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猪屠宰检疫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黄湘
浏阳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湖南浏阳 410300
摘要:为了提升生猪屠宰检疫工作质量,本文主要对生猪屠宰检疫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研究,文中先分析了生猪屠宰检疫的重要性,之后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有效措施,希望可以为有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生猪屠宰;检疫工作;问题;对策
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升,对生猪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促进了生猪养殖及屠宰产业发展。现阶段,产业规模日益扩大,行业标准更成熟,生猪品质得到了提升。基层生猪屠宰检疫工作在保证生猪品质和安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在工作实践中存在较多的问题,影响了检疫工作效率和质量,无法充分发挥出其应有作用,对此,需要分析及明确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改善和解决。
1、生猪屠宰检疫的重要性
第一,能够保证食品安全以及消费者健康。基于加强生猪检疫,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地控制疾病,以免其传播,影响消费者健康。在检疫工作中,工作人员可以对生猪实施临床检查,观察其体表和精神状态等,尤其重点检查相关疫病症状。第二,生猪屠宰检疫包含较多的内容,涉及到常见猪病,如果猪患病,会影响其健康及生产性能,威胁人体健康,因此,在屠宰之前需要加强检疫工作,保证猪的健康[1]。除此之外,工作流程及重点涉及到不同阶段:在接收检疫环节,工作人员可以观察猪的行为和外观等;在屠宰前检疫环节,能够具体的实施临床检查;在屠宰后的检疫环节中,可以深入检查猪肉产品,保证其安全性及质量。第三,生猪屠宰检疫的实施体现了其重要性。检疫人员依据检疫流程及标准开展工作,能够保证屠宰检疫率为百分之百,禁止没有通过检疫或是不符合要求的猪肉产品上市,从源头上确保猪肉安全。
2、生猪屠宰检疫中存在的问题
2.1意识不足
很多屠宰加工厂以及养殖户对这项工作缺乏正确、全面的认知,导致其检验意识不足,出于减少成本的目的,并没有将猪只送到指定屠宰地点,私自屠宰,没有进行检疫,在售卖之前也没有通过品质检测,导致病害猪只和猪肉进入市场[2]。一些养殖户发现死猪和病猪时,为了减少损失,会将其用较低的价格卖给无证经营的小商贩,从屠宰到售卖没有通过检验,容易产生风险隐患。消费者如果购买和食用这样的猪肉,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威胁健康,要想避免和减少这样的问题,需要加强检疫工作,提升相关人员检疫意识。
2.2缺乏健全的制度
屠宰检疫具有严格的流程规范,需要从不同的环节着手,加强管理和控制。岗位配置、票证发放及回收均具有相关要求,发现病害猪只和猪肉之后,应该及时的实施无害化处理,相关操作均要及时的记录,提升检验工作的规范性。然而实际情况是,很多单位并未构建完善的检疫制度,并未清楚划分检疫人员的工作责任和权利,应用的方法和手段落后,并未构建监督举报制度,导致相关部门无法及时查处相关问题。在日常工作中存在一些违规行为,容易产生隐患,影响食品安全[3]。
2.3屠宰检疫人员配置不足
地方屠宰场具有一些特点,比如数量多、规模较小、分布较为零散,这就需要更多的屠宰检疫人员,但是基层屠宰检疫人员数量有限,影响了工作开展的效果。在屠宰检验工作中,官方兽医和检验员需要实施多重查验工作,在屠宰前两个小时,还要全面的进行临床检查。屠宰结束后,需要检查胴体,然而因为人员数量不足,导致一些检验人员忽略了一些流程,对工程环节进行精简,无法保证检疫质量[4]。地方虽然招收了一些人员,然而很多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经验不足,在工作中无法保证效率和质量。
