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以思政工作为引领提升事业单位青年职工凝聚力策略

作者

杨辉雪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院 416000

摘要:本文聚焦湘西地区事业单位,深入探究以思政工作为引领提升青年职工凝聚力的策略。在多元思潮冲击下,青年职工价值观与职业观念发生显著变化,而湘西独特的地域文化与发展需求,为思政工作赋予特殊使命。通过剖析湘西地域特色与青年职工现状,揭示思政工作增强凝聚力的关键机制。在价值引领上,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湘西地域文化,如将本土红色文化融入教育,激发青年职工对本土文化的认同与自豪感。在沟通协作方面,以地域文化活动为载体,搭建交流平台,提升团队凝聚力。在个人与单位目标融合上,结合湘西乡村振兴、文旅融合等发展需求,助力青年职工职业规划。基于此,提出融入地域文化创新思政教育内容、贴合发展开展实践活动、利用地域资源创新传播方式的策略,明确完善工作机制、加强队伍建设、打造参与式思政模式的实施路径,为湘西事业单位青年职工队伍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关键词:思政工作;事业单位;青年职工;凝聚力;湘西特色

1引言

在事业单位发展中,青年职工作为核心力量,其凝聚力至关重要。但随着社会发展,青年职工价值观和职业观念变化显著,增强其凝聚力成为关键问题。湘西地区独特的地域文化和资源,为思政工作提供了特殊背景。本文旨在结合湘西特色,研究如何通过思政工作提升青年职工凝聚力,为当地事业单位发展助力。

2湘西地域特色与事业单位青年职工现状

2.1 湘西独特的地域与文化特征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处湖南西部,与鄂、渝、黔接壤,是湖南进入国家 “西部大开发” 的唯一地区。这里不仅自然景观优美,如张家界的奇峰异石、凤凰古城的古朴韵味,还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作为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地,湘西形成了神秘的巫傩文化、粗犷的土家摆手舞、激昂的苗族鼓舞等独特文化,深刻影响着当地人民及事业单位青年职工的生活与思想。

2.2 湘西事业单位青年职工特点剖析

湘西事业单位青年职工多为 80 后、90 后,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能力强,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较高。他们渴望实现自身价值,追求职业发展,注重工作兴趣与环境氛围。在多元文化和网络影响下,价值观呈多元化,关注社会热点,有责任感但易受不良思想干扰。同时,受地域文化熏陶,他们对本土文化认同感强烈,常将其融入工作生活。

2.3 当前思政工作开展情况及问题

目前,湘西事业单位思政工作主要通过集中学习、讲座、培训等传统方式开展,内容围绕党的理论与方针政策。然而,存在思政教育内容与地域文化脱节、形式单一缺乏创新、与青年职工实际需求结合不紧密等问题,导致青年职工积极性不高,无法有效解决他们在职业发展和生活中的困惑。

3思政工作对提升青年职工凝聚力的作用机制

3.1 价值引领与文化认同

在多元思潮相互碰撞的当下,青年职工的价值取向极易受到影响。思政工作的首要任务便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引导湘西事业单位青年职工构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在湘西这片文化底蕴深厚的土地上,本土少数民族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内涵。在农忙时节,邻里之间会相互帮忙,共同完成农事活动 ,这种团结互助的精神融入到思政教育中,能够引导青年职工在工作中相互支持,形成良好的团队氛围。

通过组织文化传承活动,如开展土家织锦、苗族银饰制作等非遗体验课程,让青年职工亲身参与到地域文化的传承中,深入了解本土文化的魅力与价值,从而增强文化自信。同时,大力宣传湘西本地的红色文化,像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英勇事迹,让青年职工知晓革命先辈们为了理想和信念不懈奋斗、牺牲自我的精神,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使青年职工在思想层面达成共识,自然而然地增强对单位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

3.2 沟通协作与团队建设

有效的沟通是增强团队凝聚力的基石,而思政工作恰好为单位与青年职工、青年职工彼此之间搭建起了沟通的桥梁。定期组织的座谈会,为单位管理层与青年职工提供了面对面交流的机会,青年职工可以畅所欲言,表达自己在工作中的困惑、对职业发展的期望以及生活中的困难,单位能够据此及时调整管理策略,为青年职工解决实际问题,让他们感受到单位的关怀。谈心谈话活动则更加注重一对一的交流,能够深入了解青年职工的内心想法,帮助他们化解思想包袱。

