水务信息的统计与管理。从现有水务档案投资情况来看,资金匹配存在不合理之处,大部分资金被用于业务控制板块,而业务服务这种基础服务模块的资金投入较小,很难提升档案服务水平。与此同时,资金匹配不合理的问题还会限制水务档案工作的发展,造成档案信息化管理流于形式的问题。
1.3 档案信息资源的整合不到位
档案管理工作的落实需要多个部门的参与和配合,特别是在档案信息化转型的关键时期,只有加强部门合作才能保障档案资料的高效共享,提高档案管理成效。然而,实际上各个部门进行系统建设时往往忽视系统之间的兼容性问题,仅是从自身的工作需要出发进行系统构建,致使档案信息难以实现高效共享的目标。同时,还会由于各个部门各自为战造成档案资源被反复开发或闲置等现象,产生大量的资源浪费。现阶段来看,很大部分水务单位都没有建设起兼容性较强的档案管理系统,与各个部门的系统连接不到位,不能保障档案资料的高效传递,这为档案管理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1.4 专业档案管理人员的储备不足
目前水务单位中的档案管理从业者素质参差不齐,很多单位中的档案管理队伍中兼职人员居多,接受过专业教育和培训的档案管理人才相对较少,同时掌握档案管理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综合素质人才更是少之又少,在档案队伍建设层面的不足势必会影响档案信息化建设效果。现阶段来看,一些档案管理人员对信息技术的掌握仅处于初级阶段,无法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档案归档和提供线上咨询服务,严重限制了档案信息化建设水平。
2. 水务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提质措施
2.1 统一规划档案信息化管理目标,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
为能有效推动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进程,首先需要确立一个明确的信息化管理目标,做好顶层设计和规划工作,最好是将档案信息化管理分解成多个小任务,并将具体的工作任务落实到部门或者个人,确保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有序推进。考虑到档案资料的共享性问题,在建设档案管理系统时,可以水务单位的综合办公系统为基础,使其与单位已有的管理系统相互兼容,以保障档案资料的高效收集与共享,提升档案管理质量的同时,增强其业务服务能力。
2.2 合理优化资金配置,提升档案服务能力
一方面,要加大对水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投入。通过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进程。鉴于档案信息化建设中需要大量前沿技术和设备作为支持,因此必须投入更多资金用于升级设备和引进先进的软件系统。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形势下,技术革新的速度较快,只有加大资金投入才能确保技术成果的合理转化,为档案信息化管理奠定良好的技术基础;另一方面,要做到科学配置资金资源。既要保障资金的合理利用,也要充分发挥资金的利用价值,如增加在业务服务方面的资金投入,通过夯实基础服务模块,增强水务档案的整体服务能力,为水务单位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2.3 加强信息化管理网络的建设,增强信息资源整合能力
水务单位的管理层应从水务系统发展的全局层面入手,树立正确的档案信息化管理理念,并且做好档案信息化建设活动的整体规划,将信息化建设项目分解成多个小任务,指导各个部门积极配合落实,保障档案管理系统与各个部门的管理系统相互兼容,为档案信息的收集和传递创造良好的条件。此举,还能改善档案资料过于分散的问题,实现对档案资源的高效整合与利用。在此基础上,相关档案管理者可以主动分析水务业务服务需求,以需求为导向进行档案资料开发与利用,显著提升档案利用率和档案服务水平。
2.4 积极组织培训活动,强化档案管理队伍综合素质水务档案信息化管理中对档案管理者的能力素质要求较高,只有其同时具备专业的档案管理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才能胜任新时期的水务档案管理工作。因此,水务单位应加强对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视,结合当前的档案管理需求,进行计算机技术培训和加强职业再教育,目的是培养出更多复合型管理人才,为档案信息化管理奠定良好的人才基础。为能强化档案管理队伍的建设水平,可以从两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面向社会广纳人才。优先选聘一些专业能力突出和掌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综合素质人才,通过吸引优秀人才弥补在档案管理队伍建设层面的不足,优化档案管理的组织结构;二是对于单位现有的档案管理者进行强化教育,主要侧重于对档案信息安全的教育、计算机操作规范的教育和档案服务意识的教育等,旨在帮助档案管理者树立正确的档案服务意识,强化档案管理者的工作能力。
结语:水务档案存在内容复杂的特征,其中涉及多学科多专业内容,与农业、工业以及市政发展存在一定的联系,可以将水务业务视作一个综合性业务,因此,水务档案管理的难度偏大。特别是进入信息化时代以来,各类水务档案资料更是呈现快速增长态势,进行水务档案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必由之路。建议相关水务单位强化对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重视,积极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为档案信息化建设创造良好的条件,争取在短时间内实现水务档案信息化管理目标,解放档案管理者双手的同时,提高档案管理成效,降低人为失误的影响,切实提升水务单位的档案信息化建设效果。
参考文献:
[1] 刘佳雨 . 探寻提高水务档案资料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 [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 全文版 ) 社会科学 ,2023(4):66-69.
[2] 陈斐然 . 水务企业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问题及对策 [J]. 兰台内外 ,2021(12):35-36.
[3] 黄 怡 . 水 务 工 程 人 事 档 案 的 标 准 管 理 与 利 用 [J]. 大 众 标 准化 ,2024(20):10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