2.4技术设备落后
检疫工作需要借助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然而一些地方因为在生猪屠宰检疫方面的投入有限,导致基层依然运用落后的技术与设备,影响了工作效率和质量。一些检疫部门并未构建单独的检测实验室、屠宰检疫工作坊等,设备配置落后,寄生虫检疫类型单一,无法及时发现问题。很多人员在工作中只是依靠自身经验,会影响检疫制度的权威性。屠宰检疫工作旨在消除病害猪肉,防止其流入市场,然而一些屠宰点的设施不完善,并未建立消毒设备和隔离圈等,没有引入密封化尸池、焚化设备等,导致在检疫工作中即使检查出患有病害的猪只和猪肉,然而无法适应无害化处理要求,可能会让疫病传播[5]。
2.5联合执法不足
为了提升工作效率,加大屠宰检疫力度,国家设置了很多屠宰检疫监管关卡,农牧部门负责监督和管理生猪屠宰工作,宰杀结束后,猪肉需要进行冷藏、运输、销售,这些是卫生部门负责抽检,从而保证猪肉食品安全。各屠宰场、肉联厂等应该配合政府部门工作,依据规定自我检查,并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督,相关部门同样需要配合监管,打击各种违法违规行为。还要加强定点屠宰加工企业监督抽查,促使其重视防疫条件优化。然而在工作实践中,基层相关部门并未做到联合监管及执法,只是农牧部门独自开展工作,保证工作效率和质量。
3、生猪屠宰检疫措施
3.1拓展宣传途径
针对检疫意识不足、理念落后的情况,应该加强宣传工作,拓展宣传途径,扩大工作覆盖范围,从而提升屠宰场以及养殖户的风险意识,让其明确意识到检疫工作的重要性,从而积极配合工作开展。为了提升宣传效果,除了线下宣传之外,还要利用网络技术进行线上宣传,线下可以组织专题讲座、下乡指导等活动,为养殖户宣传和普及检疫工作的作用,同时引入真实案例,说明检疫不符合标准可能造成的后果,引入相关立法,创设良好的经营范围,让相关人员能够遵守法律法规。在线上宣传中,可以利用利用各种平台,开通官方账号,定期发布有关知识,还可以拍摄短视频,让人们更好地了解有关知识,提升检疫意识,积极地配合工作[6]。最后,需要加强工作监督。基层屠宰检疫部门应该设置热线通道,引导养殖户及消费者参与进来,针对违法行为,积极地进行举报,针对举报内容真实的人员,可以为其提供一定的奖励,从而调动相关人员的监督热情,最大程度的减少各种问题。
3.2规范工作流程
要想促进工作有序开展,需要构建健全、明确的流程体系,为实践提供依据,因此,在基层检疫工作中,应该重视工作流程建设。约束检疫行为,对相关的规程进行优化和细化,对不同环节、不同部分的检验工作,分别制定技术规范,通过检疫的猪只和猪肉需要及时盖上检疫合格印章,提供相应的证明,针对重复检查不符合要求的猪只,应该运用高温技术将印章销毁,同时做好无害化处理工作。在工作实践中,应该落实好消毒制度,结合工作情况确定消毒时间与频率,防止病毒细菌传播。还要约束票证标识、签证管理,符合检疫要求的,需要加盖印章,填写证明,核查回收之后的票据,保证其和屠宰数量相符,回收后人员需要将其装订成册,同时做好保存工作,检疫用的耳标应该及时回收,定期实施销毁。在无害化处理工作中,同样需要制定规范的工作流程,依据有关规定及办法落实,在无害化操作之前需要先登记,整理及保存档案[7]。屠宰加工企业应该安排驻场检疫人员实施监管,促进相关检疫策略的落实,对于不符合要求的企业,需要让企业及时整改,通过检查后才能恢复工作。
3.3促进检疫队伍建设
要想促进检疫工作高效开展,需要建立一支专业的队伍,然而当前基层检疫队伍能力有限,人员数量不足,影响了工作开展效率和质量。这就需要有效的整合资源,合理的安排人力资源。完善岗位编制,对于入场监督、胴体检疫、寄生虫检疫等,均需要设置单独的岗位,清楚制定岗位工作内容、权限、责任,同时制定合理的考核指标,构建奖惩机制,促使各岗位人员落实好本职工作,调动检疫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设置总监岗位,基于这样的方式,提升检疫工作效果。为了从根本上提升队伍水平,应该重视招聘工作,结合工作内容和要求,设置较高的门槛,并且全面考察应聘者的各方面情况,如工作经验、知识储备等,保证选择的人员与岗位要求相适应。很多新进人员的能力有限,这就需要分析人员的能力,有目的性的制定培训计划,定期组织培训活动(如图1所示),让人员能够及时学习最新的知识及技能,要想保证培训质量,需要采取多元化的方式,比如老带新、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引入真实案例、实战演练等,全面分析检疫工作中可能产生的问题,并且教授人员问题应对措施,不断提升人员的综合素质[8]。
