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路径探索

作者

殷红娟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朝晖初级中学 311202

语言学习包括语法、语音和词汇三大要素,其中词汇是语言意义和表情达意的重要组成部分。词汇掌握量的多少是衡量语言学习的重要标志之一。从实际而言,词汇学习分为如下四个层次:一是,识记,单词的拼读、发音、词义等;二是,领会,包括单词的词性、构词方式、词汇用法;三是,应用,词汇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以及以词根为特点的词汇变化;四是,交际,将词汇应用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交流、分析问题等。这也要求教师在词汇教学中,需要从词汇的根本入手,研究词汇应用的场景,并在此基础上,探究出适合学生的词汇学习方式,实现词汇教学的提质增效。

一、寻根求源,从词汇本身,掌握词汇规律

词汇是英语学习的根本,通过寻找词汇自身的特征,掌握词汇和明晰词汇的含义,是词汇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最为基本的词汇教学方式。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立足于词汇,从构词法、分类法两种方式,使学生掌握基础词汇,实现词汇教学的提质增效。

(一)通过构词法,掌握词汇

构词法是让学生掌握同一词根下不同词汇拼写方式的方法,有利于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构词特点和注意事项,让学生通过此种方法寻找词根,判断词义,为学生后续词汇的自主学习和联想学习奠定基本的词汇认知基础,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词汇掌握能力。

1. 动词变名词

动词变名词通常运用加后缀的方式,一类是加“er”或是“or”,如 invent $$ inventor;drive $$ driver 等,另一类是在动词后边加上“tion”,或是“ment”,如 develop $$ development,decorate$$ decotation。

2. 名词变形容词

名词变为形容词同样是通过加后缀的方式,主要分为三类。一类,是加后缀 ~y ,变为形容词。如表示天气方面的名词变为形容词,fog $$ foggy,wind $$ windy,rain $$ rainy。二类,是加后缀 ~ful,成为形容词,help $$ helpful,hope $$ hopeful,beauty$$ beautiful。三类,是后缀 ~ly,变为形容词,如 love $$ lovely,friend $$ friendly。

3. 形容词变副词

形容词变为副词通常有一类,加后缀 ~ly,变为形容词,如polite $$ politely,true $$ truely,strong $$ strongly。

4. 复合型词汇

复合型词汇是由多个词根构成的词汇,如 house+work $$ housework,work+mate $$ workmate,news+paper $$ newspaper。

通过让学生了解词汇的词根与后缀的关系,使学生对词汇的词性形成基本的判断,让学生通过从构词法的视角,掌握词汇。与此同时,教师提示学生:词汇词性的判断,还需结合整个句子的构成、语境等因素,综合判断。

(二)借助分类法,明晰词汇

分类法是指学生在掌握一定量的词汇后,需要启发学生按照一定的标准对所学词汇进行分类,促进学生词汇学习的体系化,也有利于学生避免一些近似词汇的混淆,提高学生的词汇自主学习能力。基于此,教师主要从如下角度入手,启发学生对所学词汇进行分类:

1. 同一用途情境下的词汇

表示地理名称的词汇:island,mountain,hill,ocean,stream,lake,sea; 表 示 电 子 类 产 品 的 词 汇:television,record,watch,radio;表示味道的词汇:salty,sweet,hot,sour,bitter.

2. 不同情境下的同一词汇

不同情境下的同一词汇,主要是一词多义。or 表示或者,否则;play 表示玩耍,戏曲;right 表示权利、右边、正确;time 表示倍数、次数、时间。

3. 同一意思的不同类词汇

表示垃圾的词汇有:waste,garage,rubbish,litter。表示快的词汇有:fast,soon,quick,rapid.

通过进行词汇分类的方式,一方面辅助学生构建词汇体系构建的基础框架,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在上述词汇的学习中,复习词汇,掌握词汇,实现词汇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二、学以致用,从词组块中,搭建词汇网络

在英语词汇学习中,教师可以从词组块入手,建立词汇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的词汇学习更具有系统性、组织性,提高学生的词汇学习能力。与此同时,在词组块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基于词汇所在的语境,或是基于单元主题,开展词块网的构建,实现词汇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一)在词汇学习中,搭建词块网

在词汇学习中,教师可以通过基于主题情境,词汇之间搭建联系的方式,实现词块网的构建,提高学生的词汇构建能力。与此同时,教师可以设置不同图片,激发学生的相关词汇联想,使学生构建词块网,提高学生的词汇掌握能力。

例如,在开展七年级上册 Unit 3 keep fit 这部分内容时,教师结合保持健康的主题,引入如下图片内容,让学生学习如下图 1 的词汇,并启发学生将这些词汇进行分类,如划分为喜欢的运动、不喜欢的运动、一般性运动,使学生以个人爱好为基础,实现词块网的搭建。

图 1

通过结合图片的方式,教师让学生实现对词汇的书写、分类,并在此基础上,教师启发学生联想这些体育运动共同呈现的场景,并编写相应的对话,使学生在记忆和书写词汇的同时,应用词汇,构建出更具有应用性的词块网,提高学生的词汇掌握能力。

