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立德树人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践研究

作者

覃羽

重庆师范大学附属城口实验中学校 重庆 405900

高中阶段,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已经得到一定发展,自我意识趋于成熟,为德育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立德树人观念的引领下,需要在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强调品德修养塑造。除各个学科在授课阶段渗透的思想观念之外,班主任需要担起责任,设置与德育教育相关的工作目标,转变思路,尽可能在较为轻松、不造成额外压力的情况下培养核心素养,引导学生向好向善发展。

一、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教育价值

高中阶段在学生自我意识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评判标准和思考方式,能够基于客观事物和事件生成个人看法。这种观点和看法并不成熟,容易被外界因素和不良思想影响,从而形成错误认知。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能最大程度地为学生提供正向引导,传递科学、正确、全面的思想认知,强化精神内核,使学生能够坚守本心。从班级管理的角度考虑,班主任德育工作培养了学生的主人翁精神,使其积极参与到班级管理中,通过学生和教师两个主体的共同努力建立完善的班集体。从社会和家长层面分析,德育工作将学生培养成合格的社会公民,使其作为家庭成员能够稳定家庭关系,作为社会公民能够助力国家发展。

二、立德树人视角下优化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策略

(一)强化榜样引领作用

在校园生活中,班主任与学生的关联度较为紧密,从学习和生活两个角度为学生提供帮助。模仿是学生的天性,在较为频繁地接触和沟通中,学生有极大可能将班主任的口头禅、工作态度、行事作风等融入自身,不断完善三观。基于此,班主任应当以身作则,充分发挥自身的榜样引领作用,引导学生发展,完善德育工作 [1]。除此之外,可以选择品学兼优的学生作为榜样典范,介绍知名人物的事迹,从多个维度为学生提供可以学习的榜样,多角度开展德育工作。

例如,课间跑操是学校较为常见的活动内容,利用课余时间强健体魄,缓解紧张的学习压力。然而,学生群体普遍存在缺乏运动的现象,对课间跑操存在排斥心理。此时,班主任可以根据跑操队形的设计情况选择站在排头或队伍末尾,与学生一同跑操,从而降低或消除学生的逃避心理。在学生中选择德育学习榜样时,应当采取民主投票的方式,确保学生认可选举结果,愿意在与优秀学生接触的过程中向其学习。

(二)营造良好班级氛围

良好的班级氛围为班主任工作的广泛开展确立了坚实基础,学生愿意接受班主任的教导,配合班主任工作。从高中阶段教育活动的特点切入,班主任需要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管理班级事务,工作压力较大。立德树人背景下,需要关注学生个人能力发展,提升综合素养。因此,可以营造民主氛围,充分发挥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人翁作用,引导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借此完善德育教育,推进德育工作高效进行。

例如,班干部是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重要途径,也是开展德育工作的关键方式。班主任需要给予班干部较强的自主空间,使其真正发挥各自的沟通与管理职能,承担管理班级的责任。班主任可以引导学生强化个人能力,基于班委职责服务教师和学生。增强班干部的责任感、实践技能、领导能力后,班主任需要进一步强化集体意识,引导学生将集体利益摆在首位,主动思考扩大集体利益的方式,为今后的集体生活、团队合作奠定基础。

(三)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承担教育职责的同时,班主任在学生的心目中也扮演者如同长辈般关怀者和朋友的多重角色。班主任可以在不同情境下切换身份,排解学生的负面心理,提供帮助。班主任与学生建立平等关系,在与学生交流探讨的过程中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传递思想价值,渗透德育内容,高质量开展德育工作。学生学习方面,可以肯定学生做出的努力,表扬成绩进步,指出学习的持久性,排解因短期成绩未见明显进步产生的难过、自我怀疑、患得患失等心理 [2]。

例如,考试是高中阶段较为常见的能力测试方式,学生可能因成绩不佳或学习退步产生负面情绪。此时,班主任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更加恰当的沟通方式,最大程度上解开学生的心结。比如,自信心较差的学生,班主任可以重点分析学生的进步,从做题速度、理解能力、卷面整洁度、两次错题类型对比等多个角度寻找闪光点;如果学生较为理性,规划性较强,班主任则可以与其分析利弊,条分缕析,与学生一同思考导致能力下降的原因,寻找对策。

(四)组织德育思想活动

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时,往往以思想理论传递为主,可能导致说教意味较重,激发学生的逆反心理。高中阶段,学生的自主能力较强,班主任可以组织多样化的德育活动,将理论思想转化为实际行动,引导学生践行道德理念和法律精神,塑造个人高尚品格。以德育活动为基础,学生对相关思想理念的理解更加深入,并在实践活动中学会利用所学知识和道理提升生活和学习质量。

例如,在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德育工作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纪录片、图文资料、影视片段等,在此基础上参观当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感受红色文化和浓烈的爱国主义情感。随后,组织学生分组完成社会调查,就相关社会热点话题进行访谈调研,从多元化角度思考爱国这一重要议题,并且锻炼语言表达和口语交际能力,提升在对话中的信息表达与获取能力。

结论:

综上所述,班主任在高中阶段开展工作时需要关注德育教育工作,将其融入班主任工作,在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提升的同时强化品德素养,最大化发挥教育工作的价值。班主任以身作则,在潜移默化中向学生传递正确的思想观念,营造民主氛围,与学生建立密切联系,使学生愿意与班主任交流想法,结合多样化的德育活动将价值观念落实到实际行为中,强化思想认识,推进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 韦元玲 . 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四维”实践 [J]. 中小学班主任 ,2024,(S2):13-14.

[2] 叶清 .“立德树人”视角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策略 [J]. 求知导刊 ,2023,(21):107-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