3.4优化及健全屠宰检疫技术设施
在生猪屠宰检验工作中,需要具备先进的硬件设施以及检疫技术,否则会影响工作效率和准确性。这就需要及时地对屠宰检疫技术进行优化和升级,引入最新的技术,增加资金投入,配置完善的设施,建立健全的技术体系。外地生猪入场时,应该依据相关要求严格的实施检疫(如图2所示),比如观察猪只的精神情况、耳标、健康情况等,没有问题后,才能通过验收。在屠宰前应该认真地观察生猪情况,比如饮食、皮肤状态、排泄状况等,若是发现异常情况,需要第一时间隔离及观察,若是病情发展,应该做好记录工作,及时上报。检疫符合要求后,建议在一天内完成屠宰,之后还要对皮肤以及内脏等实施检疫,检疫人员应该观察猪肉、外皮和内脏情况。宰杀结束后,需要系统的检查各部分,借助多种方法,如病理检验及弹性测试等,找出其中带有疫病的猪只猪肉,实施无害化处理。屠宰企业应该增加资源投入,加强硬件设施建设,为就地检验以及无害化处理奠定基础。
3.5形成监管合力
国内生猪产业得到了显著的发展,规模日益扩大,猪疫病类型增加,疾病发生概率提升,导致检疫工作的压力提升。只靠基层检疫站是不够的,这就需要与相关部门合作,共同加强监督管理工作,避免带病猪肉进入市场。可以建立联合执法小组,加强专项检查,打击私屠滥宰行为,对于重点时段和地方,应该提升检测工作频率。针对没有通过检疫就随意屠宰售卖的行为,需要及时地进行调查和处理,提升法律威慑力。还要严格的监督管理肉品销售环节,侧重于排查注水猪肉销售、猪病等,只有检验通过才能上市,保证肉品有相关的证明,尽可能确保肉品的质量和安全。还要全面的排查屠宰检疫隐患,主要涉及到检疫检验证章应用、定点屠宰企业等,检查定点屠宰场所有没有证书,是否依据要求应用标示牌等。若是发现定点企业的动物检疫条件不合格,或是没有无害化处理条件,应该要求其在规定时间内整改。针对执法检查中产生的违反法律法规的问题,需要及时查处,结合具体情况,确定处罚力度。
结语:
综上所述,生猪屠宰检疫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关系到食品安全,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因此,需要加强屠宰检疫工作,认真地分析工作中的问题,进行的采取措施进行改善和解决。还要持续探索有效措施,不断提升检疫工作水平,充分发挥出其作用,保证人们能够吃到放心肉。
参考文献:
[1]张启忠. 生猪屠宰检疫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措施 [J]. 甘肃畜牧兽医, 2020, 50 (12): 25-26.
[2]徐萍,四郎巴登. 康定市生猪屠宰检疫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 吉林畜牧兽医, 2020, 41 (06): 95-96.
[3]雍长福. 当前生猪屠宰检疫检验存在的问题和对策[C]// 中国畜牧业协会猪业分会. 第十四届(2016)中国猪业发展大会论文集. 宁夏中卫市沙坡头区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6: 3.
[4]杨林楠,方菊萍,邢佳兴,等. 保山市隆阳区生猪定点屠宰检疫问题及对策建议 [J]. 中国畜禽种业, 2018, 14 (05): 11-13.
[5]吴日钧. 生猪屠宰检疫易被忽视的几个问题及其对策 [J]. 科学种养, 2018, (02): 43-44.
[6]邓雯君. 广州市增城区生猪屠宰检疫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 当代畜牧, 2017, (20): 2-3.
[7]郑健宇.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城区生猪定点屠宰检疫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7, 33 (01): 52.
[8]张文惠. 浅谈马关县城生猪屠宰检疫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 [J]. 农民致富之友, 2016, (24): 247-248.
作者简介:黄湘(1982.10)男,汉族,湖南浏阳,本科,畜牧师,从事屠宰检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