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赋能小学数学中高段双师协同精准教学的路径探索
谢健胜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第二小学
引言:伴随《国家教育信息化 2.0 行动计划》的逐步落实,同时新课标着重指出要做到“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深度融合”,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打造与运用,给教育教学的变革给予了有力的支持。小学数学作为基础教育里的重点学科,中高年级时期对于培育学生逻辑思维、分析能力以及应用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此次研究借助构建“数据采集-目标设定-教学内容-任务设计-评价反馈”的五维模型,探寻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助力小学数学中高段双师协同精准教学的有效路径。
一、数据采集,进行学情分析
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提供了丰富的数据采集功能,教师可利用这些功能进行学情的精准分析[1]。平台通过学生在线学习行为数据采集、作业完成情况记录、智能测评结果统计等方式,形成学生学习画像,为精准教学提供数据支持。
以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简易方程”为例,教师可通过平台预习测评功能布置前置作业,收集学生对方程基础概念的理解程度数据。平台自动生成的学情分析报告显示,班级中有 25% 的学生对方程中的等号两边关系理解不够透彻,32% 的学生在方程的检验步骤上存在困惑。基于这些数据,教师能够明确本单元教学的重点难点,制定针对性的教学策略。
二、目标设定,设计目标分层
依据精确的学生学习状况剖析,老师们能够借助平台,针对教学目标展开分层设定,如此一来便能够契合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要求。平台所具备的数据分析工具,助力老师们把学生划分成基础、提升以及拓展这三个层面,并为每个层面分别设定对应的学习目标 [2]。
就拿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圆”这一教学内容来说,基于平台精准诊断的学生圆形概念认知水平差异,教师可以实施分层精准教学,把教学目标划分成三个层次。基础层次的目标为掌握圆的基础要素以及计算公式;提升层次的目标是理解圆的对称特性,并能够运用公式解决较为简单的实际问题;拓展层次的目标则是探索圆与其他图形之间的组合关联,并解决相对复杂的问题。
三、教学内容,动态更新内容
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提供了丰富的数字化教学资源,教师可依据学情和教学目标,动态调整和更新教学内容 [3]。平台集成了微课、动画、交互式练习等多种形式的学习资源,可满足不同学习风格学生的需求。
就拿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教学来说,教师通过平台数据精准分析学生的统计图表理解能力后,可以有针对性地从平台资源库中选择,如“校园植物调查”或“垃圾分类统计”等主题,增强教学内容的真实性和贴近性。平台的资源协同创新功能还支持教师针对同一教材内容进行二次开发和创新,教师可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利用平台提供的教学素材库,设计从数据收集、整理到图表绘制的完整学习路径。平台不仅提供基础的折线统计图绘制工具,还包含数据分析软件和可视化模板,教师可根据这些资源开发出一套从“认识折线统计图”到“运用折线统计图分析实际问题”的递进式教学内容,帮助学生从具体形象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提升数据分析和表达能力。
四、任务设计,动态调整任务
基于平台提供的学情数据和分层目标,教师可实现教学任务的动态调整和精准分配。平台的智能推荐系统根据学生的学习表现,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推送难度适宜的学习任务,实现真正的因材施教。
以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比”单元为例,平台可以提供任务编辑器功能,教师可自定义设计分层任务卡,基础层任务卡可包含如“将 15:20 化为最简整数比”这样的基础操作;提高层任务卡则可设计“某种饮料配方中,橙汁与苹果汁的比是 3:2,若要制作 1500 毫升饮料,需要各种原料多少毫升”的实际应用题;拓展层任务卡可融入“探究比3:5 与分数3/5、百分数 37.5% 之间的关系”等开放性探究内容,系统会根据学生完成基础任务的时间、正确率和解题策略,智能推荐后续任务。
五、评价反馈,构建多维评价体系
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支持构建多维评价体系,通过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全面评估。平台的自动评分系统、过程记录和学习分析工具为精准评价提供了技术支持。
以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广角——鸽巢问题”为例,平台设置了细化的评价指标矩阵。在知识理解维度,量表包含“能否正确解释抽屉原理基本含义”( (1~5 分)、“能否识别问题中的鸽子和巢穴对应关系”( (1~5 分)等具体指标;在问题解决维度,设置了“能否构建合适的数学模型”( (1~5 分)、“解题策略的合理性”( (1~5 分)等评价点。每完成一道题目,系统即时生成评分报告,并将每位学生的表现与班级平均水平、历史最佳水平进行比较,形成个性化成长曲线,让评价真正发挥促进学习的导向作用。
结束语
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为小学数学中高段双师协同精准教学赋予助力,打造了“数据采集、目标设定、教学内容、任务设计、评价反馈”的五维教学模型,借此寻得了破解传统教学困难问题的有效办法。日后,随着该平台功能持续健全,教师运用水平不断提高,此教学模式将会给更多学科与学习阶段贡献可参考的经验,有望发展成为推动教育朝着数字化方向转变的重要实践范例。
参考文献:
[1] 江俊勤 . 基于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探索小学数学智慧作业 [J]. 教育与装备研究 ,2025,41(02):39-42.
[2] 马戎 .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在教学中的应用——以小学数学教学为例 [J]. 青海教育 ,2024,(11):43-44.
[3] 刘永杰 . 基于 ωAI+ 教师”的小学数学双师协同教学课堂建构分析[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24,(22):15-17.
本文系 2025 年度佛山市教育数字化转型行动研究课题《基于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的双师协同教学模式研究——以小学数学中高段精准教学为例》(课题立项号 FSDT2025X0443)课题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