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曾馨仪 张睿华 黎晓彤 方惠英
广州华立学院学院 广州增城 529100
摘要:农村是我国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人员构成及经济发展会直接影响我国的经济增长态势。而农村劳动力转移是近年来农村人口流动的一个主要趋势,其对于经济增长固然有积极的影响,但同时也会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为此,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以应对,消除农村劳动力转移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为全国整体的经济增长提供良好的支持。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经济增长;影响;应对措施
前言: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对城市建设发展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但是城市劳动力的增加必然伴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减少,这就会造成城乡劳动力严重不平衡的现象,对于经济增长也可能带来诸多不利的影响。在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的背景下,要充分认识到其对经济增长带来的正面和负面影响,进而采取有效措施巩固正面影响,削弱负面影响,为经济增长创造更大的动力。
1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增长的积极影响
1.1提高农民综合素质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于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有着显著的提升作用。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之后,能够接触到更加广阔的世界,拓宽视野、增长见识,了解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农村劳动力在城市的工作和学习过程中,能够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技能和素质,掌握更多的技术和知识。在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之后,农村劳动力在城市中的就业状况和生活水平也能得到较大的改善,并且在返回农村后的发展方面也能提供一定的帮助,进而为农村经济的长期发展提供优质的人才保障。
1.2增加农村收入水平
农村劳动力转移能够有效增加农村的收入水平,除了以往农业生产获取的收益之外,也能获得更多渠道的收入来源。闲置的农村劳动力在进入城市工作后,能够获得更高的收入,提高个人的经济能力。同时,农村劳动力日常开销较少,会将积攒的大部分资金交给家庭,从而增加农村家庭的收入水平,改善农村家庭的生活条件[1]。此外,通过劳动力的转移,农村地区可以释放更多的剩余劳动力,使得土地能够得到集约化利用,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增加农业生产的收入。
1.3促进土地集约利用
农村劳动力转移还有利于促进土地的集约利用。随着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农村地区的劳动力总量会明显减少,闲置出的大量土地资源,可以实现土地的集中管理与规模化经营。在土地的集约利用之下,能够有效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此外,在实现了土地的集约利用的基础上,还可以为农业现代化进程发展提供较为良好的条件,实现农业生产效率及水平的提高,使有限的土地资源发挥出更大的价值,进而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
2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增长的消极影响
2.1农村劳动力严重短缺
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会导致农村地区劳动力的严重短缺,这对于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都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在农业生产中,劳动力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生产要素,如果劳动力短缺,就会导致农业生产效率下降,进而影响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2]。另外,劳动力短缺还会使农村地区在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等方面面临困难,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因此,如何在劳动力转移的同时,保障农村地区的劳动力需求,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2农村产业化发展受阻
从一定程度上来看,农村劳动力转移会阻碍农村的产业化发展。农村产业化是推动农村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而产业化的发展也需要充足的劳动力提供支持。然而,随着大量劳动力的转移,农村地区的人才流失极其严重,更加缺乏具备现代农业技能和知识的优秀人才,因而导致产业化进程发展缓慢[3]。在此影响下,农村地区在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现代农业等方面往往困难重重,农村经济发展得不到持续的活力和支持,进而会造成经济增长下降。
2.3基础设施建设维护难
农村劳动力转移会造成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面临困境。基础设施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而建设和维护这些设施则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投入。但是,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背景下,农村地区的人口老龄化及留守儿童问题更为突出,青壮年劳动力严重不足,无法高效开展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这会影响农村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也会制约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应当得到更高的重视,才能农村经济持续发展需求。
3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有效应对措施与策略
3.1重视人才引进
面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带来的挑战,应当进一步重视人才的引进。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农村人才引进的支持力度,通过制定优惠政策、提供培训发展机会等措施,吸引更多高素质人才到农村发展。同时,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等单位的合作,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及管理经验,提升农村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此外,还应鼓励和支持农村劳动力返乡创业,为有意愿、有能力回到农村发展的人才提供政策扶持和创业指导,进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4]。通过这些举措,能有效缓解农村劳动力短缺问题,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3.2推动产业建设
推动农村产业建设是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消极影响的一个重要途径。政府应根据农村地区的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引导和支持农村发展特色优势产业。通过加强农业与工业、服务业等产业的融合发展,推动农村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同时,加大对农村龙头企业的培育支持力度,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进而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此外,还应加强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等新兴产业的培育,为农村经济发展创造新的增长点。利用这些有效的手段,大力推动农村产业化进程,提高农业生产的附加值和产品的竞争力。
3.3完善设施维护
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对于保障农村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此,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尽快落实农村道路、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升级,提高农村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同时,建立完善的农村基础设施维护机制,加强日常巡查和维护保养工作,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和长期使用[5]。此外,还应鼓励农民积极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工组中,提高农民的参与度和获得感。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维护,能够保障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好性和安全性,使其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支持。
4总结
农村劳动力是当前社会总劳动力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人口数量众多,广大青壮年劳动力为了提高家庭收入水平,选择进城务工,因而造就了劳动力大量转移的局面。这种局面对于经济增长会产生一些积极的影响,但同时也会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为此,有关部门及单位应采取积极的干预和指导措施,抵消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负面影响,从而为经济的健康良性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崔菲菲,杨静,彭小辉.农村劳动力转移,收入结构变化与储蓄倾向[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5(6):71-79.
[2]宫臣好,王华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异质性对家庭收入的影响——基于和静县的调研[J].湖北农业科学,2023,62(2):93-97.
[3]陈灿煌,王轲.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劳动力转移对农民收入的动态影响机制——以湖南省为例[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22,14(3):42-51.
[4]马光威,方向,王方.增长驱动环境下教育投入对农村劳动力永久性转移的影响研究[J].岭南学刊,2023,15(4):101-109.
[5]谢耄宜,袁鹏举,程艺萍,等.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基于2006—202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J].经济地理,2023,43(3):180-187.
基金项目:广东省教育厅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乡村振兴视觉下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影响因素研究_以广州市世间香境七溪地为例”(项目编号:S202313656038S)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