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分层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作者

卢玲

江西省宁都县河东学校 江西宁都  342800

引言

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领域,分层教学法对教师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教师需构建清晰明确的教学目标体系,将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要求转化为具有可操作性的分层目标,从而切实达成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分层教学法的应用,为教师提供了更为灵活的教学空间,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推进、教学质量的提升以及学生的全面发展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从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阶段,通常对具体、形象的事物更具兴趣。在理解数学概念和解决数学问题时,他们需要借助实物或图形等直观材料。此外,小学数学学科逻辑性较强,数学知识间的联系相对抽象,且小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导致其学习兴趣存在较大差异。部分学生可能对数学学习怀有浓厚兴趣,会主动学习数学知识;而部分学生可能觉得数学学习枯燥乏味,学习积极性较低。分层教学主张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其划分为不同层次,并为每个层次的学生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使每位学生都能在自身能力和基础范围内得到充分发展,进而提高数学学习成效。

二、小学数学分层教学法的应用策略优化

(一)科学合理分层

在小学数学分层教学中,科学的分层不应仅依据考试成绩进行划分,而应综合考量多方面因素,如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潜力等。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部分学生能够迅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并针对问题做到举一反三,这类学生通常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而有些学生则需要更多时间来理解这些概念,在解决问题时对数学知识的运用也不够准确。部分学生始终以积极的学习态度投入数学学习,这有助于促进其更高效地学习数学,学习态度可从学生的课堂讨论表现以及作业完成情况中得以体现。此外,有一部分学生当前的学习成绩欠佳,但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会发现,只要给予适当引导,他们便能迅速理解数学知识,这表明他们具有较强的数学学习潜力。因此,教师应采用多元化方法了解学生的实际状况。除考试成绩外,还可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记录其课堂发言情况、参与度等,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也是重要的参考指标,涵盖作业的准确率、完成的认真程度以及能否按时提交作业等方面。通过多种途径,教师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每位学生的特点与需求,为分层教学提供更为精准的依据。

(二)促进学生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于小学数学分层教学中具有极为关键的作用,其能够推动不同层次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学习,达成小组内的优势互补。教师可依据“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分组,确保每个小组均涵盖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实现组内优势互补;各小组之间的学习能力与学习成绩大致相当,如此既能保障小组分层学习的公平性,又能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例如,可将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与学习能力较弱但学习态度端正的学生分在同一小组。在合作学习进程中,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能够助力基础薄弱的学生提高成绩,同时在帮助同学的过程中巩固自身对知识的理解。而基础薄弱的学生通过与优秀学生交流,能够学习他们的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进而提升自身学习成绩。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需为小组明确具体的学习任务与目标。学习任务的难度应根据小组内各层次学生的实际状况进行设计,既要包含基础层次的问题,使基础薄弱的学生能够参与其中,巩固基础知识;又要设置一些开放性、拓展性的问题,以满足学习能力较强学生的需求。以三角形面积教学为例,可组织小组合作探究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对于基础层的学生,可要求其理解运用拼接、割补的方法将三角形转化为长方形的思路;对于拓展层的学生,则可鼓励他们尝试运用不同方法推导三角形面积公式,并探索该公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

多媒体教学以其形象直观的特性著称,它能够将原本抽象难懂的数学知识,巧妙地转化为生动具体的图像、视频等多种形式,从而极大地助力学生更加高效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具体来说,针对基础层次的学生,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向他们展示大量直观易懂的实例,并通过动画演示的方式,将复杂的数学概念变得简单明了,便于学生理解和吸收。而对于提高层次的学生,教师则可以通过播放一系列数学科普视频,深入浅出地介绍数学在日常生活和各种领域中的广泛应用案例,这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还能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浓厚兴趣。此外,现代在线教学平台为分层教学提供了极为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可以灵活运用这一平台,为不同层次的学生精准推送个性化的学习内容。通过这种个性化的教学策略,多媒体教学和在线教学平台相辅相成,极大地提升了教学效果,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分层评价保证教学效果

分层异步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必须确保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数学知识,并且能够将这些知识在实际情境中合理地运用。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教师需要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更为严格的要求,并根据每个学生具体的学习目标达成情况,进行细致的分层评价。这种评价方式不仅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个性化考核,还要确保整个考核过程的公平性与合理性,避免因评价标准单一而导致的不公正现象。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分层情况,精心编制符合各层次学生特点的个性化试卷,通过这种有针对性的测试来全面检验学生的数学学习成效。在评分环节,教师应结合学生各自学习目标的实现程度,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并利用这些客观的分数帮助学生及时发现自身在学习中的漏洞和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查漏补缺,进一步提升学习效果。分层评价的实施不仅有助于提升分层教学的整体质量,还能有效保障教学效果的达成。通过这种评价方式,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评价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路径,实现不同程度的进步。最终,学生不仅能够扎实掌握数学知识,还能在探索数学真谛的过程中,培养出更为深厚的数学素养和思维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分层教学法为小学数学教学构建了更具针对性与实效性的教学模式。通过科学且合理的分层、推进合作学习以及借助信息技术开展辅助教学,能够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持续关注学生的动态变化,灵活调整分层策略与教学方法,以实现分层教学法优势的最大化发挥。

参考文献:

[1] 朱天晖 . 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个性化分层教学的途径探究 [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4(35):78-81.

[2] 兰石汪 . 分层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J]. 亚太教育,2024(09):97-99.

[3] 周双娟 . 小学数学教学中分层教学法的应用研究 [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3(15):17-19.

[4] 王 同 鹍 . 小 学 数 学 教 学 中 分 层 教 学 法 的 实 践 [J]. 理 科 爱 好者 ,2023(02):24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