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新课标下听力命题的有效性与实施策略
梁静雅
茂名市电白区第二小学
摘要:本文基于《外研版(三起)英语五年级下册》的教材内容,探讨了小学英语听力命题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通过精选贴近学生生活的听力素材,创新多样化听力题型设计,科学设置题目难度梯度等措施,可以有效提升听力命题质量,落实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语言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关键词:小学英语;新课标;听力命题;有效性;实施策略
引言:随着新课标的全面实施,听力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地位日益突出。高质量的听力命题是实现有效听力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外研版(三起)英语五年级下册》涵盖了丰富多样的听力素材和题型,为探讨小学英语听力命题提供了很好的样本。本文将结合该教材的具体内容,分析当前小学英语听力命题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以期为提升听力命题质量提供参考。
一、提升听力命题质量的重要性
(一)落实新课标要求的必要举措
新课标明确指出,小学英语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要“在语言实践中学习语言知识,在语言应用中发展语言技能”。而听力作为语言输入的主要途径,是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关键环节。高质量的听力命题能够引导教师科学设计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丰富真实的语言输入,帮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习得语言,提高语言水平。因此,提升听力命题质量是落实新课标听力教学目标的重要保障[1]。
(二)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关键环节
语言能力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语言知识、语言技能、语言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等。其中,语言技能主要指听、说、读、写四种技能。作为语言输入的主要渠道,听力在语言习得中具有基础性作用。通过大量优质的听力输入,学生能在无意识中习得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能力。因此,精心设计的听力题目对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至关重要。
(三)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
参与听力命题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命题过程中,教师需要深入研读教材,挖掘教学重难点;需要分析学情,把握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语言水平;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合理设计题型,控制难度。这一系列的思考和实践,能够帮助教师深化对课程标准的理解,提升教学设计与评价的能力,实现专业能力的自我提升[2]。
二、当前小学英语听力命题存在的问题
(一)命题素材脱离学生生活经验
听力素材选择的适切性直接影响着听力教学的效果。然而,当前一些听力试题存在素材选取不当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以五年级下册Module 6 Unit 2“She visited the Tianchi Lake.”为例,对话中涉及长城、天池等景点,对于许多没有相关游览经历的学生而言比较陌生,不容易引起共鸣。类似的例子在其他单元中也有出现,如Module 9 Unit 1“We laughed a lot.”中提到的马戏团表演,Module 10 Unit 1“Where are you going?”中提及的纽约之行等。这些脱离学生生活的素材不利于调动学生兴趣,引发情感共鸣,也不利于学生根据已有经验构建新知识的意义。
(二)题目形式单一缺乏创新
小学生好奇心强,喜欢新鲜事物。然而,当前许多听力题目形式较为单一,以选择题、判断题为主,学生长期做这些模式化的题目容易产生审美疲劳,失去做题的动力。以五年级下册为例,每单元的听力练习大多为选择题,即听音频填空或选择正确的图片、单词等。偶尔穿插几道判断题,但形式仍较单一。缺乏连线、填空、排序等多样化题型,难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题目编排也较为程式化,通常就是几道选择题加一两道判断题,缺乏新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难度梯度设置不合理
难度适中、梯度合理的听力题目,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积极性。但从当前的命题实践看,一些听力题目在难度设置上还存在一定问题。主要表现为忽视学生的实际语言水平,要么题目偏难,要么偏简。难度过高,部分学生可能会产生畏难情绪;难度过低,优秀学生又提不起兴趣。以五年级下册为例,Module 5 Unit 1“It's big and light.”的听力练习偏简单,对话节奏较慢,内容也比较浅显;而Module 8 Unit 2“I made a kite.”的部分题目又略显复杂,涉及了make的过去式用法和一些低频词汇,对学生的词汇量和语法知识提出了较高要求。难度的起伏跨度较大,整体的梯度设置有待完善。
三、提高听力命题有效性的策略
(一)精选贴近学生生活的听力素材
选取学生感兴趣、有话题度的素材,是提高听力命题质量的首要环节。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背景、认知特点,尽量选取他们熟悉的话题,如家庭、学校、游戏、运动等。以五年级下册为例,Module 3 Unit 1“She had eggs and sausages.”围绕早餐展开对话,Module 7 Unit 1“My father goes to...”讲工作和日常安排,都比较贴近学生生活。教师还可以适当选取学生喜爱的歌曲、故事、动画片等作为听力材料,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培养听力能力。当然,素材选择也要与单元话题、语言点相结合,难度要适中,不能只图有趣而忽视了教学目标。通过前后呼应、突出重点的素材选择,让学生用已知经验去理解新知识,构建语篇意义,提高听力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创新多样化听力题型设计
良好的听力题型设计,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兴趣,培养语言思维。单一的题型容易引起学习倦怠,因此教师要注重创新,力求题型多样化。除了传统的选择题、判断题,可以适当增加连线、填空、排序等新颖题型。比如,在五年级下册Module 1 Unit 2“She didn't have a television.”的基础上,设计一道连线题,将人物和他们拥有的物品进行匹配。在Module 8 Unit 1“Will you help me?”的对话练习后,可以出一道排序题,让学生将对话内容按顺序排列。此外,还可以适当引入表演、绘画、竞赛等活动型题目。例如,听一段对话后,让学生分角色表演;听一个故事,画出故事的关键场景;以抢答的方式完成句子或回答问题。灵活多样的题型,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还能激发学生潜能,促进创新思维的养成。
(三)科学设置题目难度梯度
难度适中、层次分明的听力题目,是保障教学质量的关键。命题时要遵循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原则,同时兼顾不同水平学生的需求。可以借鉴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从识记、理解到应用、分析、评价、创造,设计不同层次的题目。以五年级下册为例,Module 4 Unit 1“Let's make a home library.”可以设置基础题,考查学生对make和let's用法的识别;稍作拓展,引导学生分析句子成分,如主语、谓语、宾语等;进一步提升,鼓励学生评价建议是否可行,创造性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在题目编排上,也要前后呼应,层层递进。如Module 6 Unit 1“I went there last year.”可先设计选择题,考查学生对go的过去式及时间状语的掌握;而后设置判断题,引导学生分析语篇逻辑,理解上下文语义。总之,科学合理的难度设置,既要为学困生搭建“拾阶而上”的梯子,又要为优等生预留“一展身手”的空间。
结语:提高小学英语听力命题质量,需要广大教师在理念更新、素材选择、题型创新、难度控制等多个层面下功夫。作为小学英语教师,我们要以新课标为指引,准确把握教材特点,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优化命题的策略。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用心用情设计每一道题目,让听力考试成为促进学生成长的“助推器”,而不是“绊脚石”。
参考文献:
[1]沈萍.小学英语试卷编制中的问题分析及改进对策[J].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2016,39(04):45-51.
[2]朱兰萍.例析新课标理念下小学英语学科的命题趋势[J].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2014,37(05):3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