(二)在听力学习中,构建词块网

听力学习中词块网的构建,主要是基于词汇之间的固定搭配以及词汇应用的具体化场景。在实际的听力学习中,教师可以从上述两方面入手,一是基于词汇所在的语境,二是词汇所在的搭配,进行针对性地聆听,并在聆听中建立词汇与词汇之间的网络连接,实现学生词汇掌握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开展七年级下册Unit 4 Eat Well 的听力教学中,教师引入如下表 1 的数据,让学生熟读,并在此过程中,注意聆听其中的关键词,尤其是关键词与其他词汇之间的搭配,有效锻炼学生的听力能力,也让学生在听力学习中搭建关键词汇与其他词汇之间的词块网。

表 1

以“What do you usually have for breakfast?”这句话为例,教师让学生仔细聆听其中的“What”“breakfast”,明确对话的场景,即讨论“吃什么”。与此同时,教师让学生聆听对话中吃的内容,即“I usually have some bread and milk”,尤其是其中表示食物的词汇,即“ bread”“milk”词汇,使学生在听力“磨耳朵”的过程中,找准听力的重点和突破口,并在此过程中,建立词汇与场景的连接,提高学生听力水平的同时,促进学生应用性词块网的构建。

(三)在阅读学习中,形成词块网

在阅读中形成词块网同样是基于阅读中的语境,强调让学生在阅读中,搭建起词汇与其他词汇,词汇与主语等内容之间的有序连接,使学生在应用场景中搭建词块网,真正让学生摆脱“为学习词汇而学习词汇”的尴尬境地,而是“词汇应用的场景而学习词汇”,提高学生的词汇综合掌握能力。

例如,在开展七年级上册 Unit 2 We’re Family $$ Section B16 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阅读的方式,让学生学习该单元的词汇,尤其是启发学生结合语境思维,在词汇的运用中进一步加深词汇的理解,夯实词汇学习的效果。

以“This is my dad,Fred,on the left. He’s very handsome. Heofetn plays tennis with me.”为例,在这个句子的阅读中,教师让学生提出本单元的所学词汇,如“on the left”“handsome”“tennis”这些词汇,并将这些词汇“放回”到对应的句子中,使学生学会基于语境,在阅读中学习此部分词汇。更为关键的是,教师让学生结合此部分内容的图片,进行介绍,使学生在运用词汇表达的过程中,建立词汇之间的词块网,即建立以阅读句子为网络的词块网,实现学生词汇掌握能力的提高。

三、回归语境,从词汇语境,科学掌握词汇

词汇的运用离不开语境,只有放在语境中词汇才有意义,这启示教师,在词汇教学中,教师需要回归语境,尤其是从不同维度回归语境,如主题语境、实践语境,让学生灵活结合对应的词汇运用语境,提高学生的综合词汇掌握能力。更为关键的是,教师要启发学生思考,尤其是思考词汇与语境的内在联系,提高学生的语境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词汇掌握的科学性。

(一)从主题语境中,梳理词汇

在词汇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主题语境,开展词汇的“反刍”,实现词汇的梳理,尤其是基于特定主题语境下词汇的梳理,让学生的词汇学习“有理有据”,提升学生的词汇综合运用水平,获得良好的词汇教学效果。

例如,教师可以结合学生所学的词汇,引入“探险类”的主题语境词汇运用,让学生围绕主题,并结合提供的探险视频,唤醒学生头脑中关于探险类的词汇,以及相应的固定搭配,激发学生的交流热情,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词汇和搭配进行交流,并下笔成文,实现学生词汇综合运用能力的提升。与此同时,教师还可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给予必要的启发和助力,如引入相关词汇,包括 expedition,explorer,worst,accident,careful,ice,以及相应的词组,如 never give up 等,降低学生的思维难度。更为关键的是,教师还可让学生运用各种人工智能软件,如豆包等,为学生的词汇学习开辟新的方式。通过从主题语境入手,开展词汇教学,教师让学生从多维度挖掘头脑中的词汇,并探究相应英语词汇的运用方式,提高学生的词汇掌握能力,更让学生基于主题语境完成头脑词汇的梳理。

(二)从实践语境中,迁移词汇

实践语境主要是基于现实的应用场景,主要考查学生灵活运用词汇进行表达的能力。在实际的实践语境落实上,教师可以基于学生的现实生活,选择已经学过的,且与学生生活十分相近的内容入手,开展语言实践活动,实现学生词汇的迁移式运用,提高学生的词汇掌握能力。

例如,在开展八年级上册 Unit 2 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 ?这部分内容时,教师以“My lifestyle”为例,开展此部分内容的授课,让学生从饮食、锻炼、休息三个角度入手,联想本单元的词汇,并结合与词汇相关的句型,开展针对性的实践性交流,有效锻炼学生的词汇迁移能力。在此,简要介绍一段学生的表达:

To keep you strond all the way. Fruit and veggies are here to stay. Run and jump more today.

通过基于实践语境的词汇运用,使学生真正学会“现学现用”“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词汇迁移能力,获得良好的词汇教学效果。

四、总结

总而言之,在开展词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从词汇、情境两个角度入手,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词汇尝试,如构词法等,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学会将词汇“放回”语境中,或是学会结合运用“迁移”所学词汇,实现学生词汇学习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余福海 . 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与效果分析 [J]. 课堂内外(初中版),2025(16):176-178.

[2] 池树娜. 多模态理论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J]. 海外英语 ,2025(5):138-140.

[3] 赵恒 .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优化策略 [J]. 英语教师 ,2025, 25(6):171-174.

[4] 张雪梅 . 三维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J]. 英语教师 ,2025,25(9):9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