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高职会计专业税法与实训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作者

段立霞

内蒙古乌兰察布职业学院 012000

摘要:近年来,高职教学改革不断推进,致力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会计是高职教育中的重要专业,涉及众多专业课程,税法与实训是主要课程之一。在课程教学中,如果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专业能力不足,课程设置不合理,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效果。针对这一情况,高职教师要高度重视起来,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推进教学改革。本文首先阐述了税法与实训类课程的特点,然后分析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改革策略,旨在为高中会计教育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高职教育;会计专业;税法与实训;课程教学;改革策略

当前,高职教育主张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为社会发展提供重要的人才支撑。会计是实践性较强的专业,税法与实训也是重要课程之一,具有较强的技术性以及操作性。会计专业学生想掌握税法专业知识,不能只依靠单一的理论课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税法教学的要求以及学生的特点,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合理设实践内容,锻炼学生的会计素养,使学生灵活地将税法知识应用于实践中,满足社会生产生活的需求。

1税法与实训类课程的特点

1.1时效性

我国税收体系包含众多内容,与法律、法规、法章密切相关。我国社会快速发展,市场的形式更加复杂化,经济政策也不断调整,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税收制度的变革,这也影响了税法教学的内容,增加了税法教学的难度。为了提高教学质量,税法教学应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提高教学的时效性。

1.2实践性

会计专业的学生除了要掌握专业的税法理论知识,还应该掌握实践的内容,类似于纳税申报、填制报表以及纳税筹划等工作。如果只依靠理论知识,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很容易出现问题,需要在实践中锻炼,才能提高操作的效果。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开展大量的实训教学,提高学生处理税收事物的能力,进而更好地适应后续的工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高职会计专业税法与实训类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2.1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比例不合理

当前,在高职税法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较为普遍,降低了教学的有效性。在实际工作中,学生对税法知识的应用能力较弱,很难快速适应岗位的需求。一方面,税法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相对来说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难度较大。同时税种较多,计算方法也较为复杂,学生必须在实践中锻炼。另一方面,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将重心放在税额计算中。学校设置的考核方法也不合理,部分学生的实训设施落后,无法满足教学的需求,导致实训教学无法开展。

2.2教学模式及方法较为单一

当前,在高职会计专业教学中,重视理论教育,忽视了实训类课程。教学改革强调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社会发展提供专业人才。但是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部分教师对教学方法的把握不够全面,未结合会计专业的需求,所选用的教学方法存在偏差,教学方法较为单一,课堂氛围较为枯燥,教师采用填鸭式或者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以自身为中心,实际的课程成效较低。学生通常低头玩手机或者做其他事情,课堂的参与度远远不足。税法理论课程缺乏一定的吸引力,学生的注意力会被课堂以外的内容吸引,课堂实际的教学效果较差,不符合现代教育的基本目标。会计税法实践课程较为匮乏,学生缺乏实践以及锻炼的机会,他们被动的参与课堂,课堂的互动性较低,针对这一情况,教师要高度重视起来,灵活地选择教学方法,突破传统模式的限制,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

2.3教师的专业能力不足

教师的专业能力会影响整体的教学效果,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更新自身的理念,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贯彻落实高职教育的基本要求。但是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部分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师在课堂中具有较强的主导性,采用填鸭式或者灌输式的方法,学生的主动性较差,对知识的理解停留于表面,难以理解深层次的含义,遇到多变的内容学生很难有效处理,也无法实现知识的灵活运用。

3高职会计专业税法与实训类课程教学改革对策

3.1合理安排理论与实践课程内容

在会计专业在教学中,涉及多种不同的课程,税法课程较为重要,涉及众多内容,学习难度相对较大。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过于重视理论课程,增加学生的负担,影响实际的教学效果。针对这一情况,教师要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结合会计专业学生的发展目标以及需求,积极增加实践课程,为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增加他们的相关经验,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课程设置要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培养学生关于税收知识应用,明确重点内容,包括流转税和所得税等。同时在对课程内容进行设计时,要适当增加实践课程的比重,为学生提供实训的机会。学校要积极完善实训设施,丰富学生的实训内容,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这样能够优化学生的就业情况,使他们能够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

3.2积极创新教学模式及方法

针对会计专业的税法课程,教师要灵活地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灵活性和趣味性,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自主性。首先,教师可以开展案例教学,灵活地运用多媒体设备,对税法相关案例进行剖析,提高教学的可视化程度。教师在选择案例时,要反映社会真实情况。其次,教师可以组织项目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积极开展合作学习以及小组监督,引导学生以团队的形式,模拟真实纳税的场景,促进问题的解决。最后,教师可以开展实践教学,积极拓宽学生实践的途径,与校外企业进行合作,引导学生感受真实的工作环境,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教师可以组织到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以及企业参观,也可以到企业中实习,从而培养创新复合型人才,更好地满足教学目标。这样能够有效增强教学的灵活性,使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其中,为市场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础。

3.3有效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

部分教师的观念较为落后,课堂的创新度较低,他们没有根据社会的发展以及学生的心理变化而转变教学理念,也没有对教学方法进行优化和调整,无法完成现代教育的基本目标。部分教师的年纪较大,他们对新思想和观念的接受较慢,在课堂上没有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工作的开展。教师要高度的重视起来,积极转变自身的观念,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中心,设计科学的教学内容,增加税法实训课程的内容,为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教师要积极的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独立应用税收知识以及相关技能的能力,更好地适应现代教育学的需求。学校也要积极优化教师队伍,邀请企业中的会计或者税务人员担任部分教学工作,也鼓励教师了解当前企业会计工作的真实内容,改进自身的教学方法。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高职会计专业教学中,教师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全面掌握税法知识,并将其应用于实践操作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高职院校要根据税法课程的教学要求,科学设置理论与实践课程,适当增加实训课程的比重,锻炼学生的应用能力。教师要积极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以及综合素质,深入了解税法课程知识以及教学方法,应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推动高职会计教育的开展,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

参考文献:

[1]刘世荣.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2):197-198.

[2]陆春芬.高职院校会计实训教学改革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9):167-168.

[3]李晓红,王珏.高职会计专业税法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5):14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