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核电厂龙卷风飞射物防护方法研究与应用

作者

高春燕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深圳 518116

摘要:龙卷风是一种破坏能力极强的自然灾害,可以摧毁建(构)筑物、损坏通风系统。其强大的作用力能卷起并抛射地面上的物体,形成飞射物,对核电厂关键基础设施构成严重威胁,可能导致核电厂事故工况发生,危及核电厂的安全。各国核电监管机构明确要求核电厂须考虑龙卷风灾害防护设计,但目前缺少系统性的核电厂龙卷风飞射物防护设计方法。本文通过调研龙卷风灾害发生机理,分析其对核电厂的主要破坏形式,结合工程实践经验,提出了体系性的防护设计方法,并研究不同防护措施在不同布置场景下的适用性,为核电厂龙卷风防护策略提供借鉴。

关键词:核电厂;龙卷风飞射物;防护方法

引言

龙卷风是一种破坏能力极强的自然灾害,具有持续时间短、移动速度快、突发性强、监测预警难等特征,通常还伴随雷暴。经调研,龙卷风生成的必要条件为“母体风暴+强对流”,一般容易发生在“雷暴积蓄+地势开阔”区域,以广东省为例,根据龙卷风诱因划分为两类:西风带龙卷和台风龙卷,其中台风导致的龙卷占比较高,而我国核电厂厂址主要为滨海厂址,且部分核电机组位于龙卷风频发省,因此,龙卷风灾害是核电厂外部灾害防护设计中必须考虑的自然灾害之一[1]。

1 龙卷风飞射物防护必要性

龙卷风对核电厂的威胁主要来自风压作用和飞射物冲击,强劲的风速可直接摧毁抗风能力弱的建(构)筑物及室外物项。高速旋转的气流形成强大的负压区,可以摧毁建(构)筑物、翻覆车辆、损坏通风系统等。强大的吸力能卷起并抛射地面上的物体,形成飞射物,对建(构)筑物,尤其是核电厂关键基础设施构成严重威胁。在龙卷风灾害对核电厂产生的多种危害效应中,飞射物对核电厂的威胁最大,因此,需要对核电厂抵御龙卷风飞射物的能力开展分析评价,及时消除潜在薄弱项风险。安全重要系统、设备等物项是确保核电厂安全的专用设施,为保护这些物项,任何潜在的飞射物都可能构成威胁,需要在核电厂设计中考虑防护。

2 龙卷风飞射物防护方法

对于龙卷风产生的飞射物种类,至少应考虑以下三种类型的飞射物[2]:1)具有高能动、在冲撞时将发生变形的重飞射物;2)大的坚硬飞射物(对此必须提供穿透保护);3)尺寸足够小能够通过保护屏障的坚硬飞射物。在这些飞射物袭击情况下,确保不会造成对使机组返回安全停堆状态所要求的设备功能丧失。

2.1 防护设计过程

龙卷风飞射物的撞击动能较大,仅靠安全级设备本身抵御这种冲击荷载的防护策略是行不通的。且由于核电厂物项布置的复杂性和工艺系统需求的多样性,需要在不影响工艺设计方案前提下,考虑最合理的防护方法。基于核电厂整体物项布置情况和所防御的飞射物特征,防护方案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开展:1)布置尽可能避免安全重要物项成为打击靶物;2)厂房整体结构加强;3)关键部位增设飞射物防护屏障;4)精细化评价方法控制防护设计成本;5)制定合理的应急响应行动。

(1)识别保护物项清单

核电厂执行重要安全功能的系统及设备都应纳入保护清单范围,包括机械类、电气类、仪表类等物项。

(2)布置合理化

在满足工艺系统设计需求前提下,布置尽可能将安全重要物项布置在厂房内部,避免成为龙卷风飞射物的直接打击靶物,靠物项本身抵御龙卷风飞射物的设计,一般会产生较大的经济成本代价,且一些敏感的电仪设备是很难实现的。因此,需优先考虑将重要物项布置在厂房内部,通过厂房结构屏障实施保护。