以地域文化为主题开展的团队活动,为青年职工创造了互动交流的平台。比如围绕湘西民俗文化开展的团队讨论,青年职工可以分享自己对土家摆手舞、苗族鼓舞等民俗文化的理解和感受,在交流中增进彼此的了解,发现共同的兴趣点,从而建立起更加紧密的联系。文化交流活动还可以邀请民俗专家进行讲解,让青年职工更加深入地了解地域文化的内涵,在感受文化魅力的同时,培养团队协作精神,进一步提升团队凝聚力。

3.3 个人发展与单位目标融合

青年职工正处于职业发展的关键时期,有着强烈的自我实现需求。思政工作能够帮助他们将个人的职业规划与单位的发展目标相结合,实现个人与单位的共同成长。湘西地区有着独特的发展需求,如在文旅融合方面,丰富的自然景观和民俗文化资源为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思政工作者可以引导相关岗位的青年职工认识到这一发展机遇,为他们提供专业培训,包括旅游服务、文化传播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培训,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湘西文化旅游项目的开发与推广中。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过程中,组织青年职工参与农村产业发展、文化建设等帮扶工作,为他们提供实践机会,让他们在服务农村的过程中积累经验,提升能力。通过这些方式,青年职工能够看到自己的工作与地方发展紧密相连,在实现单位目标的同时,个人职业目标也得以实现,从而充分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强化对单位的归属感和忠诚度,使个人与单位形成命运共同体,共同推动湘西地区事业单位的发展。

4基于湘西特色的思政工作创新策略

4.1融入地域文化的思政教育内容创新

在湘西这片充满神秘色彩与深厚文化底蕴的土地上,独特的地域文化为思政教育内容创新提供了丰富且鲜活的素材。通过深入挖掘并有机融入这些地域文化元素,能够让思政教育摆脱传统的枯燥说教模式,以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方式深入青年职工内心,增强他们对思政教育的认同感与参与度,进而提升凝聚力。

4.2挖掘红色文化,传承革命精神

湘西拥有着光辉灿烂的红色历史,众多革命先辈在此留下了英勇奋斗的足迹。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作为重要的红色地标,承载着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将这些红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首先可以开发专门的红色文化课程。课程内容涵盖根据地的创建历程、重要战役的讲解以及革命先辈们的感人故事。组织实地参观学习活动,定期安排青年职工前往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塔卧红军烈士纪念园等地,让他们亲身感受革命氛围,在实地参观中触摸历史、缅怀先烈。在参观过程中,邀请专业讲解员进行深入讲解,使青年职工对红色文化有更直观、更深刻的认识。此外,还可以开展红色文化主题演讲比赛、征文活动等,鼓励青年职工分享自己对红色文化的感悟与理解,在交流互动中进一步强化红色文化的教育效果,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与奋斗精神。

4.3融合民俗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独特的风俗习惯、传统艺术和节日庆典等,都是思政教育的宝贵资源。在教育内容中融入民俗文化,能够让青年职工更好地了解本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可以开设相关的非遗技艺体验课程,邀请非遗传承人走进单位,为青年职工进行现场教学。在课程中,青年职工不仅能够学习到精湛的技艺,更能深入了解每一种图案、每一道工序背后所蕴含的民族文化内涵。通过学习技艺,青年职工能够深刻领会到这种文化寓意。在风俗习惯和节日庆典方面,可结合节日开展文化活动,在节日前夕,组织青年职工参与节日筹备工作,如制作节日传统美食、准备节日表演节目等。在节日当天,举办民俗文化展示活动,让青年职工展示自己制作的手工艺品,表演传统舞蹈、歌曲等节目。同时,开展民俗文化知识讲座,邀请民俗专家讲解节日的起源、意义和传统习俗,使青年职工全面了解民俗文化,增强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4.3结合地域发展故事,激发责任担当

