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研究加强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

作者

刘粟

安乡县财政局 湖南安乡 415600

引言:

近几年,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科技不断发展,事业单位传统人事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管理需求。信息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应用,给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可能与动力。通过信息化建设,能够有效提升人事管理效率,增强档案的安全性、保密性,对于单位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意识到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且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科学有效手段,灵活利用信息技术,开展高质量人事管理工作,优化管理流程,提升服务质量,进而保障人事管理效果,促进单位健康稳定发展。

1. 加强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意义

在新时代背景下,加强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具有诸多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能够提升管理效率和精准度。通过信息化建设,利用信息化系统替代传统手工记录模式,可以有效减少人力消耗、物力消耗,避免档案错误、丢失、泄漏。利用信息化手段,可以自动化采集、分类、审核数据,进而实现人事信息动态更新和精准管理,有效缩短业务办理周期[1]。第二,能够强化科学决策和资源优化。在信息化建设中,创建人事信息数据库,可以实现单位人员数据百分百上线,保证岗位和人员信息精准匹配。并且,通过数据集成和分析,可以提供给人才招聘、岗位调配实时依据,进而推动人力资源配置从经验判断转变成为数据驱动。第三,能够保障信息安全和制度规范。在信息化建设中,利用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分离存储、权限分级管理、数据备份机制等,可以降低信息泄漏风险。同时完善人事管理安全制度、技术防护体系,可以保证敏感信息合规使用。第四,能够促进服务升级和透明监管。在信息化建设中,通过信息化平台,可以打通业务壁垒,实现公开招聘、考核奖惩等全流程线上办理,进而提升工作透明度。并且,在信息化建设中,更加便于上级部门进行动态监督,提升人事管理公信力。

2. 加强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措施

2.1 树立信息化管理理念

在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中,需要树立信息化管理理念,转变认知,打破传统纸质化、分散化管理的惯性思维,把信息化作为提升人事管理科学性、规范性的核心驱动力。在该过程中,可以利用系统性宣传教育,消除对信息化的误解 [2]。单位领导层需要带头推广利用信息系统,通过案例分享、政策解读会等手段,强化全员对数据化管理的认同感。单位可以组建专项工作组,指定专人负责系统推广工作,且创建工作群细化流程,保证系统安全、高效运行。此外,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明确信息化建设宗旨,主要是为了实现全周期服务、一件事办理,提升岗位聘用、工资核算等业务效率。

2.2 健全信息化管理制度

在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中,需要健全信息化管理制度,进而保证工作安全性、规范性。在该过程中,可以从安全规范、流程标准、动态监管这几个层面入手。在安全规范方面,可以创建分级权限管理、数据备份恢复机制,针对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进行分库存储,进而保证信息保密性。并且,可以制定人事信息安全管理办法、数据泄露应急预案等制度,对追责机制进行明确;定期进行网络安全演练,提升职工对钓鱼攻击、数据窃取的防范意识。在流程标准方面,可以制定统一的人事信息录入和审核标准,如岗位设置、考核奖惩等,以防数据碎片化。与此同时,把岗位聘用、晋升申报、考核评优等流程迁移到线上平台,对自动提醒节点进行设定。在动态监管方面,可以定期核查系统数据准确性,把信息更新纳入到部门考核指标中;创建用户反馈通道,每半年评估流程瓶颈,升级功能模块,进而有效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保证人事管理效果。

2.3 构建信息化共享平台

在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中,需要构建信息化共享平台,进而打破信息孤岛。在该过程中,需要注重系统整合,把公务员管理、单位人事管理、工资核定等分散系统进行整合,利用统一数据标准和接口规范,实现组织架构、业务流程、人员信息的互联互通。针对历史数据,做好清洗和标准化处理工作,创建数据质量检查机制 [3]。与此同时,应注重功能模块化,保证功能覆盖全生命周期,其中包括公务员管理模块、事业单位管理模块、工资和职称模块等,且增加培训需求分析、绩效趋势预测等模块,通过大数据技术,对人力资源配置进行优化。此外,单位应注重跨部门协同工作,创建多部门联审联办流程,如公务员调动需要同步对接编制部门和财政部门,以防多头跑。根据角色分配权限,同时利用区块链技术或电子签章技术,保证数据安全共享。

2.4 巧妙利用大数据技术

在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中,需要深化大数据技术应用,进一步推动人事管理信息化发展。在决策支持中,可以构建数据驱动的管理体系,整合多源数据,创建统一数据中台,避免出现人档分离情况;利用大数据技术,对职工晋升路径、能力短板进行分析,为岗位调配、招聘等工作提供精准依据。在绩效分析中,可以结合定量指标、定性指标,构建综合评分体系;利用聚类分析,对高潜力职工进行识别,针对性对培养计划进行设计;对比同岗位绩效差异,及时发现管理漏洞。并且,可以把绩效结果和培训资源分配进行关联,长期追踪绩效改进效果,利用回归分析,对激励政策有效性进行验证,不断优化考核标准。在流程自动化中,可以设计包括招聘、入职、考核、晋升、离职的全流程数字化管理,减少纸质档案传递,以防信息滞后;利用 OCR 技术,对档案材料进行快速录入,通过AI 算法自动核验工资浮动规则,减少人工差错,保证人事管理质量、效率。

2.5 强化人才队伍的建设

在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中,需要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提供资源保障。在实际工作中,单位可以分批次进行系统操作实训,利用讲解 + 实操模式,提升人事管理人员数字技能。除了做好培训工作,还需要注重人才引进,优先招聘具有信息管理、数据分析背景的复合型人员,对技术岗位进行充实。此外,单位可以创建技术交流群组,定期对系统更新要点、问题解决方案进行分享,进而全面提升人事管理队伍综合能力和素养。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时代背景下,加强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是非常必要的,不仅能够提升管理效率和质量,还能够保障信息安全,促进单位可持续发展。现阶段,由于受到诸多因素影响,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影响到单位发展。想要改善这一现状,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意识到信息化建设对人事管理的重要性,且结合具体情况,采取科学有效手段,灵活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高效的人事信息分类、收集、审核等工作,进而有效提升人事管理效果,保证人事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参考文献:

[1] 戴雅婷 , 郭娜 . 科研事业单位如何推进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 [J]. 人力资源 ,2024,(20):104-105.

[2] 郭宇 .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思路与对策分析 [J].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23,(09):139-142.

[3] 张莉莉 . 加强农业科研单位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要点分析 [J].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3,(10):117-119.

作者简介:刘粟(1992.2-),女,汉族,本科,湖南桃源,政工师,主要从事党建政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