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观察记录在幼儿个性化教育中的应用与实践

作者

尚雯

棋盘井曙悦幼儿园 内蒙古鄂尔多斯 016100

引言:

观察记录法也是幼儿教师比较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主要是对幼儿的日常行为、心理、语言情况进行观察与记录,保证后期可以系统、深入地了解幼儿的整体发展情况,发现幼儿的不同之处和性格特点,从而制定个性化教学方法。

一、“观察记录”教育策略在幼儿个性化发展中的作用

观察教学法是幼儿教师开展学前教育的主要方式之前,在幼儿教育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合理的方式对幼儿进行系统性的观察,了解幼儿的发展现状。观察是“观察记录”教育方式的的第一步 , 也是了解幼儿的主要方式。在教学中和日常生活中,教师需要全面的了解每个幼儿的性格特点和行为等方面的表现,这些记录数据可以帮助幼儿教师后期更好的开展工作。实践过程中 , 教师还需合理选择观察记录工具 , 优化实施流程 , 加强与家长的协同教育 , 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能够更好地发挥观察记录在幼儿个性化教育中的作用 , 促进幼儿的全面、个性化发展。未来, 随着幼儿教育的不断发展, 应进一步深化对观察记录的研究和应用,探索更加科学、有效的观察记录方法和个性化教育模式 , 为幼儿的成长创造更优质的教育环境。同时 , 也需要加强对观察记录实践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 让更多的幼儿受益于个性化教育。在观察过程中 , 教师需要运用专业的观察技巧和方法 ,确保观察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例如 , 教师可以通过连续记录幼儿在一定时间段内的行为表现, 分析幼儿的兴趣偏好和学习风格。同时, 教师还可以借助观察工具,如观察记录表、行为检核表等 , 对幼儿的观察结果进行整理和分类 , 以便为幼儿提供后续的分析和支持。此外,幼儿社会性发展中的应用。观察记录幼儿与同伴、教师的互动情况, 能够了解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水平。

二、观察记录在幼儿个性化教育中的应用

(一)师观察记录专业素养提升

教师的观察记录专业素养直接影响观察记录的质量和个性化教育的效果。幼儿园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 , 提高教师的观察记录能力。培训内容包括观察记录的方法和技巧、幼儿发展理论知识、数据分析方法等。通过培训 , 使教师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 能够敏锐地捕捉幼儿的行为信息, 准确分析幼儿的发展需求。同时,鼓励教师进行反思和交流 , 分享观察记录的经验和心得 , 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此外 , 教师自身也要积极学习 , 关注幼儿教育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 将其应用到观察记录和个性化教育实践中。

(二)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 提供适宜的挑战和支持

在幼儿个性化教学与教学房中,教师需要结合幼儿的实际发展情况,为他们设计具有挑战性、趣味性和合理性的游戏,从而提高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设计游戏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班级中幼儿的综合素养来设计游戏难度,避免幼儿在高难度游戏中受到挫折。此外,教师还需要在幼儿在做游戏过程中需要提供适宜的支持和指导帮助幼儿在游戏中可以发挥出自己的优势,改正自己的缺点,获得更多的满足感。比如,在拼图游戏中,教师可以先让幼儿去尝试拼一些简单的植物或者数字的拼图,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在游戏开始之前,教师需要先为幼儿展示一下游戏规则和拼图的方式,鼓励幼儿自己去摸索拼图规则。在游戏开始之后,教师需要在一旁观察每个幼儿的进度和他们的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在幼儿遇到苦难时需要及时引导,帮助他们解决拼图中的问题。另外 , 对于迷宫寻宝游戏 , 教师可以设置不同难度的迷宫 , 同时提供提示和引导 , 以确保每个幼儿都能找到正确的路径。

(二)观察记录实施流程优化

科学合理的观察记录实施流程是保证观察记录质量的关键。首先 , 教师要明确观察目的 , 确定观察的内容和重点 , 例如是观察幼儿的社交行为还是学习能力发展。其次 , 选择合适的观察时机和场景 , 如在自由游戏时间观察幼儿的自主探索行为 , 在集体教学活动中观察幼儿的学习参与度。在观察过程中 , 教师要保持客观、中立的态度 , 如实记录幼儿的行为表现 , 避免主观臆断。观察结束后 , 及时对观察记录进行整理和分析 , 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 , 为个性化教育提供依据。同时, 建立观察记录档案, 对幼儿的发展情况进行长期跟踪记录。

(三)观察记录工具的选择与运用

观察记录工具丰富多样 , 包括文字记录、表格记录、照片记录、视频记录等。不同的工具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场景。文字记录能够详细描述幼儿的行为和语言 , 但相对耗时 ; 表格记录便于分类整理和统计分析 , 适合对幼儿某方面行为进行量化评估 ; 照片和视频记录直观形象 , 能够真实还原幼儿的活动场景。教师应根据观察目的和内容 , 选择合适的观察记录工具 , 并将多种工具结合使用 , 以获取更全面、准确的观察信息。例如 , 在观察幼儿的游戏活动时 , 可以同时采用文字记录和视频记录 , 既记录幼儿的行为过程和语言表达 , 又通过视频直观呈现游戏场景和幼儿的互动情况。

(四)构建家园协同观察机制, 形成教育合力

观察记录是家园沟通的重要桥梁,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联合家长一起对幼儿的成长过程进行观察和记录,建立“双轨记录制”。比如,教师需要每日记录幼儿在园表现 , 家长同步填写《家庭成长日记》。在培养幼儿时间观念的活动中 , 教师发现幼儿在园能按时完成任务 , 但在家中却拖延磨蹭。通过对比家园记录 , 发现家长存在过度包办现象。教师与家长共同制定 " 时间管理小计划 ", 在家园使用统一的可视化时间进度表 , 如用沙漏帮助幼儿感知时间 , 通过 3 周的协同培养 ,幼儿的时间管理能力显著提升。

结束语:

观察记录是一项持续性、长久性工作。在实践工作中,教师可以不断的去优化和创新教学模式,通过科学的教学方式来开展工作,为幼儿提供优质的个性化教学,满足幼儿的个性化需求,使幼儿可以在健康的教育环境中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田炜. 观察记录在幼儿教育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 科普童话, 2023.

[2] 华洁 . 以观察记录助推幼儿发展 [J]. 好家长 , 2024(72).

[3] 王玲 . 幼儿教师撰写观察记录存在的问题 , 原因及解决方案——基于访谈与实践经验 [J]. 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 2024(1):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