湘西近年来在经济发展、社会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这些发展成果背后的故事同样是思政教育的优质内容。通过讲述湘西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生态保护等方面的奋斗历程和成功经验,能够让青年职工深刻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与使命,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奉献精神。在脱贫攻坚方面,许多扶贫干部扎根湘西农村,带领当地群众发展特色产业,实现脱贫致富。可以邀请这些扶贫干部为青年职工作报告,分享他们的扶贫经历和心得体会,让青年职工了解脱贫攻坚工作的艰辛与不易,以及取得的伟大成就。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湘西各地积极探索乡村发展新模式,如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等。组织青年职工深入乡村,实地考察乡村振兴项目,与当地农民交流,了解他们在产业发展中的需求和困难,鼓励青年职工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在生态保护方面,湘西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资源,为了保护这片绿水青山,当地政府和群众付出了巨大努力。通过开展生态保护主题教育活动,向青年职工介绍湘西在生态保护方面的政策措施、取得的成效以及面临的挑战,引导他们树立环保意识,积极参与生态保护行动。通过多方面的努力,将湘西地域文化全面、深入地融入思政教育内容,能够打造出具有地域特色、富有吸引力的思政教育体系,为提升事业单位青年职工凝聚力奠定坚实的思想文化基础。

5提升青年职工凝聚力的实施路径

5.1 完善思政工作长效机制

建立健全思政工作制度是提升青年职工凝聚力的基础保障。首先,明确思政工作的目标,紧密围绕湘西事业单位的发展战略以及青年职工的成长需求,制定具体且可衡量的目标,如增强青年职工对地域文化与单位价值观的认同度等。清晰划分各部门及工作人员在思政工作中的职责,避免出现工作推诿现象。同时,构建科学合理的考核标准,将思政工作的开展情况、青年职工的参与度和反馈评价等纳入考核体系,定期对思政工作成效进行评估。制定详细的思政工作计划,合理安排学习、活动的时间与内容,并严格按照计划推进工作,确保思政工作的常态化开展。建立反馈机制,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等形式广泛收集青年职工的意见,及时调整优化思政工作内容和方式,以适应青年职工不断变化的需求。

5.2 加强思政工作队伍建设

思政工作者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直接影响思政工作的质量。定期组织思政工作者参加培训,培训内容涵盖党的先进理论知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以及湘西地域文化研究等方面,提升他们的理论水平和教育技巧。鼓励思政工作者深入研究湘西地域文化与思政工作的融合点,探索创新教育方式。加强思政工作者与青年职工的沟通交流,要求思政工作者主动了解青年职工的思想动态、兴趣爱好和实际困难,从而使思政工作更具针对性。此外,积极引进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背景且熟悉湘西地域文化的人才,充实思政工作队伍,为思政工作注入新的活力与思路,推动思政工作不断创新发展。

5.3 打造青年职工参与式思政模式

充分调动青年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参与到思政工作的策划与组织中。成立青年职工思政工作小组,选拔有热情、有想法的青年职工加入,共同商讨思政工作计划、设计活动方案。例如,在策划红色文化主题活动时,青年职工可以结合自身的兴趣和特长,提出新颖的活动形式。开展青年职工思政微课堂,鼓励青年职工走上讲台,分享自己对思政知识的理解、工作中的感悟以及对地域文化的独特见解。组织主题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活动,激发青年职工对思政工作的兴趣,在参与过程中提升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综合能力。通过这种参与式思政模式,使思政工作更贴近青年职工的实际需求,增强青年职工对思政工作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进而提升青年职工的凝聚力。

6结语

综上所述,思政工作在提升湘西事业单位青年职工凝聚力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融合地域文化开展价值引领、促进沟通协作以及推动个人与单位目标融合,有效增强了青年职工对单位的归属感与责任感。同时,基于地域特色的创新策略与实施路径,为思政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未来,应持续深化地域文化与思政工作的融合,挖掘更多具有湘西特色的文化元素,丰富思政教育内容。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精准把握青年职工思想动态,优化思政工作方式。不断探索创新,为湘西事业单位青年职工队伍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推动单位持续发展 。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郑永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 [M]. 人民出版社,2006.

[2] 徐平华。加强和改进企业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J].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8 (06):46-47.

[3] 刘振忠。论如何加强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 [J]. 办公室业务,2017 (14):15-16

[4] 马静。关于加强和改进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J]. 理论学习与探索,2019 (03):64-65.

[5] 孙其昂,王宇。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内涵、特征与趋势 [J]. 思想理论教育,2022 (01):21-27.

[6] 宋守信,王欢。基于心理契约的企业青年员工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 [J].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20 (07):46-47.

作者简介:杨辉雪(1986.2)女,土家族,湖南龙山,本科,高级政工师,主要从事监督执纪、文明创建、工青妇等方面工作