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探究
曹丽娜
乌审旗沙尔利格小学 017300
引言
核心素养是学生适应终身发展所需的关键能力,对学生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有直接的影响。在新课标背景下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教师需要根据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需求,对数学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改革与优化调整,构建高效、优质的数学课堂,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知识学习环境,助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1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学生探索空间时间不足
小学阶段学生在校时间相对较短,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单纯追求进度,将大量时间用于新知识的讲解和题型分析,没有为学生预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主探讨。这就使很多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机械记忆,教师也不知道学生思维盲点所在。数学教学抓进度,重分数,忽视了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激发,也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完善。如何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激活学生创新意识,是教师需要思考的重点问题。
1.2 忽视创新性教学理念运用
新课标提出后,项目式教学、跨学科融合育人、游戏化教学等新模式受到广泛关注,但是很多教师因为小学生活泼好动,将注意力放到了课堂秩序维护,在学生管理层面没有将一些创新性理念恰当融入。一些主题项目,虽然引入课堂,但是教师也不能对学生学习过程及最后的学习成果进行追踪和评估,使得很多学生数学学习的持续性较差,还有一些学生半途而废,不能真正取得有效学习成果。这些都与新课标的创新性育人理念不符,影响了数学学习的成效。
2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优化策略
2.1 创设生活情境,培养学生知识应用意识
数学知识具有生活性、实践性、多元性与抽象性等特点,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基于这一特点,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挖掘提炼学生熟悉、常见的生活化教学素材,设计生活化教学情境,大幅降低抽象复杂数学知识的理解难度,逐步拉近学生与抽象数学知识的距离,让学生在数学知识学习过程中能够有所收获,提升学生数学知识的运用意识和推理分析能力,为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长远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持。例如,在“分数的加减法”知识点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创设生日蛋糕切块情境:“儿童节是花花的生日,爸爸和妈妈在这一天为花花准备了一个 12 寸的生日蛋糕,花花邀请了 7 位同学一起分吃蛋糕,妈妈将蛋糕用刀平均分成 10 份,同学每人吃了一份,花花自己吃了一份,妈妈吃了一份,还剩下一份又被花花吃掉了,请问花花吃了多少蛋糕,是蛋糕的几分之几?”情境创设结束后,学生将迁移运用已有的经验与认知,将蛋糕当作整体,有效梳理题目中的数量关系,精准把握重点、难点知识,进一步提高数学新知识的学习质量和效果。
2.2 信息技术辅助教学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丰富多样的信息技术软件,能够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体验.基于此,教师可以利用在线教育平台、数学学习软件、虚拟实验室等工具,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以直观、动态的形式呈现,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参与度,提升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以“圆的面积”教学为例,教师运用智能科技辅助教学,在推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这一教学环节中,进行了如下实践:教师先在多媒体屏幕上展示一个圆形,然后通过动画逐步将这个圆平均分成8等份、16等份、32等份.随着等分份数的增加,每个小扇形的形状越来越接近三角形.接着,动画演示将这些小扇形重新拼接,一开始拼成的图形近似于平行四边形,随着等分份数的不断增多,拼接后的图形越来越接近长方形.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的半径和周长之间的关系.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教师利用数学学习软件,让学生自己在平板电脑上进行操作.学生通过拖动等分份数的滑块,直观地看到不同等分情况下图形的变化.当学生将圆等分成64等份时,拼接后的图形已经非常接近长方形.然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测量和计算.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发现长方形的长约等于圆周长的一半,长方形的宽约等于圆的半径.此时,教师给出提示:长方形的面积
长 × 宽,那么圆的面积应该如何计算呢?经过思考,学生得出:圆的面积
圆周长的一半 × 半径
r2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学生专注地盯着屏幕,认真地进行测量和计算,遇到问题时,随时点击软件中的帮助按钮获取提示。
2.3 重视主题探究,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发展
以新课标为指引,小学数学教学要重视让学生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这就要求在数学教学工作开展中跳出单纯对成绩的关注,让学生学会更好地理解事物的本质属性,真正建立数学与现实世界的紧密联系。这样可以让学生跳出题海,通过有效的主题探究,将一些计算信息简约化,更好地培养学生科学品质和理性精神。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应用信息技术辅助学生对问题情境有效理解。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动手动脑、实践操作,在不断的尝试分析、运算推理中,让学生建立数学思维与现实世界的紧密关联。教师可以抓住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想象力,通过主题教学的落实,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知识探究过程中来,以信息技术为辅助,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引入更多延伸性问题,让学生通过闯关挑战的方式逐一突破。在一项又一项问题解决中,让学生对其中的一些相似算法有效总结,这样才能真正落实新课标育人理念,提高学生计算答题能力的同时,带动学生数学思维完善发展。
结语
总之,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开展,要以核心素养为导向,重视创新性育人。在教学工作开展中,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通过多元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入创新性理念,促进学生学用结合。教师还要借力信息技术,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真正实现课堂内外有效衔接,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为学生长远性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祝香花.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J].江西教育,2024(23):70-71
[2] 张海洋.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小学教学研究,2024(14):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