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提升探究

作者

李茂

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梅城镇完小

引言

在小学阶段,数学作为基础学科之一,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计算能力作为数学学习的基础,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后续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许多学生在计算方面存在困难,如计算速度慢、错误率高、缺乏计算策略等。因此,如何有效提升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从教学实践出发,结合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探讨提升学生计算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现状

(一)计算速度慢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许多学生在进行计算时,速度较慢,往往需要花费较长时间才能完成一道简单的计算题。这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也限制了他们数学思维的拓展。

(二)准确率低 除了计算速度慢之外,学生在计算过程中还普遍存在准确率低的问题。一些学生在计算时容易出错,导致最终答案错误。这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成绩,也打击了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

(三)缺乏计算思维 许多学生在进行计算时,往往只是机械地套用公式或方法,缺乏深入的思考和理解。他们往往只关注计算结果,而忽视了计算过程中的思维活动。这种缺乏计算思维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学生计算能力的提升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提升策略

(一)注重基础训练,夯实计算基础 要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首先要注重基础训练,夯实他们的计算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加强对学生的口算、笔算等基础技能的训练,让他们熟练掌握各种计算方法和技巧。同时,我们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让他们在计算过程中能够迅速判断结果的合理性,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二)创设教学情境,激发计算兴趣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可以创设一些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贴近的教学情境,将计算融入其中。例如,在教授加减法时,我们可以创建一些实际的生活场景,比如超市购物多种商品金额累加和最终的结账找钱,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进行计算。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还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计算的实际意义。

(三)加强思维训练,培养计算思维 在计算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计算方法,更要注重培养他们的计算思维。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思考和探索。例如,在教授乘法分配律时,我们可以设计一些需要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的题目,让学生在计算过程中体会乘法分配律的优越性。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还能够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

(四)注重习惯养成,提高计算效率 良好的计算习惯是提高计算效率的重要保障。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题习惯、书写习惯和检查习惯等。例如,在审题时,我们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题目要求,理解题意;在书写时,我们要要求学生字迹工整、格式规范;在检查时,我们要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进行验算,确保计算结果的正确性。通过这些习惯的养成,学生的计算效率将会得到显著提升。

(五)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技术手段辅助教学,提高计算教学的效果。例如,利用计算器进行复杂计算练习,利用数学软件进行图形演示和数据分析等。这些技术手段不仅可以丰富教学手段,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实例分析

以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为例,我们可以采用以下策略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教学开始时,我们可以创设一个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如购买图书、计算班级人数等,引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问题。通过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引导探究,掌握方法

在探究过程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自主发现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规律和方法。例如,可以让学生先尝试计算一些简单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题目,然后引导他们总结计算方法和步骤。同时,我们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计算过程。

(三)巩固练习,提升能力

在掌握计算方法后,我们需要通过大量的巩固练习来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这些练习可以是基础性的口算题、估算题,也可以是综合性的应用题。在练习过程中,我们要注重题目的多样性和层次性,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同时,我们还要及时反馈学生的练习情况,指出存在的问题并给予指导。

(四)总结反思,深化理解

在教学结束时,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反思活动。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过程,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体会。通过总结反思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深化对计算方法和规律的理解,提高计算能力和思维水平。

四、结论

提升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作为教师,我们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通过实际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计算习惯和思维能力。同时,我们还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性格特点,因材施教,为每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帮助。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需要从基础训练、教学情境、思维训练、习惯养成和因材施教等多个方面入手,不断探索和实践有效的教学策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为他们的后续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我们也希望广大数学教师能够共同努力,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林梅华 . 乡村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计算能力提升的困境与突破[J]. 华夏教师 , 2025, (15): 62-64. DOI:10.16704/j.cnki.hxjs.2025.15.026.

[2] 刘宁 . 铸基固本: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提升策略 [J]. 华夏教师 , 2025, (15): 97-98. DOI:10.16704/j.cnki.hxjs.2025.15.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