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理念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探究
王丽颖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黄水小学
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深入推进,核心素养理念已成为指导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方向,小学阶段作为学生数学素养形成关键期,如何将核心素养理念有效融入教学模式,成为当前教育工作者面临重要课题。探究立足小学数学教学实际分析核心素养融入困境,探索教学方法创新策略与学生思维培养路径,完善课堂评价体系构建素养导向建设举措,旨在推动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提升,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全面发展。
一、小学数学教学现状,核心素养融入困境
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虽然核心素养理念逐渐受到重视,但实际课堂运用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教师认知层面上对核心素养内涵理解不够深入,课堂教学中往往侧重知识传授而忽视能力培养,造成核心素养培育流于形式。部分教师习惯于传统讲授模式缺乏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参与度不高,难以激发主动探究兴趣。教学内容上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不充分,教学活动情境化程度不足与现实生活联系不紧密,学习内容碎片化趋势明显难以形成系统完整知识体系。学校管理层面教学评价机制仍偏重分数结果,忽视过程性评价考核方式单一,无法全面反映学生数学素养发展情况,区域发展不平衡现象普遍存在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师资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偏远地区学校教学设施简陋,信息化教学条件匮乏无法满足核心素养培育需求。
家校合作机制建设不完善也制约着核心素养培育效果,家长对新课程改革理解有限教育观念相对滞后,过分关注考试成绩而忽视能力培养,无形中增加教师教学压力。学生方面学习方式习惯单一,思维模式较为固化创新意识不强,数学学习兴趣参差不齐部分学生缺乏主动探究精神,小学生认知特点决定其抽象思维能力有限,而数学学科抽象性较强,教师在转化抽象数学概念过程中缺乏有效策略,导致学生理解困难学习效果不佳。核心素养培育需要长期系统规划,然而当前教学实践中常见短期行为缺乏持续性投入与关注,素养培育效果难以巩固提升。
二、教学方法创新策略,学生思维培养路径
教学方法创新成为小学数学课堂转型关键环节,问题情境创设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应精心设计贴近现实情境问题,将抽象数学概念转化为具体可感知内容,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思考。探究式学习强调学生自主发现规律,通过观察、比较等思维活动构建知识体系,游戏化教学策略将学习内容融入游戏规则,使枯燥知识变得生动有趣,降低学习难度感知。合作学习模式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与沟通能力,设置小组任务明确分工责任,建立奖励机制促进互助互学,直观教具应用帮助学生建立数感,借助实物操作体验数量关系变化。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小数除法教学中,教师应当通过创设购物情境导入新课,课堂伊始呈现超市海报图片,上面标注某款笔记本售价二十五元,让学生思考:小明用一百元购买四本,收银员应找回多少钱?学生计算得出应找回零钱引出小数除法概念。接着教师应当设计递进式探究任务,提供不同价格商品与购买数量引导学生发现计算规律,如“某款橡皮售价二点五元,购买十个需花费多少钱,某种铅笔每支一点八元,小华带十八元能购买几支?”通过这些问题情境学生逐步理解小数除法意义与计算方法。随后开展模拟超市小组活动,每组设置不同角色有人负责采购,有人担任收银员,有人核对账目在真实情境中应用小数除法知识,教师巧妙设置计算陷阱如含有零结尾商值情况,引导学生讨论探究解决方法。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课堂评价体系完善,素养导向建设举措
课堂评价体系完善需转变传统单一考核方式,构建多元立体评价机制,课堂评价应关注学生学习全过程,注重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通过观察记录、作业分析等方式收集学习证据,形成动态发展档案。建立自评互评师评三位一体评价模式,引导学生客观认识自我学会合理评价他人,培养反思能力与批判思维,设计层次分明评价标准细化评价指标,使评价过程可视化可量化。学习档案袋方法应用能系统记录学生成长轨迹,包括优秀作业、解题思路等成果收集定期进行反思总结,课堂即时反馈机制建立通过小白板、手势信号等工具,及时了解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评价结果应用于教学改进,形成评价—反馈—改进良性循环,素养导向建设举措方面学校应加强教研活动,组织集体备课、观摩课等形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第一章圆柱与圆锥教学中,教师应当采用项目评价方式融入立体几何探究,课堂伊始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圆柱圆锥实物,如易拉罐、冰淇淋筒等,建立几何体感性认识。随后组织立体几何模型创作项目,学生四人小组协作完成模型制作与探究任务,评价设计分为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两部分:过程评价关注小组合作情况由组内成员互评与教师观察共同完成,评价表中包含任务分工合理性、讨论参与度等维度;结果评价则聚焦作品创新性与汇报表现,采用小组互评方式进行。学生需完成圆柱圆锥模型制作,探究两种几何体特征区别,测量记录相关数据发现体积计算公式,最后进行成果展示,教师巧妙设置评价情境如几何体设计师角色扮演,学生需从实用性、美观性等角度评价其他小组作品激发评价兴趣。课程结束后每位学生撰写学习反思,记录自己对圆柱圆锥概念理解变化,思考解决问题过程中遇到困难与克服方法,教师根据评价结果分析学生学习情况,针对共性问题进行教学调整对个别学习困难学生提供精准帮助。
结论
通过对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分析,探究发现核心素养融入过程中存在教师理解不深、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针对这些困境提出教学方法创新策略,包括问题情境创设、探究式学习导入等,同时完善课堂评价体系构建多元评价机制,注重过程性评价建立成长性评价理念。探究强调学校应加强师资培训、创新课程资源开发、构建家校协同机制,形成素养导向建设合力,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育各方共同努力持续探索,方能实现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全面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 王问 . 基于核心素养理念的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探究 [J]. 考试周刊 , 2024(46).
[2] 刘尧敏 . 基于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J]. 花溪 , 2021(12):1.
[3] 王霞 . 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究 [J]. 科学咨询 , 2018.DOI:10.3969/j.issn.1671-4822.2018.1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