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学中幼儿观察能力的培养与塑造
汪兰兰
六安市裕安区赤壁路幼儿园
引言
观察能力作为幼儿认知发展的核心素养,在早期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这种基础认知能力既是幼儿智力发展的关键支撑,也是培养其终身学习能力的首要前提。从教育发展的视角来看,重视幼儿观察能力的培养不仅体现了现代学前教育“以儿童发展为中心”的基本理念,更是提升幼儿园教育质量的重要切入点。
一、幼儿观察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观察能力是幼儿认知发展过程中的一项基础能力,直接影响着其学习的效果和综合素质的提升。首先,良好的观察能力有助于幼儿获取准确、全面的信息,为其思维发展提供丰富素材。通过观察,幼儿能够建立事物之间的联系,形成初步的概念和判断能力。其次,观察能力的培养可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促进其主动学习意识的形成。最后,观察能力还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基础。通过观察他人的表情、动作和语言,幼儿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情感,培养同理心,从而建立起融洽的人际关系。
二、当前幼儿园教学中对幼儿观察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1. 培养方法单一
大多数幼儿园的观察活动更倾向于简单的看图说话或是静态物品观察,如让幼儿观察图片后描述内容,或者观察教室里的常见物品等,而不是根据幼儿不同年龄阶段的发展特点设计递进式的观察活动,这样缺乏层次性的活动设计很难帮助幼儿建立系统的观察方法与思维习惯。
2. 教师认识不足
许多教师将观察能力的培养视为教学活动的附属环节,而非重要的独立教学目标。这种认识上的偏差导致观察活动常常被边缘化,甚至成为其他教学活动的点缀或过渡环节。
3. 活动安排刻意
现阶段的幼儿园观察活动不光形式呆板、内容枯燥,而且观察能力的培养与日常教学活动之间的结合也不够紧密,存在“为了观察而观察”的现象。很多观察活动都是刻意安排、脱离真实情境的,没有自然地融入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当中。
三、幼儿园教学中幼儿观察能力培养与塑造的策略
1. 游戏化教学
游戏作为幼儿最自然的学习方式,在观察能力培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完美契合了 3-6 岁儿童“玩中学”的认知特点,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幼儿的观察兴趣和学习动力。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游戏情境能够降低幼儿的学习焦虑,使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自然而然地发展观察能力。与此同时,游戏所具有的互动性和重复性特征,也为幼儿提供了反复练习观察技巧的理想平台。因此,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教师需要精心设计多元化的观察类游戏,通过系统化的游戏活动促进幼儿观察能力的全面发展。
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侦探小分队”的角色扮演游戏,让幼儿在模拟的破案情境中寻找线索、比对证据。这类游戏不仅能培养幼儿观察的细致性,还能发展其逻辑推理能力。又如“科学实验室”游戏,教师提前为幼儿准备好所需的放大镜、显微镜等工具,引导幼儿观察常见物品的微观特征,培养其科学探究精神。当然。这些游戏设计都需要遵循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的发展规律,以此逐步提升幼儿观察的深度和广度。
2. 多感官体验
现代脑科学研究表明,多感官刺激能够激活大脑不同区域的神经网络连接,从而加深幼儿对观察对象的印象和理解。这种全感官参与的观察方式与幼儿期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高度契合。3-6 岁幼儿正处于前运算阶段,其思维发展依赖于具体的感知经验。多感官观察活动恰好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感知材料,使其能够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多种通道建立对事物的立体认知。基于此,教师应当设计系列化的多感官观察活动,通过精心组织的游戏形式引导幼儿进行探索。
例如,在“水果探索”主题活动中,教师可以尝试设计四个层次的观察游戏:第一层次是“看水果”,让幼儿通过视觉观察水果的外部特征;第二层次是“摸水果”,通过触觉感受不同水果的表皮质地;第三层次是“闻水果”,用嗅觉辨别各种水果的独特香气;第四层次是综合性的“水果猜猜乐”,让幼儿闭眼通过触觉、嗅觉等多重线索猜测水果种类。这样从具体感知到抽象思维层层递进的设计能够更加系统地培养幼儿的多感官观察能力。
3. 注重提问引导
在幼儿观察能力培养过程中,教师的提问艺术发挥着关键性的引导作用。精心设计的提问序列能够有效搭建认知支架,帮助幼儿从表层观察逐步深入到本质理解。根据布鲁姆认知目标分类理论,教师应当构建层次分明的提问体系,实现从低阶认知向高阶思维的渐进式引导,以此促进幼儿的观察能力朝向更高水平发展。
例如,在植物生长观察活动中,教师可以依次向幼儿提问:“种子发生了什么变化?”(基础性)、“今天的幼苗和昨天有什么不同?”(比较性)、“为什么叶子会朝着窗户方向生长?”(解释性)、“如果我们把花盆转个方向,你觉得会怎样?”(开放性)。这样的问题链能够引导幼儿持续深入地观察植物生长过程。此外,教师还要重视对幼儿回答的反馈和延伸,可以采用“三明治反馈法”:先肯定回答中的合理部分(“你注意到叶子的颜色变化了,观察得很仔细”),然后再提出补充或修正(“除了颜色,叶子的大小也有变化哦”),最后鼓励进一步思考(“你能说说为什么叶子会变大吗?”)。这种反馈方式既能保护幼儿的观察热情,又能推动其思维的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幼儿观察能力的培养是幼儿园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对幼儿的认知发展、学习能力和社会性发展都具有深远影响。通过游戏化教学、多感官体验、注重提问引导等策略的实施,可以有效提升幼儿观察的全面性、细致性与持久性。因此,幼儿园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幼儿观察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主动将其纳入日常教学的核心目标,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同时还要根据幼儿的反馈和发展需求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从而确保观察能力培养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为幼儿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许腾云 . 浅谈幼儿园教学中儿童观察能力的培养与塑造 [J].当代家庭教育,2022(9):89-91.
[2] 庄慧芳. 幼儿园教学中儿童观察能力的培养与塑造[J]. 读写算,2024(15):107-109.
[3] 唐红梅 . 浅谈幼儿园教学中儿童观察能力的培养与塑造 [J].爱情婚姻家庭:爱情故事,202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