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基于幼儿个性发展的大班毛毡艺术课程支持策略

作者

张娅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乌审旗第一小学 内蒙古鄂尔多斯 017300

摘要:幼儿时期是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毛毡艺术课程为培养幼儿个性提供了丰富的可能,然而,当前幼儿园大班毛毡艺术课程实施中仍存在诸多不足,制约了幼儿个性的有效发展。本文从毛毡艺术课程对幼儿个性发展的重要意义出发,分析了大班毛毡艺术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支持策略,以期为毛毡艺术课程促进幼儿个性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幼儿园大班;毛毡艺术课程;个性发展;支持策略

引言:

幼儿时期是个性形成与发展的关键时期,个性是一个人稳定的行为风格和独特的思维方式,是完整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3-6岁是幼儿个性发展的关键期和敏感期,此时个性塑造最容易受教育影响,因此,加强幼儿园阶段的个性培养,引导幼儿多元、独特、创造性的个性发展至关重要。大班幼儿已经具备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初步的审美、创新意识,是开展个性化毛毡艺术课程,激发个性潜能的有利时期,然而,从当前幼儿园大班毛毡艺术课程实施现状来看,仍存在诸多不足,还不能很好地满足幼儿个性发展的需求。

一、毛毡艺术课程对幼儿个性发展的重要意义

毛毡是一种独特的纺织品,利用羊毛的特性,通过反复揉搓、碾压,使羊毛纤维自然黏合而成,它柔软蓬松、色彩丰富、可塑性强,为儿童提供了触觉、视觉的独特审美体验,是幼儿艺术教育的优质资源,开展毛毡艺术课程对于促进幼儿个性发展具有重要价值。毛毡艺术有助于培养幼儿的独立性,独立是个性发展的前提,毛毡制作过程娴熟、有趣,能充分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在制作中,幼儿独立探索材料性质,尝试不同技法,获得直接体验,能够极大增强幼儿的独立意识和能力。毛毡艺术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创造力是个性发展的核心,不同于简单、机械的手工制作,毛毡艺术形式灵活多样,色彩、造型千变万化,为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在毛毡创作中,幼儿在玩中学,在做中思,创造力得到充分激发和培养。

二、幼儿园大班毛毡艺术课程实施不足

(一)课程目标定位模糊,缺乏个性化

目前,多数幼儿园对毛毡艺术课程的价值认识还比较肤浅,在目标定位上长流于“好玩有趣”“练习动手”“培养兴趣”等泛泛而谈,缺乏深层次的思考。园方对开设课程意义的认知模糊,使得课程目标流于形式化,忽视了促进幼儿个性发展的核心要义,未能真正体现出毛毡艺术独特的个性化价值诉求。

(二)课程内容选择单一,创新性不足

调查显示,目前多数大班毛毡艺术课程内容以传统技法为主,如簇绒画、披肩、挂件等,这些内容虽然有利于幼儿初步学习毛毡制作,但形式较为单一,创新性不足。部分幼儿园照搬成人或小学生的毛毡制作内容,要求每个幼儿做相同的作品,缺乏个性特色,难以激发幼儿创新思维,满足其好奇心和探索欲,同质化、程式化的课程内容,抑制了幼儿的个性表达。

(三)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幼儿主体性

大班幼儿思维活跃,渴望参与和体验,然而不少教师在毛毡课堂教学中,仍然习惯于扮演主导和灌输的角色,以教师为中心组织教学。教师过多地向幼儿示范和讲解,而忽视引导幼儿动手探索和创造;面对幼儿的个性化表现,不加引导,甚至加以制止,要求每个幼儿做相同的作品,按照统一的“规范”进行;机械照本宣科,忽视了幼儿的个性差异和表达需求,压抑了幼儿个性发展的空间。

三、基于幼儿个性发展的大班毛毡艺术课程支持策略

(一)明确课程目标,突出个性发展导向

幼儿园在开设大班毛毡艺术课程时,首先要从幼儿的现实需求和毛毡艺术的特点出发,科学制定切合幼儿个性发展的课程目标,要树立“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立足大班幼儿身心发展水平,充分考虑幼儿的个性差异,本着最大限度地激发和满足幼儿个性化发展需求的原则,将“促进个性发展”纳入课程总体目标之中,使之贯穿、统领课程各环节的实施。在课程具体目标设置上,既要包含让幼儿掌握毛毡制作基本技能的技能目标,也要将培养幼儿探索精神、想象力、创造力等纳入其中,重点突出幼儿个性表达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园方和教师要统一课程目标认识,将促进个性发展作为开展毛毡艺术课程的重要诉求,并通过家园共育,使家长了解支持课程目标,共同为幼儿个性成长创造良好环境。[1]

(二)优化课程内容,丰富个性发展资源

大班幼儿思维灵活,想象力丰富,需要更加丰富多元的毛毡制作体验,因此要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优选和拓展课程内容,提供丰富的个性发展资源。一方面,要在传统毛毡工艺的基础上,开发形式新颖、内容多样的毛毡制品,如动物玩偶、家居装饰、创意首饰等,提升课程内容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激发幼儿参与的兴趣;另一方面,要融入童话故事、想象游戏等不同类型活动,引导幼儿在丰富的情境体验中,用毛毡创造独特的故事情节和艺术形象,在“玩中学”中充分表达和发展个性。同时要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毛毡材料,鼓励幼儿自主选择不同色彩、质地的毛毡进行组合创造,以丰富、有选择的艺术材料激发幼儿的创作灵感,满足其个性表达需求,为幼儿的个性发展提供充足的营养和空间。

(三)创新教学方式,突出幼儿主体参与

大班幼儿自主意识增强,渴望参与和表现,这就要求教师创新教学组织形式,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为其个性表达搭建平台。教学中,教师要摒弃满堂灌的说教方式,通过创设探索情境、提供开放性材料、鼓励合作交流等,激发幼儿自主探究和动手操作的积极性,让幼儿在亲身实践中获得个性化体验,要根据幼儿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因材施教,为每个幼儿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面对幼儿的个性化表现,教师要以开放、欣赏的态度予以接纳和引导,帮助幼儿用毛毡去表达奇思妙想,而不应简单地“说教”或“纠错”,在教学评价上,要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每个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及时给予积极反馈和鼓励性评价,最大限度地肯定每个幼儿的个性表达和创新尝试,以评价激励幼儿更好地发展个性。[2]

结语

幼儿时期是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个性教育对幼儿的现在和未来都有深远影响。大班毛毡艺术课程为幼儿个性成长提供了广阔的想象和创造空间,在新的教育形势下,幼儿园要立足幼儿身心发展需求,将毛毡艺术课程的独特育人价值落到实处。要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遵循幼儿个性发展规律,在课程目标、内容、方式等方面积极改革创新,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幼儿在毛毡艺术的海洋中尽情徜徉、全面生长,使每个幼儿的个性都能得到充分的表达、发展和张扬,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基。

参考文献:

[1] 张容榕,陈佳育,施嘉豪,等.AI图像生成技术在羊毛毡艺术创作中的应用研究[J].西部皮革, 2024, 46(18):65-67.

[2] 金丽霞.学前教育对幼儿个性发展的重要性[J].互动软件, 2023(7):5408-5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