但也存在比较特殊的布置情况,如在设计基准事故工况下,需要将热量排大气以实现缓解事故后果目的设备,即排热路径的排放管道及其消音装置,不可避免需要布置在厂房外部。这部分物项需特殊考虑防护措施。

(3)厂房墙体结构加强

增强核电厂安全重要厂房整体结构抗飞射物能力,如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特别是外墙抗飞射物的能力,如增加混凝土墙体厚度等。在龙卷风飞射撞击作用下,结构除了能承受飞射物撞击荷载,不发生倒塌、破裂、穿透等现象外,还应避免在墙体内测产生次生的碎甲灾害。另外,还需关注对关键部位进行局部加固,如门窗洞口位置结构、墙角等易受损区域。

抗飞射物的屏障和结构要承受和吸收飞射物的撞击载荷,以防止损坏结构、系统和部件。用于抗飞射物的屏障和结构的设计计算,钢筋混凝土屏障的穿透采用下述公式(1)进行[3]计算:

式中,M——飞射物质量(kg);D——飞射物直径(m);V——飞射物速度(m/s);H——墙、板厚度(m);ρ——混凝土密度( kg/m3)。

(4)龙卷风飞射物安全评价

对于潜在风险位置,需要开展龙卷风飞射物精细化分析评价,以确定是否需要增设飞射物防护措施。

(5)防护措施比选

对于厂房外墙潜在风险开口,增设的防护措施需根据开口的功能来确定。对于布置在室外的物项,增设的防护措施也不能影响其功能,防护措施类型需要匹配开口设计功能需求。将在2.2开展详细阐述。

(6)制定应急预案

对于龙卷风飞射物灾害防护,除了设计阶段应考虑的设计措施以外,还应在运维阶段建立完善的龙卷风预警(龙卷风灾害提前预警技术尚在逐步发展中)和应急响应机制,确保在龙卷风来临时能够迅速采取应对措施。完善的应急预案制定需要包括:提升灾害预警技术和能力、制定合理的应急行动水平(即进入核电厂不同等级应急行动的判定准则)和计划、人员疏散、机组运行策略、紧急修复等方案。

2.2 防护措施选择

防护措施需根据防护薄弱项开口的用途来确定,例如有些开口是用于人员通行的门,有些开口是需要对外释放压力的泄压口,有些是保持需要保持常开状态的通风口。对于布置在室外的物项,增设的防护屏障不能影响物项执行功能。下面将对不同类型防护屏障进行适宜性分析研究,为防护措施选择提供一些借鉴。

(1)钢格栅

适合高度9米以上,有通流需求的功能型开口,比如自然通风口、泄压口等,且会产生空气阻流,导致开口面积扩大。

(2)移动钢板

较厚重,适合地面层或屋顶层周期长的检修通道、或设备运输通道,不适合开启频率需求高的开口位置。

(3)钢柱梁结构

适合有通流需求的功能型开口,比如自然通风口或暖通系统进、排气口等。

(4)室外管道或设备防护罩

适合部分延伸在室外的设备或管道,且有检修预留需求,一般布置在高度9米以上。不能抵御汽车类飞射物,只能抵御钢管和钢球类飞射物。

3 结论

核电厂在设计过程中需考虑龙卷风飞射物的影响,通过飞射物特性研究以及工程实践经验的总结,建立了龙卷风飞射物防护设计的具体步骤,并根据布置场景差异开展防护措施的适用性分析,为核电厂龙卷风飞射物防护策略提供更精准的参考,提升了核电厂应对龙卷风飞射物的安全水平。

该方法成功应用于国内某华龙一号项目,验证了方法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也同样适用于其他三代机型。

参考文献:

[1] 核电厂厂址选址的极端气象事件(不包括热带气旋). HAD101/10. 国家核安全局,1991.

[2] Design-basis tornado and tornado missiles for nuclear power plants, RG1.76, NRC,2007.

[3] 压水堆核电厂核安全有关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要求. NB/T 20012. 国家能源局,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