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反季香椿种植技术与管理策略研究
杨明楠 周映梅
隆阳区瓦窑镇综合保障和技术服务中心
摘要: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市场需求的日益增长,反季节果蔬种植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香椿作为一种营养丰富、风味独特的传统蔬菜,因其独特的香味和较高的营养价值而深受消费者喜爱。然而,传统香椿种植受到季节限制,供应期较短,难以满足全年市场的需求。因此,本文探索农村反季香椿种植技术与管理策略,对于提高香椿的产量、延长供应期、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而且旨在通过系统分析农村反季香椿种植的关键技术和管理策略,为农民提供科学的种植指导和技术支持。同时,本研究还将结合市场需求和经济效益分析,为农村反季香椿产业的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和参考建议。
关键词:农村反季香椿;种植技术;管理策略
近年来,随着设施农业技术的普及和农业管理水平的提升,反季香椿种植逐渐在农村地区兴起。通过利用温室大棚等设施,结合科学的种植技术和精细的管理策略,可以有效克服季节限制,实现香椿的全年供应。然而,反季香椿种植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病虫害防治难度大、生长环境调控复杂、品质保证困难等。因此,深入研究农村反季香椿种植技术与管理策略,对于推动香椿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迫切的现实需求。
一、农村反季香椿种植技术
(一)品种优选与种苗处理
反季种植香椿,品种选择是关键。优先挑选适应能力强、生长周期短、产量高且品质优的品种,如红油椿、红香椿等。这些品种不仅耐寒性好,在反季环境下也能保持良好的生长态势,产出的香椿芽色泽鲜艳、香气浓郁。种苗可通过购买或自行培育获取,若自行培育,需提前进行种子处理。将种子用温水浸泡 12 - 24 小时,待种子充分吸水膨胀后,捞出沥干水分,用湿布包裹,放置在 20 - 25℃的环境中催芽,每天用温水冲洗 1 - 2 次,待种子露白后即可播种。对于购买的种苗,要选择根系发达、茎干粗壮、无病虫害的优质苗,栽种前对根系进行适当修剪,去除受损和过长的根系,以促进新根生长。
(二)设施搭建与环境调控
为满足香椿反季生长需求,需搭建合适的种植设施。常见的有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日光温室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能有效利用太阳能,为香椿生长创造适宜的温度条件;塑料大棚则成本较低,搭建方便,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在设施搭建过程中,要注意合理规划布局,确保通风、透光良好。温度是反季香椿种植的关键因素,香椿生长适宜温度为 15 - 25℃,夜间最低温度不低于 5℃。冬季可通过覆盖草帘、棉被等保温材料,以及安装暖气、地热线等加热设备来维持温度。同时,要控制好湿度,保持相对湿度在 60% - 80%,湿度过高易引发病虫害,过低则会影响香椿芽的生长发育。可通过通风换气、喷雾等方式调节湿度。光照方面,香椿虽耐阴,但在生长过程中仍需充足的光照,冬季光照时间短,可通过安装补光灯延长光照时间,促进香椿光合作用。
(三)科学田间管理与病虫害防治
香椿种植后,田间管理至关重要。施肥要遵循 “薄肥勤施” 原则,以有机肥为主,适量配合化肥。在香椿生长初期,可追施氮肥,促进植株生长;在香椿芽萌发期,增施磷钾肥,提高香椿芽的品质和产量。同时,要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避免积水,以免造成根部腐烂。定期进行中耕除草,疏松土壤,减少杂草对养分的竞争。反季香椿种植过程中,病虫害防治不容忽视。常见的病虫害有根腐病、白粉病、蚜虫等。对于病虫害,要坚持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方针。加强田间管理,保持设施内通风透光良好,降低病虫害发生几率。一旦发现病虫害,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对于根腐病,可通过改善土壤透气性、控制浇水等方式预防,发病后可用多菌灵等药剂灌根治疗;白粉病可使用粉锈宁等药剂喷雾防治;蚜虫可用吡虫啉等药剂进行喷雾防治。在使用农药时,要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确保食品安全。
二、农村反季香椿种植的管理策略
(一)温度与光照管理
反季香椿种植通常依赖于温室或大棚等设施来实现对温度和光照的有效控制。在冬季或早春等寒冷季节,温室或大棚内的温度需保持在15-25℃之间,这是香椿生长的最适温度范围。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种植户需要安装加热设备,如热风炉、地暖等,并根据天气变化和香椿生长需求适时调整加热强度。同时,为了保持温室或大棚内的温度稳定,还需采取良好的保温措施,如使用双层保温膜、增加墙体厚度等。光照也是影响香椿生长的重要因素。在冬季或阴雨天气,自然光照不足,种植户需安装补光灯来补充光照。补光灯的选择应根据香椿的光合作用特性来确定,一般选择光谱范围与太阳光相近的LED灯或高压钠灯。补光灯的使用时间应根据香椿的生长阶段和光照需求来灵活调整,以确保香椿能够正常进行光合作用。
(二)水肥调控与土壤维护
反季香椿种植中,水肥调控是确保香椿健康生长和高产的关键。在浇水方面,应遵循“见干见湿”的原则,即土壤表层稍干时再浇水,避免过度浇水导致根部腐烂。同时,浇水时应尽量采用滴灌或喷灌等节水灌溉方式,以减少水分蒸发和土壤板结。在施肥方面,应注重基肥和追肥的配合使用。基肥应在种植前施入,以有机肥为主,如腐熟的农家肥、堆肥等,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追肥则应根据香椿的生长阶段和需肥规律来适时施入,一般以复合肥为主,同时可根据需要补充微量元素肥料。在施肥过程中,应避免肥料直接接触香椿根部,以免造成烧根现象。此外,土壤维护也是反季香椿种植中不可忽视的一环。种植户应定期对土壤进行翻耕和松土,以改善土壤通气性和保水性。同时,可适量施入有益微生物菌剂,以促进土壤微生物的繁殖和活动,提高土壤肥力。
(三)病虫害综合防治
反季香椿种植中,病虫害的频发是影响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因此,采取综合防治策略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注重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例如,可通过合理轮作、选用抗病品种、清洁田园等措施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利用黄板诱杀蚜虫、蓝板诱杀粉虱等物理防治方法;利用天敌昆虫、生物农药等生物防治手段来控制病虫害。在化学防治方面,应严格遵循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的规定,选择低毒、高效、环保的农药品种,并严格按照推荐剂量和施药方法进行使用。同时,应避免长期单一使用同一种农药,以防止病虫害产生抗药性。
三、结语
总而言之,农村反季香椿种植技术与管理策略的研究对于推动香椿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多样化技术与管理策略,有效克服了季节限制,提高了香椿产量和品质,为农民增收开辟了新途径。
参考文献:
[1]柯善仁.红油香椿芽早熟高产种植技术[J].河北农机,2023,(23):145-147.DOI:10.15989/j.cnki.hbnjzzs.2023.23.054.
[2]白华飞.香椿种植技术探讨[J].新农业,2022,(17):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