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共享模式下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探究
夏梦
淄博市区域经济发展中心
摘要:事业单位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会影响最终公共服务履行的效果,并且也是事业单位工作开展中的重要内容。为提升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开展质量,可以将财务共享模式加入财务管理工作中。本文对财务管理模式下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进行分析和探究,通过研究当前财务管理在事业单位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策略,希望能够为事业单位在提升财务管理工作水平方面提供参考。
关键词:财务共享模式;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的出现及应用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诸多便利。而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事业单位也要跟随时代的发展步伐,科学的应用信息技术,对财务风险的类型建立正确的认知,加强财务分析工作,实现财务共享,提升财务管理工作的整体质量。财务共享不仅能够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同时还能够提高财务管理的整体水平,让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更加科学且有效。重视财务共享模式的应用,并且在财务管理中融入该模式,对于当前的财务管理以及日后的工作内容,都有着重要的帮助作用。
1.事业单位财务共享的概念
财务共享是通过收集并整理事业单位中一些散落的财务数据,再对其进行全面的分析,整理成具体的报告,为事业单位的管理层在制定决策方面提供参考,这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事业单位通过在其所建设的信息化系统平台以及使用统一的会计系统等进行财务数据的共享,财务共享的本质就是应用信息技术来推动事业单位运营管理工作模式的创新及改革,通过这些信息化平台,将工作环节中的一些零散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然后在平台中进行共享,提升事业单位内部的财务工作运转效率,同时能够对单位的财务运转工作流程进行优化,以此帮助事业单位实现更好的发展。财务共享改变了过去受时间、空间等方面的限制,可以让工作人员及时的完成业务流程中的具体工作内容,同时也能够减少管理方面投入的成本,提升了工作开展的效率和质量。
2.财务管理在事业单位中存在的问题
2.1资产管理有待有序化
造成资产存在隐形流失可能性的原因包括缺少规整的资产管理以及未能有效的落实管理制度的相关内容等。另外在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时,事业单位经常存在盲目性的情况,主要表现为存在购置重复的行为,这严重影响了成本的最终控制,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造成极大影响,另外还很容易使得账目与现实情况不符的情况,财务管理数据与事实不符,没有及时定期复查固定资产情况,造成单位资产存在不必要浪费。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存在混乱以及缺少严格的执行力度,都会导致管理制度的落实受到极大影响,阻碍管理工作开展的最终成效。
2.2信息化水平不高
部分事业单位并不重视信息化建设的工作开展,一些单位没有意识到在事业单位日常管理工作中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信息化建设因为需要投入较多的资金,并且整个工作开展时间较久,而一些单位因为资金有限,在进行信息化建设时,投入的资金较少,使得所建立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不够完善,对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造成影响。由于系统不完善,导致信息化管理工具较为简单,造成企业财务数据信息比较滞后且不够集中,无法统一信息并建立较为完整的财务管理流程。
2.3财务人员专业水平较低
在财务管理工作中,会计基础工作是非常重要的,而当前在事业单位中,一些财务部门的工作人员对于基础工作缺乏的到位的认知并且服务意识较差,财务工作人员个人的技能水平参差不齐,专业水平有限,缺少丰富的管理经验。此外部分单位并未定期针对财务部门人员开展培训,导致一些财务人员当前的工作观念较为老旧,缺少更多全新的财务方面的知识,个人的水平有待提升。
3.财务共享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3.1搭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共享信息平台
如果想要更好的建设财务共享信息平台,就应当拥有一个良好的信息系统,所以事业单位要合理利用好各种类型的信息技术,比如云计算、互联网+等。通过汇总现有的资源,并且与财政相关的交流和协调要不断加强,以此完成财政信息化的建设工作,最后创造出一个能够开展预算、资产管理和核算等各项功能的财政财务信息网络平台,让系统之间完成对接,使各个应用数据库内的资源能够为事业单位提供共享服务。将财务税收和库存等多方系统实现联网,可以完成对账和缴存的自动化工作。在事业单位内部还可以通过将原始凭证进行扫描输入库内,实现网上填单、审批等各项工作流程,提升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和高效性。
3.2科学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通过应用信息技术能够实现事业单位财务信息的共享。要想更好地开展财务共享的服务内容,要合理的应用好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这样才能够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范围进行拓宽,让工作的开展具备指向性。应用现代先进的信息技术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事业单位要增加银企互联系统。事业单位要和银行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推动网上支付的落实工作,这样能够不受时间空间的影响,及时在网上完成结算、对账等各项服务内容,而在网络服务中让财务数据和相关的信息和资源进行共享,为接下来的工作开展提供便利,以此提升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整体的效率。其次是可以增加商旅系统,当事业单位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进行采购等各项活动可以在网络中完成,全面发挥系统的整体优势。在财务共享的模式下,能够推动各方面的协调与交流,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3.3加大财务会计人员培训力度
为了解决事业单位在应用财务共享模式方面时人力资源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方面可以加强对事业单位财务部门人员的培训工作力度。根据财务共享模式具体的开展,了解当前工作人员在工作开展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培训和工作方案。通过定期安排工作人员参与培训,让财务部门人员学习并熟练掌握信息化工具的使用方法,转变过去形式化的使用模式,使财务人员能够通过应用信息化设备提升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效率。另外针对培训工作也要进行考核,了解工作人员参与培训的成效,这样能够让人员对参与培训工作更加认真积极,通过学习相关的知识,丰富自身的理论内容,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这样才能让工作人员在事业单位应用财务共享模式时发挥更大的作用。
结语:
目前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应用大数据等信息技术能够推动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效果,转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内容,比如能够帮助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实现转型,建立全新的管理工作模式等,总而言之,对财务共享模式开展研究,并分析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财务共享模式应用的情况,能够帮助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实现更好的开展。这也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进行财务共享的重要工作环节。
参考文献:
[1]雷殿,邹婧.探讨财务共享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4,(19):89-91.
[2]覃桂金.财务共享背景下事业单位财务转型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3,(23):81-83.
[3]翟娜.浅析财务共享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商业研究,2023,(08):74-76.
[4]李慧娴.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3,(13):94-96.
[5]郝晶.财务共享模式下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分析[J].商讯,2023,(14):3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