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构建农村初中英语生态表达课堂实践

作者

张衡

江安县留耕初级中学校 四川江安 644221

摘要:本文聚焦农村初中英语教学,针对农村初中生英语表达能力薄弱的现状,致力于构建生态表达课堂,让学生在英语课上能自由的表达。通过融合生态教育理念,创设自然和谐的教学环境,运用多样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英语表达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

关键词: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生态表达课堂;实践研究

在英语教育领域,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始终是关键目标之一。对于农村学生而言,受限于经济条件、教学资源、语言环境等因素,英语表达能力的发展相对滞后。

一、生态表达课堂的理论基础

1. 生态教育理论

生态教育理论强调教育与自然、社会环境的和谐共生。在英语教学中,意味着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贴近生活、充满生机的语言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自然的氛围中感受和运用英语。

2. 语言习得理论

语言习得理论认为,语言学习是在大量可理解性输入的基础上,通过不断的语言实践和互动逐渐掌握语言的过程。生态表达课堂注重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语言输入,实现语言的有效习得。

二、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1.教学资源匮乏

农村学校在多媒体设备、英语资料、语言环境等方面相对短缺。许多学校虽有一定的多媒体教学设备,但相对陈旧。除英语教材外缺乏课外阅读、口语资料,缺乏用于创设情境的视频资源,限制了多样化教学方法的实施,不利于学生英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2.教学方法传统

农村英语教师大多仍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侧重于语法讲解和词汇背诵,忽视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和语言表达训练。教学过程缺乏互动性,学生参与度低,被动接受知识,导致学生对英语学习兴趣不高,表达能力难以得到锻炼。

3.学生基础薄弱且差异大

农村学生英语启蒙相对较晚,部分学生对英语学习缺乏自信,不敢开口表达。另外,受家庭学习环境和学习能力的差异,学生间英语水平差距较大,增加了教学的难度。

三、构建生态表达课堂的实践策略

1.优化教学环境

(1)创设校园英语氛围

校园内设置英语角,张贴英语海报、标语,利用校园广播播放英语歌曲、小故事,学校开设英语文化周等。鼓励学生在英语角用英语交流,营造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

(2)打造生态课堂空间

在教室布置上融入英语元素,如设立英语图书角,摆放适合学生阅读的英语简易读物、英语作品、手抄报、绘本等。

2.整合教学内容

(1)结合农村生活实际

将教材内容与农村生活紧密联系,拓展教学内容。例如,在学习关于季节的单元时,引导学生用英语描述农村不同季节的农事活动,如 “In spring, we plant rice seedlings in the fields.” 在学习关于动物的知识时,让学生介绍自家养殖的家畜家禽,如 “My family has several chickens.”

(2)补充乡土文化内容

挖掘农村地区的乡土文化资源,将其融入英语教学。如介绍农村传统节日习俗,像春节期间的贴春联(paste Spring Festival couplets)、吃年夜饭(have a big dinner on New Year's Eve)等活动;用英语讲述当地的民间故事,用英语传承乡土文化,同时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达素材,提升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英语表述能力。

3.创新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

创设各种贴近农村生活的英语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运用英语进行交流。例如,模拟农村集市购物情境,设置不同摊位,学生分别扮演摊主和顾客,用英语进行讨价还价、询问商品信息等对话。又如,创设农事劳动情境,学生分组模拟种植农作物过程,用英语描述每个步骤,如 “First, we need to dig the soil. Then, put the seeds in the holes.”

(2) 合作学习法

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如小组项目式学习。给定一个主题,如 “Our Beautiful Village”,小组成员分工合作,通过调查、收集资料、讨论等方式,用英语完成一份介绍自己村庄的文章,可以包括村庄的地理位置、特色农产品、村民生活等方面内容。

(3)任务驱动教学法

布置多样化的英语表达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提升能力。例如,鼓励喜欢拍短视频的学生制作英语短视频,主题可以是 “My School Life in the Countryside”,要求学生用英语进行旁白解说,介绍学校的日常活动、校园环境等。或者让学生撰写英语游记,描述一次学校的研学行活动,从出发前的准备到旅途中的所见所闻,再到最后的感受,通过完成这些任务,促使学生主动运用英语进行表达,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表达水平。

4. 建立多元评价体系

(1)过程性评价

关注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包括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小组活动中的贡献、口语表达的进步情况等。通过课堂观察记录、学生自评与互评等方式进行评价。

(2)成果性评价

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如书面作业、英语作品、英语作文、手抄报、短视频等,除教师评价外,增加学生作品展示环节,由全体同学投票评选出优秀作品,并给予奖励。

四、实践效果与反思

1. 实践效果

经过一学年的生态表达课堂实践,对比实验前后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测试成绩、课堂观察记录以及学生的问卷调查反馈,发现在口语表达方面,学生用英语表达的意愿显著提高,课堂上主动发言的学生增加了25%,学生的自信心明显增强。在书面表达中,语法错误减少,内容更加丰富、逻辑更加清晰,优秀率从之前的 12%提升至30%。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大幅提升。

2. 实践反思

在实践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例如,部分教学资源的准备仍不够充分,难以找到完全贴合农村生活实际的高质量音视频资料。此外,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个别学生参与度不高,存在“搭便车”现象,需要进一步优化小组合作机制,明确小组成员分工,加强监督与引导。

构建农村初中英语生态表达课堂是提升农村学生英语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实践过程中还面临一些挑战,但随着不断的探索与改进,生态表达课堂将为农村初中英语教学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助力农村学生在英语学习道路上取得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